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念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佛陀

忆念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佛陀

今天藏历萨嘎月(四月)十五日,阿弥陀佛节日,也是是藏传佛教传统节日——萨嘎达瓦节。南传佛教又称为卫塞节,意为月圆日,是纪念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槃的节日。

忆念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佛陀

忆念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佛陀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

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本师释迦牟尼佛!参加过放生共修的道友一定很熟悉这句念诵,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都是佛陀的名号。佛陀有许多名号,每个名号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佛陀所具有的殊胜功德。

值此殊胜之日,我们来了解佛陀的名号,感念佛陀的功德。以后念诵这些名号时,就知道代表什么意义了。这样的串习,可以让我们增上对佛陀的信心,并且在念诵时保持正知正念。

忆念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佛陀

以下文字整理自:

菩提洲网站 | 在线课程

《极乐愿文•浅释》第63课

慧智法师 讲释


忆念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佛陀

忆念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佛陀

:出离“三有轮回”和“自我寂灭”二边。

即 “悲不滞涅槃,智不住三有”:佛陀虽然已经获得无上圆满的证悟,但是他没有安住于自我寂灭之中,以大悲愿力与众生的因缘和合之后,往返于涅槃城和轮回之间救拔众生。

:具足六种圆满功德

分别是:自在圆满、智慧圆满、形色圆满、名称圆满、祥瑞圆满、精进圆满。

:摧破四魔,即:烦恼魔、蕴魔、死魔、天子魔

烦恼魔,指贪嗔痴等诸多烦恼,恼害我们的身心;

蕴魔,指五蕴假合身心,产生种种苦恼的根源;

死魔,能够坏掉我们的命根;

天子魔,尤其是指六欲天,即他化自在天的天主,给修行人带来诸多的障难。

忆念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佛陀

“善”是妙、好,“逝”是往、去。意思就是“好去”。

以恶业转生到三恶趣,或以善业转生人天善趣,都是在轮回当中流转,都不是好的去处,不是“善逝”。

只有证悟无上佛果才能成为“善逝”

忆念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佛陀

“应供”,藏译为“灭敌者”。

给我们带来不悦意、不吉祥的人或者因缘,我们往往将其安立为敌人。而此处的敌人是指一切过患的根源——烦恼。灭敌也是杀贼,杀的是烦恼贼,灭的是烦恼敌,并称断尽烦恼及习气者为“灭敌者”。

在《佛说十号经》当中讲到“应供”的两个含义。

“修习圆满至究竟位。证涅槃时断尽一切烦恼。令身口意清净无染。永害烦恼。如断多罗树头永不生芽。”

佛陀在趋入究竟涅槃时,能够断尽一切烦恼,包括烦恼障、所知障,还有极细微的习气障,所有障蔽如来藏功德的障碍,全部清净无余。这里把烦恼比喻成多罗树头,断除多罗树的头之后,它就永远不会生苗芽;而烦恼断尽后,则永远不会由烦恼产生诸多的过患。

“复次令彼世间所有衣服卧具饮食汤药幢幡宝盖香花灯果。及天上人间最上之物。供养于佛。获得最上富贵吉祥之福。是名应供之号。”

将世间所有衣服、卧具、饮食、汤药(四事供养)以及床、幡、宝盖、香花、灯、果,不仅是人间的,还有天上最殊胜、善妙的供品供养于佛之后,可以获得最富贵吉祥之福。

所以佛陀堪为一切供品供养对境的福田,所以称为“应供”。

忆念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佛陀

梵语“布达”,也称“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再没有比这更高更究竟的证悟果位了,这个名号代表佛陀“证无所证”的功德。

这种清净圆满的证悟区别于二乘行人及一到十地的菩萨。佛是“觉者”,“觉”是三觉圆满——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不同于凡夫;“觉他”不同于二乘;“觉行圆满”不同于菩萨。

忆念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佛陀

麦彭仁波切著《随念三宝经释》中说:“诸法实相如实彻悟,即是如来,亦有自己无误彻悟真如后令他趣入彻悟之义。”

“如”,指真如,即诸法实相;“来”,指现前,即真实彻悟。“如来”就是指对诸法实相能够如实了达,全分地显发出来,即可成为“如来”。

同时,自己无误彻悟真如实相之后,也能令他趋入彻悟,这也是佛陀成熟众生相续,引导众生趋入无上佛果的事业。

文章整理自:菩提洲在线课程

《极乐愿文•浅释》第63课慧智法师 讲释

忆念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佛陀

忆念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佛陀

忆念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佛陀

忆念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佛陀


文自菩提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