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东臣
阎锡山是山西的大军阀,一直极力地经营着自己的地盘,防止任何势力对山西的渗透,这里面包括了蒋介石,而白崇禧则是新桂系军阀的第二号人物,是李宗仁身边的小诸葛,是民国时期非常出名的反蒋先锋,李宗仁的多次针对蒋介石,他都在一旁奉献出了很多力量,蒋介石的三次下野都有着他的身影。
从这方面来说,无论蒋介石如何为难白崇禧都是无可厚非、是不会有什么可奇怪的。
阎锡山虽然排斥着蒋介石介入自己的地盘,但是除了中原大战之外,他很少与蒋介石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所以蒋介石对于阎锡山就显得没有那么痛恨了。
阎锡山和白崇禧在去台湾前的所作所为
甚至在退往台湾前,阎锡山还营造出了“五百完人守太原”的的假像奉承蒋介石,在阎锡山的策划下,山西军一个非常符合蒋介石心目中忠孝仁义的形象就出现在全国以及台湾的各大报纸中,从这方面来说,阎锡山是在临行前为自己扳回了一局。
而白崇禧则在退往台湾前协助李宗仁登上了代总统之位,与蒋介石争权夺利了起来,不过后来战局失利,白崇禧深感李宗仁不适合担任代总统之位,所以他在蒋介石的委托下劝说起了李宗仁。
他想让李宗仁主动辞掉代总统之位,只不过被李宗仁拒绝了,二人的感情也至此出现了裂痕,白崇禧后面和蒋介石越走越近,感受到了蒋介石的善意,所以在大陆失守之后没有听从李宗仁的劝说,跟蒋介石一同来到了台湾。
但是来到台湾之后,蒋介石真的没有为难阎锡山,而唯独为难白崇禧吗?如果我们仔细的了解一下历史,会发现他们二人其实是半斤八两的,他们二人都受到了蒋介石的为难。
首先白崇禧和阎锡山都被蒋介石剥夺了所有的实权,只担任了一些空有名号没有丝毫权力的虚街。
就比如阎锡山担任了“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虚衔。
而白崇禧在台湾担任了“国民党国大代表”和“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虚衔。
实际上来说他们二人的身上已经没有了半点的权力,也说不上为难谁,不为难谁之类的话。
这个时候,有人就可能会拿出白崇禧被软禁的事情出来了,实际上白崇禧并没有被软禁,在一定的程度上他是可以保持自己行动自由的,他还是住在豪宅里面,每天基本上是吃香的喝辣的,不用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想去哪里游玩就去哪里游玩。
只不过身边经常会有一名蒋介石派的卫士盯着以及不能出台湾,抛开这两点外,白崇禧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半点的限制。
阎锡山同样如此,他也住在豪宅中,也能保持着自己的自由,只不过身边同样有着一名卫士的盯睄,除了他们二人之外,很多当时从大陆退往台湾的将领们都是有着相同待遇的,卫士的盯梢代表了蒋介石对他们的忌惮,但却并不会影响他们的行动自由。
可能还会有人说白崇禧被蒋介石派人刺杀的事情,有人说在李宗仁回到大陆之后,白崇禧就被蒋介石派出的一名护士耗干了身上所有的精力,最终精疲力尽而亡。
但是这件事情也是无法确定的,因为白崇禧的儿子就明确的表示过,他的父亲并不是被蒋介石所杀,而是因为自身的心脏疾病死在了病床上,当然在这里面很多事情也是说不清的,不过我比较偏向于白崇禧儿子的说法,那就是白崇禧是因病而亡,毕竟他当时也有着73岁的高龄了,这个年龄的人因为心脏衰竭而亡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所以说在台湾蒋介石并没有为难白崇禧,也没有为阎锡山,如果要说为难的话,当时在台湾,除了蒋介石的一众心腹干将之外,所有的高级将领都受到了蒋介石的为难,白崇禧并没有和其他的军阀以及高级将领们不一样,他们所受到的待遇都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也不应该人云亦云,被流言所操控,白崇禧在台湾活的好好的,只不过从权力的中心退居了下来罢了。
