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军阀刘湘和刘文辉本为一家人,为什么互相大开杀戒?

岁月都江堰

民国时期,特别是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四川的军阀是中国所有军阀里面最为混乱的一支,与其他军阀有志于争取全国政权不一样的是,四川军阀通常都会打着“统一全川”的旗号。从辛亥革命到1933年,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在此期间共发生过大小战争四百多次,平均每半个月就有一次。

1926年,四川军阀摇身一变,参加了北伐军,四川军阀喜欢以自己毕业于哪个军校作为拉帮结派的依据,到了1927年前后,四川的大小军阀逐渐形成了以刘湘、杨森为首的“速成系”(四川陆军速成学校)和以刘文辉、邓锡侯为首的“保定系”(保定军校)。刘湘、刘文辉都是四川大邑县人,刘文辉是刘湘的叔父。1927年,两人所部都加入了北伐军,刘湘为二十一军军长,刘文辉为二十四军军长。

1928年,北伐结束后,刘湘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四川善后督办,刘文辉为四川省主席。二人一人主军、一人主政,而且双方都有不俗的军事实力,所以双方的野心都迅速膨胀起来。此二人还有非常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所以虽然有叔侄的亲属关系,但是也禁不住利益的诱惑。毕竟“统一全川”一直到1928年都还只是一个目标,尚未有人能够实现过。

双方矛盾的导火索在于刘湘控制着川东各县,进川的水路各口都在刘湘的控制之下,所以刘文辉向国外购买的军火经常会被刘湘扣留,而蒋介石在这个过程中也向着刘湘,所以刘文辉很生气,他也曾经托族中亲属到刘湘处调解过,不过调解并没有取得比较好的结果,所以双方就拉开阵势打了起来。

从1932年10月到1933年10月,二刘之间发生了战争,最终的结果是以刘湘的获胜而告终。刘湘统一全川后,四川的防区制被取消,刘湘经过几年治理,四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为此后成为抗战大后方打下了基础。


青年史学家

1928年刘文辉便当上了四川省政府主席,1931年改组后留任。至此,刘文辉与刘湘一道成为四川的最高统治者,四川完全成了大邑刘氏的天下。这时的刘文辉,已拥有7个师、20多个旅、14万军队、81县地盘。

从1930年前后开始,川内隐隐形成了二刘争霸的格局,但这时的对峙和算计,都在暗处,使出各种手段互相挤兑、削弱,但还不到刀兵相见时。



二刘开始直接冲突,是从1931年开始的。
这一年,刘文辉以200万元巨资,从英、日等国购进武器和飞机散件,从上海起航经万县港被刘湘扣留。多次协商无果。刘文辉赴重庆交涉,刘湘拒绝发还。
5月,刘文辉以吊唁刘湘母丧名义赴渝,以30万元和15万元收买刘湘属下师长范绍增、陈兰亭。范绍增将实情告刘湘,贿款被刘湘当场发回当做奖励。密受不宣的陈兰亭被刘湘撤职查办,沦为阶下囚。
白扔45万块钱的刘文辉不动神色,命其兄弟刘文彩派了一个叫胡文鹏的刺客到重庆行刺刘湘。胡文鹏潜入刘湘宅第,在树上躲了三天三夜,始终没有找到机会下手,第四天饿昏了,从树上掉了下来被活捉。



事情败露后,刘文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命令驻防江津的部队截断重庆粮源。二刘的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到了惟付诸武力方可解决的边缘。同是大邑刘氏子弟的刘文辉与刘湘开始为了争夺对四川的全面统治,发动四川历史上的最后一场军阀内战。

持续半年的战斗,刘文辉败落,雅安地盘也未保住,第二十四军和川康边防军被刘湘收编、改编,吃掉了大部,一部分自找出路了。
这里还要说下刘湘的抗日经历,抗日战争爆发。当刘湘到达南京的时候,出席了当时的国防会议,当时会上主战主和的各抒己见,都犹豫不决。刘湘直接说出了如果抗日四川可以提供的兵员和物资。共产党的代表周恩来、朱德等还曾亲临刘湘的住所访问,高度赞扬他积极抗战的决心。



