弥勒市有座弥勒佛,谁解1999其中味

弥勒市有座弥勒佛,谁解1999其中味

对于传统文化,我一直是尊敬的。尤其对于古建筑更是崇敬,第一次走进弥勒,自然要去锦屏山,只有登上了1999级台阶,你才会明白汗水之后的弥勒之乐——

弥勒市有座弥勒佛,谁解1999其中味

弥勒市有座弥勒佛,谁解1999其中味

走进锦屏山,我发现其山形独特,恢宏的古建,使这里钟灵毓秀,气势磅礴,独立在锦屏山门前,仿佛一道巨大的屏风,细看则像一尊景自天成的弥勒佛,山腰红墙黄瓦处是弥勒寺,流霞飞云,青烟袅袅。

弥勒市有座弥勒佛,谁解1999其中味

山门上方,悬挂着由赵朴初先生亲自题写的寺名。是滇东南最为著名的佛教胜地。弥勒县与智佛弥勒同名,遂成县名弥勒,山似弥勒,寺名弥勒,佛名弥勒之大奇。

弥勒市有座弥勒佛,谁解1999其中味

弥勒寺因塑有弥勒佛像而得名,它与弥勒市名巧合在一起,于是有人疑为有了弥勒寺才有弥勒市之名,推而演化出一个弥勒佛的“佛城”。弥勒市与弥勒佛的联系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按历史溯源则截然是两回事。清乾隆《弥勒州志》就有了记载。弥勒部是古代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弥勒其人率领的一个部族。弥勒寺始建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云南通志》这样记载载:“天启六年有僧如玉得地锦屏,募资兴建弥勒寺,州内佛教盛行。”

弥勒市有座弥勒佛,谁解1999其中味

弥勒寺是个诱人、迷人的景点,明代葛一龙《弥勒寺》诗写:“一宇嵌山窟,重重开晓烟。青飞岩下水,绿覆树头天。 境僻耽幽寂,僧高净俗缘。不知州与寺,名立竞谁先?”他的后两句先后已有定论,今人当不是悬案。

弥勒市有座弥勒佛,谁解1999其中味

据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师说,弥勒的锦屏山与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江苏的录山、宾川的鸡足山同为七大华夏名山,其间的弥勒寺院与文殊寺院、普贤寺院、观音寺院、地藏寺院、如来寺院、迦叶寺院同为九州佛教大丛林。数百年来,锦屏山--弥勒寺香火不断,是滇东南闻名遐尔的佛教胜地。

弥勒市有座弥勒佛,谁解1999其中味

弥勒市有座弥勒佛,谁解1999其中味

在这里,你会发现古人留下了"青飞岩下水,绿覆树头天"的佳句,有"锦屏泻玉"之美称。清乾隆皇帝御赐寺政三宝:金漆托盘、檀香木雕佛像、清洁佛珠,一时声名大振,善男信女朝拜如流,骚人墨客亦常到此游憩,他们或状物言志,或即景抒情,留下了不少诗章。

弥勒市有座弥勒佛,谁解1999其中味

目前我们看到了的弥勒寺,历经几次修复,弥勒寺之名本于弥勒佛,寺与市与佛同名之结合,因弥勒而弥勒,正应了一个"缘"字。这就使弥勒市与弥勒佛之间有了种种美妙的传奇故事,就有了"所说弥勒,即非弥勒,也是弥勒"之奥妙。

弥勒市有座弥勒佛,谁解1999其中味

喜欢这座锦屏山中的弥勒道场。弥勒寺拥有大佛、大运、大雄、大智、天王五院之宏阔,集弥勒强巴相、弥勒思维相、弥勒仙光相、弥勒布袋相、弥勒天冠相之绝致,遂成“弥勒道场”之大奇,锦屏山中,儒、释、道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和谐共处,同放光彩。

弥勒市有座弥勒佛,谁解1999其中味

1999级台阶,19.99米弥勒像,只有你登临仙山佛境,既心智顿开,思接广远;又烦恼顿消,心旷神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