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富人和摆脱贫穷的秘密,没有比这本书说的更加科学到位!

富人为什么富有,穷人为什么贫穷?这是一个圣经都无法解释的答案。所以只有借说是前世修来的福气,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人关心我们下辈子的事情,更在乎今生今世的财富积累。

成为富人和摆脱贫穷的秘密,没有比这本书说的更加科学到位!

有一本书对我感触很深,《稀缺:你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在书里作者是这样去阐述贫穷

联合国在界定贫穷的时候,分为绝对贫穷和相对贫穷。从字面上就能很好的理解,绝对贫穷就是基本生活保障都无法获得供给,比如索马里的平民,生活在物质匮乏且政权极不稳定的条件下,连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是未知数,这里的百姓要想跳跃社会的阶层难于上青天;所以绝对贫穷是很难消除的。

另外就是相对贫穷,比如一个美国人或者G7国家所界定的国家贫穷人口,家里基本上都有电视、洗衣机、冰箱。他们只是低于国家人均收入很多,但是跟非洲的平民比起来完全就是大富翁。所以相对贫穷的人才有可能超越社会的阶层,只有不用为生命财产安全、温饱问题有所顾虑,才能更多的考虑个人事业发展等问题。

所以你看看,市面上所有的理财书、励志书都是在相对贫穷的基础上做假设,告诉你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超越自己的社会阶层。因为绝对贫穷的人也不可能来看理财书,毕竟眼前都在苟且的日子,谁会关心未来的芸芸?

早些时候一位台湾的学者说,人就是要多学学那些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看看那些跟自己学识不搭边的书籍。最开始很不理解这句话背后的道理。现在随着自己的知识、见识的增长逐渐懂了这句话。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是以我们所看到的角度来思考,那些你没办法看到的角度,就是你应该拓展的知识面。因为只有你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个问题,它才会得到最准确的答案。

成为富人和摆脱贫穷的秘密,没有比这本书说的更加科学到位!

有人会问这和贫穷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想是有的,很多人告诉你他是如何致富的,但鲜少有人去思考一个人是如何变穷的?马云说阿里巴巴从来都是研究别人怎么失败的?因为成功的原因各种各异,而失败的原因总是那几种。

作者就是反向思考了一个人之所以贫穷的原因所在,作者的研究就是我们以前所不曾看到的世界观。当然这里同样是指“相对贫穷”的基础之上,所以不要在后台喷我你要是生活在非洲会怎么样?我们每个人能够拿着手机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都说明你都只是相对贫困的所在。

一个人之所以原本有机会跳跃阶层却落得贫穷的原因就一个:稀缺

书里讲,贫穷之人会一直穷困潦倒,忙碌之人会永远日理万机,孤独之人会终日形单影只,而节食之人也总是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

这四类现象看似互不相关,却有着相同的心理学原因——稀缺心态。贫穷是因为金钱的稀缺,忙碌是因为时间的稀缺,孤独是因为社交的稀缺,节食失败是因为饱腹感的稀缺。稀缺心态会在潜意识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使我们坠入“稀缺陷阱”,疲于应对越来越严重的稀缺。

成为富人和摆脱贫穷的秘密,没有比这本书说的更加科学到位!

稀缺造成的第一个贫穷问题是管窥。

所谓管窥,是指我们大脑处理的事情的精力是有限的,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时,会忽略其他事情,就像从管中窥看这个世界。

管窥有好有坏,虽然管窥会带来专注的好处,比如甲方方案截止日期快到了会格外高效(时间稀缺)、重要比赛容易刷新世界纪录(机会稀缺)、穷人对生活中每分钱精打细算(金钱稀缺)、减肥的人格外注意饮食(食物稀缺)、孤独的人更容易体察他人的情绪(社交稀缺)等等。

但是,管窥也会带来一些代价,举个例子:突然客户需要你在明天一早提供一个设计方案,但是孩子今天晚上有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你又必须要去参加。这个时候你可能在想“要不晚上回来加班做方案吧”,但是你去看女儿比赛的时候根本就心不在焉,满脑子都是客户的方案构思。恰好又被女儿捕捉到你的焦虑从而很生气,回到家里你又非常内疚今天对孩子的态度;根本没心思去想客户的事情。第二天因为熬夜又精神不好,工作完全没状态。最后什么事情都搞砸了,很多人面对家庭和工作的时候都会这样。

在财富过程中同样会形成以上的情况,我们都知道投资理财何其重要,但是我们并没有这样去做。或者我们认为自己还年轻,或者我们认为投资理财是富人玩的游戏,总的来说就是我们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没有充分的判断,从而陷入了管窥之中。

稀缺造成的第二个贫穷问题是带宽降低。

所谓带宽,是指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认知能力主要是我们获得信息、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集中表现为智力水平的高低;执行控制力是坚持计划、集中注意的能力、抑制冲动的能力,集中表现为自我管理水平的强弱。

贫穷和忙碌都会降低我们的带宽,让我们变得更笨和更冲动。就像哈佛最近发表的文章说的那样,长期太忙或者太穷,人都会变傻。

我曾记得美国有一个社会学家,为了搞清楚美国社会底层的穷人贫穷的原因,拿着500美金进入到社会底层。不利用以前任何的资源试图打破阶层固化,为了节约房租学者只好住在偏远的地区,所以不得已在路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回到家后疲惫不堪根本就不可能再有精力提升自己,在工作中也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从而短期内陷入了恶性循环的过程,我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假,因为很多漂洋过海的案例都是捕风捉影的存在。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贫穷和忙碌是会影响这个人的心智和行为。你可以看看身边那些相对贫困的人,都是在这种带宽不够的生活状态。

成为富人和摆脱贫穷的秘密,没有比这本书说的更加科学到位!

稀缺造成的第三个问题是借用和短视

老祖宗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是在相对忙碌和贫穷的人眼中,着重于眼前的利益和事情,绝对是最当前的优先顺序。这一点上就好比消防队救火和防火之间的问题一样。

对于消防队来说最重要又很紧急的事情就是救火对吧?但是平时的消防安检、消防措施难道不重要?如果你不注意防火就不得不到处救火,要想平安无事就得注意平时多防火从而达到没有火灾案情发生。

而贫穷也是一样,我们在应对眼前利益的时候很容易忽略长远的价值。比如我们国家的网贷,利息高的吓人但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去借贷?只是因为眼前的事情足够焦头烂额了,只好透支未来的信用来买单,但是钱最终还是要还的,那一天到来的事情我们只会陷入更大的稀缺之中,从而就从“相对贫穷”变成了“绝对贫穷”。

最后我想说说我在其中的思考,一个人财富的积累并不在于一朝一夕的收获,而是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创造。当我们陷入的忙碌或者贫穷之中,就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去扩大财富的箱子。比如坚持阅读,每个月坚持拿出一部分钱去投资理财。学习更高效的工作方式等等,直到有一天量变引起质变,我们就能逃离稀缺效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