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不聽話”的孩子是出自於“不聽話”的家長

你知道嗎?“不聽話”的孩子是出自於“不聽話”的家長

你知道嗎?“不聽話”的孩子出自於“不聽話”的家長。

生活中確實經常能見到一些熊孩子,他們都被貼上了“不聽話”的標籤。

有一次出去餐廳吃飯,一位媽媽帶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過來一起玩。菜都上齊了,大家正準備動筷子開吃了,小男孩突然要求他的媽媽帶他到外面去買一個電動小車模型,他媽媽說等吃完飯再去買吧。

可是小男孩不樂意,嚷著想快點去買,而且要馬上就走,抓著媽媽的衣服在那裡扭扭擺擺的,他媽媽也被他弄得煩了,大聲呵斥小男孩,他還是倔強不答應。母子倆的彆扭弄得一桌客人都不得安寧。

後來有個叔叔逗他說要跟他“乾杯”,順手給小男孩遞了一罐可樂,小男孩接了過來,看樣子是準備“聽話”了。

正當小男孩要打開可樂罐的時候,他媽媽一把手蓋在可樂罐上阻攔小男孩說:“別喝可樂了,喝椰子汁吧!”小男孩不幹,生氣地說:“你從來都沒給我喝過可樂,只知道叫我喝牛奶和椰子汁!”他媽媽語氣堅硬地說說:“告訴你多少次了,喝可樂不好,幹嘛要喝呢?”

旁邊有人勸小男孩媽媽說,要不今天就破例一次,讓孩子喝一次可樂吧,只是少喝點就行了。可是這媽媽表情還是很嚴肅,她沒理會別人的勸說,依舊很堅定地說:“不行!不能喝可樂!可不能由著小孩子的性子來啊!”邊說邊快手地將一罐椰子汁“啪”地打開了,放在小男孩的面前說:“快,喝椰子汁啊,聽話了!”可是兒子又一臉不高興不服氣地轉臉向側面,不肯喝。

看到這一幕,在場的客人都覺得很無語,很費解那個媽媽怎麼能那樣?這是在擺家長的架子、耍當父母的威風嗎?這能從正面好好教導孩子嗎?

我心裡想,有這麼“不聽話”的家長,怪不得她兒子“不聽話”!

你知道嗎?“不聽話”的孩子是出自於“不聽話”的家長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且最重要的榜樣。如果家長在任何事情上都想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想法來做,整天要求孩子聽從自己,就無形中教會孩子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別人了。

年幼無知的孩子很快就學會一套綁架家長的做法。“不聽話”就是家長們慣用伎倆,消極但有效。

漸漸的,一件件類似的小事積累多了就帶來了麻煩——會讓孩子形成消極情緒、進而發展成為偏執心理;會讓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尤其對青少年時期埋下叛逆、任意妄為的伏筆;會讓家長的教育越來越難,在父母旁邊孩子“不聽話”但少數孩子回學校卻能好好做個“聽話”的學生。

你知道嗎?“不聽話”的孩子是出自於“不聽話”的家長

我們生活中看起來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的做法,其實背後有很多不容易看到的錯誤。人們一直習慣於要求孩子們“聽話”,這貌似是為孩子好,可深入分析,就可看出這是大人和孩子之間的不平等。

並非父母們不願意平等對待孩子,而是不容易對自己的權威意識產生警覺,不曾意識到自己在孩子面前扮演了權威的角色。

無論家長們多麼愛自己的孩子,如果經常要求孩子“聽話”並總是要求孩子無條件服從,那麼家長就是權威主義倫理學中所說的“權威主義者”。

這樣的人幾乎從不懷疑自己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確性和不容否定性,這樣的人其潛意識裡從未和孩子真正平等過。但是在孩子的眼中,他們也只不過是“不聽話”的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