孤客生
一切问题请先搞清楚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先说阎锡山。去台湾后,蒋介石没有为难阎锡山吗?蒋介石到了台湾之后,吸取了在大陆的教训,准备严肃整党,建立个人的绝对专制,在这种情况下,之前的国民党大佬们,到了台湾,可以说没有一个受到重用的,受到重用的都是蒋介石的黄埔嫡系,如陈诚等。再说了,到了台湾的这些军阀们,手下都没剩几个兵了,有兵的时候你是大爷,没兵的时候,老蒋念着旧情,没杀了你们这些当年的对手就是好的了。
阎锡山到了台湾,他频频召开新闻发布会,反复宣传到台后的施政方针,并多次发表演讲,批评国民党内的不团结,总结在大陆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差点把老蒋气死,本来给他的就是个“行政院长”、“国防部长”的虚职,1950年蒋介石改组行政院,把阎锡山的人全换掉了,气的阎锡山打算以退为进,提出辞职,谁知正好中蒋介石的下怀,蒋介石直接给批准了。
阎锡山没办法,只好真的辞职了,辞职第二天就把家搬到了台北地处偏僻的丽水街,开始一心写书,后来又搬到了阳明山边的菁山居住,一边著述,一边除草种地,打发时间,直到1960年去世,享年77岁。
再看题主说的被蒋介石为难的小诸葛白崇禧。1948年,白崇禧联合李宗仁倒蒋,导致蒋介石1949年初被迫下野,后来李宗仁逃往香港,白崇禧则孤身奔赴台湾。到了台湾后,白崇禧确实没有得到蒋介石重用,只担任了个“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职务,1966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看白崇禧有没有被蒋介石为难,我想白崇禧儿子白先勇应该最为知道。白先勇在很多场合多次说过,白崇禧去台湾是自愿的,而且去之前就知道肯定会受冷落。到了台湾之后,白崇禧的行踪确实有人跟踪,但蒋介石和陈诚都曾坦诚的跟白崇禧说,这是必要的保护措施,陈诚还说他做“副总统”也是如此,也有人跟,当时就是这样的制度。
1946年,蒋介石(中)与参谋总长何应钦(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右)
以上,在台湾,白崇禧不算是被蒋介石为难,若说为难,阎锡山比他受的为难大的多。
渔樵侃史
蒋介石曾经说过:“共产党只要我江山,李宗仁、白崇禧既要我的江山,也要我的命,还要我的钱。”
1927年8月14日,蒋介石第一次下野,逼他下野的是桂系和何应钦。
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第二次下野,这一次联名反对他的人里面,又有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
1949年1月21日,年逾六旬的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幕后主使,还是桂系。此时,他对桂系的仇恨,可以用“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来形容。
桂系和阎锡山最大的区别在于,晋绥系求自保,只要中央军不进山西,什么都好谈。桂系求发展,无时无刻不在谋求中央那个“总统”的位置。
1936年,两广事变。粤系朝中央开炮,桂系又公开支持陈济棠,气的蒋介石牙痒痒。平定广东后,南京政府调动部队进攻广西,企图一举平定两广。桂系也不含糊,在李宗仁和白崇禧的调动下,广西武装了二十万兵力抗战中央。
西安事变时,刚刚与中央和解的桂系,又在故意找事。当李宗仁听说张学良扣押蒋介石后,滴酒不沾的他,给自己倒了一满杯白兰地,高兴地说:
