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行業發展概況及多重因素促使市場前景長期向好

1、我國電梯產量、保有量逐年快速上升

作為現代化生活的標誌,電梯已經成為城市內高層建築和公共場所不可或缺的建築設備,為居民提供快捷、輕鬆的通行便利。近些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人們對便捷生活要求的提高,電梯得到越來越廣泛的使用。2014 年我國電梯產量達 70.8 萬臺,電梯保有量突破 350 萬臺。2015 年電梯產量為 76 萬臺,質檢總局副局長陳鋼表示截至 2015 年底,我國電梯總量超過 400 萬臺,目前我國電梯保有量、年產量、年增長量均為世界第一。

電梯行業發展概況及多重因素促使市場前景長期向好

2、中國城鎮人口增加,土地資源的稀缺性日漸突出,高層建築成為主流,容積率日漸升高,電梯需求量必然增加

城鎮人口為影響電梯需求的主要因素,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2015 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 56.10%。雖然我國城鎮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城鎮化比率不僅遠低於發達國家 80%的平均水平。根據世界城鎮化發展普遍規律,我國仍處於城鎮化率 30%-70%的快速發展區間。大力推進城鎮化是新一屆政府施政理念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 年)》提出城鎮化發展的目標是:城鎮化健康有序發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 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 45%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縮小 2 個百分點左右,努力實現 1 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該規劃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切實加強對城鎮化工作的指導,著重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區城鎮化等問題,推進城鎮化沿著正確方向發展。由此以來,中國城鎮人口增加,土地資源的稀缺性日漸突出,高層建築成為主流,容積率日漸升高,電梯需求量必然增加。

3、電梯使用密度仍有提升空間

電梯行業發展概況及多重因素促使市場前景長期向好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用戶對電梯便捷性、舒適性要求的提高,高層 1 梯多戶向 1 梯 1 戶、2 戶等發展,低層建築也開始加裝電梯,使得電梯配置密度逐步提高,與前幾年相比,低層梯、別墅梯等需求日益增多。現在房地產開發向三四線城市深入,這些城市的發展也會遵循一二線城市的歷程,處在電梯使用密度不斷提升的過程中。電梯配置密度的提高有助於削弱房地產行業增速降低的影響。

4、政府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加快城鎮棚戶區和危房改造,電梯需求量持續增長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電梯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2020年),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 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綱要提出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將居住證持有人納入城鎮住房保障範圍。優化住房供給結構,促進市場供需平衡,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在住房供求關係緊張地區適度增加用地規模。在商品房庫存較大地區,穩步化解房地產庫存,擴大住房有效需求,積極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自然人和各類機構投資者購買庫存商品房,擴大租賃市場房源,鼓勵發展以住房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企業。發展旅遊地產、養老地產、文化地產等新業態。加快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升住宅綜合品質。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工作的意見》和”十三五規劃綱要”(2016-2020 年),指出要有序推進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危舊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這些政策及發展規劃必然推進下游產業電梯行業的持續發展。

5、人口結構老齡化,支持我國電梯消費市場穩定增長的重要因素

根據 1956 年聯合國確定的劃分標準,當一國或地區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佔總人口比例超過 7%時,則該國或地區進入老齡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 2010 年 13.3%提高到 2014 年的 15.5%,總量達到2.12 億人。與 2010 年的數據相比,我國人口老齡化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同時呈現出老年人口增長快,高齡老人佔比大,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獨居化加速,未富先老等特點。據預測,2050 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將達到 20.2 億,其中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 4.8 億,幾乎佔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結構的老齡化是支持我國電梯消費市場穩定增長的又一重要因素,根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編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我國第一部老齡產業發展藍皮書——《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2014)》,中國已經處於老齡社會初期,未來將成為全球老齡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2014-2015 年間,中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 4 萬億左右增長到 106 萬億左右,佔 GDP 的比例將從 8%左右增長到 33%左右,是全球老齡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當前,中國老齡產業發展政策環境良好,市場需求逐漸釋放,市場供給不斷擴大,社會力量參與老齡產業的熱情日益高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老齡房地產業市場供給走旺,以房地產開發企業為代表的各路資本競相投入。老齡人口增長使得新建房屋建築、公共基礎設施都普遍具有安裝電梯或扶梯的需求,同時還加大了對舊樓加裝電梯的需求。

電梯行業發展概況及多重因素促使市場前景長期向好

6、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為電梯產業去庫存帶來商機

根據建設部發布的《住宅設計規範》(GB50096-1999)中規定“七層及以上的住宅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 16 米以上的住宅必須設置電梯,十二層以上的高層住宅,每棟樓設置電梯不應少於兩臺”。而國內很多城市在 1980-1990 年代建造了大量的七層以上未裝設電梯的住宅樓,因此依據《住宅設計規範》的要求需要加裝電梯。既有多層建築加裝電梯的需求已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上海早在 2002 年即已經開始對舊樓進行綜合改造加裝電梯,廣州市政府在 2008 年 12 月出臺了《住宅加建電梯暫行辦法》、2010 年北京市出臺了《關於北京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的若干指導意見》,擬對舊樓加裝電梯市場進行指導和規範。從全國範圍來看,舊樓改造加裝電梯市場空間可觀。

7、強制報廢標準的出臺使得舊梯改造迎來爆發期,成為電梯市場新增長點

電梯更新維護也成為電梯市場的新增長點。電梯安全不僅與產品質量有關,與安裝和維保也有很大關聯。相對於整梯業務更多依賴地產等新增需求,維保業務是基於存量市場,毛利高、市場空間巨大。據電梯業協會統計數據,2015 年我國電梯保有量達 400 萬臺。存量的擴大將大幅提升維保業務在電梯行業市場中的比重。發達國家著名電梯企業維保業務約佔電梯需求的 50%以上,而主要國產電梯廠商目前維保業務收入佔比仍然較低,未來維保服務需求潛力巨大。

2014 年 1 月 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正式施行,對特種行業的安全規範上升到法律高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的管理規定,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修理價值,或者達到安全技術規範規定的其他報廢條件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依法履行報廢義務,採取必要措施消除該特種設備的使用功能,並向原登記的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辦理使用登記證書註銷手續。2015 年 7 月,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發佈了《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GB/T31821-2015),規定了”安全保護裝置、緊急救援裝置、井道安全門和活板門、驅動主機、轎廂、層門和轎門、電氣控制裝置”等 13 項對電梯安全運行影響較大的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該標準填補了多年來國內外電梯行業缺少電梯報廢相關標準的空白,也將徹底釋放電梯安全部件的更新需求。一般而言,三菱、日立等日本電梯的報廢年限約在 15 年,奧的斯、迅達、通力等歐美電梯的報廢年限在 25 年。由於我國電梯大部分標準都是參照日本標準設定,電梯報廢年限也在 15 年左右。隨著在用電梯使用壽命臨近,預計未來舊梯更新需求將進一步增加。

電梯行業發展概況及多重因素促使市場前景長期向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