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难在出贵子?那努力奋斗还公平吗?

为什么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在搞清楚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说一个所有人都听过的故事;因为他包含了一个财富的道理,

爹对儿子说:我想给你找个媳妇。儿子说,可我愿意自己找!爹说:但这个女孩子是比尔盖茨的女儿!儿子说:要是这样,可以。然后他爹找到比尔盖茨说:我给你女儿找了一个老公。比尔盖茨说:不行,我女儿还小!爹说:可是这个小伙子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比尔盖茨说:啊,这样,行!最后,爹找到了世界银行的总裁说:我给你推荐一个副总裁!总裁说:可是我有太多副总裁了,多余了!爹说:可是这个小伙子是比尔盖茨的女婿!总裁说:这样,行!

这个故事有很多个版本,但是都在说明同一个道理;我们宁愿锦上添花也不愿意雪中送炭。这就是马太效应,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认识了马太效应,就明白了贫富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正确的认识我们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用后天的努力去弥补先天的劣势,尽快摆脱贫困的境地,实现财富自由。

寒门难在出贵子?那努力奋斗还公平吗?

英国BBS曾经用了49年拍摄了一部了不起的纪录片,《富人和穷人的命运沉浮》。后来在2012年完成了最后一个7年的拍摄,这些昔日7岁的孩子都已经是56岁的知命之年了,所以又叫《56UP》。

1964年,导演迈克尔·艾普泰德采访了14个7岁的英国小孩,他们来自不同的阶级。当时取名《7Up》,初衷是希望到了2000年,能通过这些孩子的人生变化,呈现一部英国生活和西方文化的编年史。最初导演是打算研究英国的等级制度———富人的孩子是否仍是富人,穷人的孩子又会否命运多舛。但在实录过程中,观众们在旁观别人的人生中逐渐产生的,更多是对生命和财富、阶层的不同理解。

《56UP》依靠时间这个最真实、也是最残酷的解剖工具,来探讨成长和财富命题,如果让我选一部印象最深刻的纪录片,我会说《56Up》。如果问我为什么,我会说因为它充分说明了现实比任何虚构作品都要更残酷。

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他们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个高级中学然后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律师著名人物之类;

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到哪里上学读书有个什么职业,女孩子则想着长大了嫁人生子;

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下层阶级的孩子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愿望。

寒门难在出贵子?那努力奋斗还公平吗?

40多年拍下来,这一点的确大致得到确证——

象Andrew、John这样的富人孩子基本上一直没有偏离精英“传送带”,从富人区中小学到牛津剑桥,再进入律师媒体之类精英行业;

而象Simon、Jacky这样的底层孩子,从来没有、似乎也没有争取去突破头上的玻璃天花板,一路按部就班经历了辍学、早婚、多子、失业等底层命运。当然也有例外,农家子弟Nick上牛津物理系毕业后到美国成为一个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个身材外貌气质极佳的美国妻子,他是这里面唯一一个成功晋级精英阶级的人……Nick出生贫苦,但后来成了名校教授,可见命运的手掌里也有漏网之鱼。

寒门难在出贵子?那努力奋斗还公平吗?

这个纪录片充分告诉了我们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马太效应;但是我们充分好奇的是Nike是如何改变了自己命运,我们希望他不是孤案例,而是有迹可循的人生改变之路。

现在普遍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穷人思想固化、能力水平不足、努力度不够,从而不能得到好的工作和可观的财富。而这些进一步影响到思维和资源的落后,形成了恶性循环。同样富人之所以富有是因为富人更善于学习、努力进取,比穷人更加的激进。这些都有利于不同于穷人的价值观形成,而这些价值观最终反过来影响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工作和创办更大的事业,有更多的钱去让自身变得更佳的强大,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另外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财富差距的助推器,都渴望和土豪做朋友,而不想和屌丝成故知。

贫富是难以逾越,是否代表不能逾越?

《56UP》中Nick是唯一一个成功逆袭的穷人家的孩子,Nick和所有穷人家的孩子都有些不一样,从小就有非常明确的目标立志要上剑桥,落榜后在码头当起搬运工,之后在英国各地流浪,当看到他穿着破旧风衣拎着两只旧皮箱站在公路上搭便车的时候,你几乎要怀疑他的人生会就此完蛋,可是49岁时,他成了一名地区议会的议员,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些答案。

1:从小就天马行空,敢想敢为

2:目标清晰,立志要靠上剑桥

3:屡败屡战,不向生活低头

如果生活是一个圈,富者越富,穷者越穷。那么富人要做的就是维持这个圈,才能良性循环;穷人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圈,才能突破生活的恶性循环。

我们可以把财富理解成“主观认识”和“客观现实”2种,一种是我们思维和知识的财富,一种是现实层面的财富。举个例子:如果你是王思聪,你爸是王健林。我想你可能会比王思聪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我们的出生,所以在客观现实上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生活的境遇。但是我们能够改变的就是“主观”上对财富的理解,洛克菲勒曾经说过一句话“拿走我的一切,把我丢在沙漠里只要给我水和骆驼我就可以重新建立整个商业王国”,这种自信就来自于思维上理解了财富运作的奥秘。假如你有马云一样的思维我相信你同样也可以建立伟大的事业。

寒门难在出贵子?那努力奋斗还公平吗?

所以不要说如果给我100万,我就怎样这种话,不会有人会给你100万。我们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对财富思维方式的理解,打破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改变我们的生活境遇。

那么也可以看看富人他们具有什么习惯:

1:学习,大量的阅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投资,不为钱工作而是让钱为自己工作

3:健身,运动可以保持更多的激情来工作

4:目标清晰,有着清楚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寒门难在出贵子?那努力奋斗还公平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