“蒋公这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蒋公也只有一死方能平国人之义愤!”蒋介石事后知道,连骂几声“娘希匹”,收拾完共产党,第一个要灭的就是李德邻和白健生。
桂系和蒋介石的矛盾,简单的概括就是抢地盘和抢财富。所谓的蒋桂关系,不过就是纸糊的罢了,一捅就破。
Mer86
一
虽然阎锡山和白崇禧都曾经数次反对过蒋介石,甚至和蒋介石之间还爆发过战争,但白崇禧所在的桂系对于蒋介石,南京政府的伤害更大。
桂系曾不止一次与蒋介石的中央军爆发战争,甚至还一度威胁到南京政府。
李宗仁和白崇禧曾经三次逼迫蒋介石下台,尤其是1948年,将介石被迫下台后,李宗仁继任总统。
而阎锡山虽然在中原大战中,站在了蒋介石的对立面。但从那之后,阎锡山基本上也就承认了蒋介石在中国的合法领导权,只要中央军不进入山西,他个人还是愿意接受南京政府领导。
也就是说,在民国历史上,白崇禧对蒋介石造成的伤害远远比阎锡山大。
二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介石总结在大陆失败的经验,认为党内不团结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台湾局势稍稍稳定后,蒋介石任命蒋经国负责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和情报系统,对非嫡系势力给予打击。
阎锡山被迫从行政院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只挂名了两个虚职。
晚年的阎锡山把自己的全副心思都放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上,曾经编写《300年的中国》一书。
临时之前他还在研究《二十五史》和《十三经》,准备编写中国历代的政治变迁经验教训,对中国古代的宗教做自己的解析。
三
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被称为桂系的铁三角。
白崇禧在战败后去了台湾,李宗仁则先去了美国后会到中国大陆。这件事让蒋介石深为震怒,他担心白崇禧会在台台湾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就组织特务对白崇禧进行了两次暗杀。
第一次是在白崇禧上山打猎的过程中,破坏了山间的铁轨,制造了车毁人亡的假象。但人算不如天算,白崇禧的副官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把白崇禧推出车外,保住了他的性命。
第二次是在白崇禧外出的时候,再次安排两列火车相撞的谋杀行动。白崇禧又一次跳下火车,躲过一难。
新知传习阁
蒋阎、蒋桂的历史关系是不一样的。
一、蒋桂矛盾远大于蒋阎矛盾。
蒋桂之间明争暗斗了二十多年,矛盾至深。蒋介石三次下野都有桂系在背后运动,尤其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前,蒋桂之间断断续续打了七八年仗。相比之下,蒋阎之间矛盾则要浅得多,蒋阎只是在中原大战期间打了半年仗,虽然此后蒋介石一直在挖阎锡山的墙角,但阎锡山始终不敢公开挑战蒋介石。
二、蒋桂阎之间的实力对比变化走势不同。
桂系在蒋桂战争之前,其实力一直在走上坡路,但蒋桂战争一战使桂系元气大伤,然而抗战期间桂系实力又得到了一定恢复,成为这段时期极少数实力增长的地方军阀之一。在解放战争期间,桂系基本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中南作战之前并未受到严重打击,且对内拉拢了不少杂牌,形成了以桂系为中心的政治军事集团,对外又得到了对蒋不满的美国人的支持。而且桂系在抗战以来的许多政治活动,军事行动,人事变动上与蒋频频爆发矛盾。淮海战役期间甚至发生扣住武汉的轮船,不准蒋军调动的严重事件。当蒋介石在三大战役惨败后,桂系趁机跳上前台逼宫。所以,长期以来蒋介石对桂系可谓怀恨至极。相比之下,阎锡山在中原大战失败后,始终未能恢复,抗战期间山西大部被日军占领,绥远的傅作义自立,抗战结束后,山西大部又成为了解放区,阎锡山仅仅控制了晋中部分地区,处境十分艰难。阎锡山长期以来严重依赖蒋介石的支援,造成了事实上的附蒋状态,尽其谄媚讨好蒋介石,所以蒋对阎之恨要轻得太多。
三、阎白在台湾的处境不同。
阎锡山和白崇禧都是被骗到台湾的。与白崇禧不同,阎锡山是晋系唯一的领袖。阎锡山被困台湾后,亲信余部没有任何反蒋的行为,阎锡山本人也隐居山林,低调度日,且他年事已高,身体不好,自然不易引起蒋介石的注意。相比之下,白崇禧只是桂系的二号人物,桂系老大李宗仁并没有到台湾,他在海外继续反蒋,甚至最后还回到大陆,这让白崇禧想低调都低调不起来,必然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一旦失去利用价值自然就会对他下手。
标准猪腰子脸
白崇禧,一生不把蒋介石看在眼里;请看下列事实;
1927年8月,白崇禧和他的新桂系成功推动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的合流,史称“宁汉合流”,逼迫蒋介石下野。
1929年,新桂系与蒋介石因争夺国民政府领导权爆发了“蒋桂战争”,河北的新桂系部队土崩瓦解,白崇禧只身逃到国外。
1934年底,蒋介石围剿长征中的红军,白崇禧和他的新桂系除在“湘江战役”(11月27日—12月1日),出动部队侧击过红军少共国际师外,采取消极态度,既不允许红军入境广西,也不允许蒋介石的中央军尾随入境。对过境广西的红军网开一面,“打尾不打头”,还将尾随红军进入广西的中央军一部缴械,在蒋介石承诺中央军不进驻广西后,才将人枪交还。
1947年11月,为围剿挺进入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国民党国防部九江指挥所正式成立,这是白崇禧担任国防部长以来,蒋介石首次给他掌兵权力。白崇禧趁机提出;“守江必守淮”战略原则,主张华中只在蚌埠设一个华中“剿总”战区,集中控军于江淮地区,巩卫固首都南京。但蒋介石不想让白崇禧拥有重兵,设了徐州“剿总”,让刘峙指挥;将华中“剿总”设在武汉,让白崇禧去指挥长江上游北岸部队,并名正言顺免了他的国防部长职位。
1948年底,随国军在东北战场失利,国民党预感淮海会战将爆发,决定由白崇禧统一指挥华中和徐州两个“剿总”所属部队,集中兵力保卫南京。这本是白崇禧当初提出、被蒋介石否定的计划,白崇禧当然负气不干。后来蒋介石电令将华中“剿总”所辖的黄维兵团和张淦兵团东调去参加徐蚌会战。黄维系蒋的嫡系,白崇禧放行;而张淦兵团是白的老家底,白坚决不让他们去送死,气得蒋蒋介石摔电话大骂“娘希匹”。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被迫下野,白崇禧力挺本家大哥李宗仁,策划与共产党“划江而治”,将他的部队集中在武汉,确保老根据地广西。这种“自私”令蜗居溪口的蒋介石无可赖何。
1949年12月30日,退守海口的白崇禧,收到心腹李品仙从台湾发来的信息,蒋介石许愿让他当行政院长,他才下决心乘专机飞入台湾。
从此,对他恨得刻骨铭心的蒋介石,先用他对抗抵消李宗仁在海外反蒋活动影响,然后一撸到底,由保密局特务终身监视。
“小诸葛”一生精明,但最终自投罗网,被蒋介石算计。
阎锡山,大儒,深谙官场凶险,处事中庸,审时度势,善于变通,成为政坛不倒翁。他有至多语录,摘录几段,可窥见他的城府之深。
“头等人是做了不说,二等人是做了再说,三等人是说了就做,四等人是说了不做,五等人是说也不说”。
“管人须知识、能力、人格,均足以领导人还能通人情,有方法、善言语、能勤劳、以指挥人,方能尽人之所长”。
“善争者与天争,不与人争。与人争,胜亦有限;与天争,胜则无穷”。
如果觉得这只是文邹邹夸夸其谈,请看,阎锡山一针见血来真的;
“什么叫政治”?”就是让对手下来,咱们上去!”
“什么叫宣传”?”就是让大家都认为咱们好,别人不好!”
阎锡山与蒋介石没有交恶的记录,他去台湾,因“健康问题”辞入行政院长职,闲赋,有老家带来的金银,衣食无忧,善终。
谌人
历史遗留问题。
民国时期中国是军阀割据,蒋介石仅仅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实际上啊很多军阀是看不爽蒋介石的。
阎锡山当然也在其中。
当时相比之下,阎锡山与蒋介石的矛盾没有那么深。
而白崇禧呢?白崇禧和李宗仁是广西新桂系军阀的代表,与广东系军阀联手处处找老蒋的麻烦。
举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918事变之后,蒋介石暂时下野,处于政治上的妥协他不得不同意了广东系军阀的19路军进驻上海。军队进驻一个地方,相当于交出了一个地方的控制权。
都欺负到上海,这个老蒋发迹的地盘上了,等于骑着老蒋的脖子拉屎。何况上海是金融重镇,把一个金融重镇拱手让人,这种滋味不是一句娘希匹就能骂的开心的。
在128事变中,蒋介石采取了消极抗战的态度想借日本人之手削弱19路军。紧接着,128事变结束,蒋介石将19陆军调去镇压红军革命。被一再背叛和抛弃的19路军选择了起兵反蒋,史称:“福建事变”
而后当然是被蒋介石镇压了。然后19路军跑去广西投奔李宗仁和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军阀。
蒋介石明确要求李宗仁和白崇禧不许收留19路军。然后白崇禧就把老蒋说的话当放屁没理他。
整个蒋介石政治生涯中三次下野,其中两次都是被白崇禧逼的,所以你觉得蒋介石能看得顺眼白崇禧吗?当然后来还好,歼敌一亿虎踞台湾之后,蒋介石为难为难了白崇禧,但是好歹也没把白崇禧往死里整。
关于1966年白崇禧的死因,这个目前是众说纷纭。官方说法是死于心脏病,也有说是毒死的。不过蒋介石确实是亲自去白府吊唁。
贞观防务
先问是不是,再说对不对。
蒋介石赴台后并没有所谓的难为白崇禧啊。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就在干所谓“行政统一”的事,就连陈毅元帅在内部报告里也说,解放战争时期桂系老兵都知道如果他们打仗打输了“没有饭吃”,蒋介石为把他们打散整编掉。
蒋介石这么做对不对可以讨论,但是这件事在大陆时期已经开始做了,并不是到了台湾后突然难为谁谁谁。
至于说蒋介石派人监视白崇禧,白先勇先生也早就澄清过,说确实蒋介石派人跟着他们,白崇禧还给蒋介石打过电话,蒋介石和陈诚都坦诚的告诉他,这是必要的保护措施,陈诚还表示不仅白崇禧是这样,他做“副总统”也是如此,也是有人跟。
不管这个解释是不是真的,至少蒋介石和陈诚是把这件事摊在台面上说,白崇禧也表示接受了的,怎么说为难他呢?
至于盛传白崇禧被蒋介石毒死这件事,人家亲儿子早就不止一次说过,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他爸爸是正常死亡的,大家可以想想,假设真是蒋介石毒死白崇禧,这件事就算当年不能说,现在总能说了吧,可是白先勇到现在依然坚持自己父亲是突发疾病去世的。
说真的,相比在美国花光积蓄的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这些人在台湾不能说高官厚禄,至少也是衣食无忧,出入有随从,有警卫,有汽车。
从1920年代开始,白崇禧也好,阎锡山也罢,算得上蒋介石死对头,但是他们到了台湾 ,蒋介石不说厚待他们,至少也给了他们相应的待遇。
兰台
全因蒋介石三次下野,三次都与白祟禧有关,还有西安事变,老蒋被张学良,杨虎城扣押,当时国民党内部,三个方案营救蒋,宋美玲提出与张,杨谈判,文救,何应钦提出以武力解救,派军队与西北军交战,只有白祟禧提出,废除蒋的一切职务,另选委员长,让张,杨的兵谏无法得逞,所以老蒋恨透了白祟禧,作为军人,老蒋还是不怕死的,对何应钦的武力营救还是比较认同,但是对白崇禧提出废除自己的所有职务,另选委员长这个方案是万万不能接受,他看得权力比性命更重要,所以诱骗白去了台湾后,要百般为难白,甚至要致白崇禧于死地。
三哥126566612
第一:蒋介石到台后,对所有之前的非黄埔学生系将领(这里强调学生,非学生的何应钦、陈诚均排除在外)均采取了监控的态度,阎锡山也不例外。
第二:到台后,阎锡山和白崇禧两人在政治生活上也表现出了不同。阎锡山采取出世隐居状态让老蒋相对放心,只派出了军统人员加以监视,但在阎锡山病危之际依然是不闻不问,导致深居浅出的阎老西因交通不便不治而亡。而白崇禧依然积极入世参与政治,是故被老蒋主动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