八月底的时候发表了《高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的士兵和百姓要做好准备,为了抗日斗阵做出巨大的牺牲,记得当时是这么说的:“全国的抗战现在已经处于发动时期了,我们四川人民所要承担的责任和其他各个省份比较起来更加的重大!我希望我们四川军民能军民一心,全部调动起来。”此书一出,川军各个将领都纷纷请缨出战。在八月的二十九号,四川的各个军队都已经整编完毕了,重庆行营组织点验委员会以夏斗寅为主任,派人出发去各军点验。9月1号这一天刘湘率领他的军队出了四川准备开始抗战。

值得一说的是台儿庄战役,为台儿庄大捷赢得战机的川军滕县保卫战。可以说没有滕县川军的苦守,就不会台儿庄的大捷。


乔春雨一个斯多葛

四川二刘之战起自1932年冬到1933年夏,在四川军阀大小三百余次内战中,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叔侄二人为什么大开杀戒呢?归纳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是势均力敌。1932年夏,刘湘是四川军务善后督办兼第21军军长,全部力约十万,防地为重庆、万县、奉节及川东二十余县。在重庆召集的一次戍区教育会议上,刘湘声称"我统一四川后,先要发展土产,闭关亦能自守"。刘文辉是四川省政府主席兼川康边防总指挥、第24军军长,全部兵力约十二万人,防地成都,川南,川东永川、江津,川北遂宁、南充,川西温江、华阳,以及西康全境。刘文辉认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大有统一四川之势。

其次是一山难容二虎。二刘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利害冲突日益加剧,先有盐款纠纷,后又为了江津防区互不相让。刘湘据守夔关,等于掌握四川的出海口,各军所购军需器材及相关物资,都要通过第21军军实科审查纳税,发给证件,始能起运。但涉及制造和重要的军需物资(如钢料),第21军一概禁运。目的无他,就是限制第24军的发展。1931年夏,刘文辉到重庆找刘湘谈过一次,彼此猜疑,毫无结果,为了利益,叔侄亲亲之义既绝。

四川内战至二刘岷江之役始告结束,中间经过十余年之久。每次战后,军阀们杯酒言欢,往往借梁山泊的弟兄越打越亲的话来解嘲,掩饰自己的罪恶。老百姓的生活呢?长期处在战争岁月,"如水益深如火益热"。时人王鳌溪曾作打油诗讽刺军阀混战:"四川五将领,名称备五行;水火木金土,骄贪狡诈横。害人终害己,相克不相生;统一成虚语,大家搞不成。"

最后解释一下"四川五将领,名称备五行"。刘湘的湘字,从水;杨森的森字,从木;刘文辉的辉字假借为煇字,从火;邓锡侯的锡字,从金;田颂尧的尧字,从土。又有民间笑语:刘文辉防地多,钱多,称为金龙。刘湘为争防地,以侄犯叔,称为孽龙。邓锡侯绰号水晶猴子,称为水龙。田颂尧绰号冬瓜,看上去傻头傻脑,称为闷龙。杨森自己没有防地,到处乱挤,称为滚龙。


冯杰

刘湘和刘文辉同为民国四川大军阀,二人是叔侄关系,刘湘是刘文辉的侄儿,但其实侄儿比叔叔还大几岁。顺便说,刘文辉也是著名的大地主刘文彩的弟弟。

从清朝灭亡到中央军入川,前后20多年间,滇军入川、黔军入川,加之川军本身之间的矛盾,四川发生了470多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其中大战就有29次。最严重时,就连省城成都也发生了相互炮击的巷战。

经过大鱼吃小鱼的混战,最后形成的几个大的军阀集团分别是刘湘,刘文辉,杨森,赖心辉,邓锡侯,田颂尧和刘成勋,这七人后来表示承认国民政府,于是蒋介石以总司令的名义,任命此七人为军长。但其军阀本质仍未变,混战仍在继续。

七大军阀中,势力最强,志在统一四川的首推刘湘。刘湘起家后,先后驱逐驻扎在川的滇军,又联合熊克武整治刘成勋,当上了四川省长和川军总司令。其后,他又通过多种手段,或战或抚,大胜杨森;回头又击败曾经同盟的李家钰,以及邓锡侯、田颂尧等人。

刘湘统一四川的最后之战发生在他与叔叔刘文辉之间,史称二刘之战,时间是1932年到1933年。它既是四川军阀的最后一战,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战。

当时,刘湘主要地盘在重庆、万县等川东地区,有20多个县,拥兵10万;叔叔刘文辉势力更大,占据富庶的川西和川中,拥兵20万。但刘湘的优势在于,他占据川东,可以通过长江水道从海外购进先进武器,而其它军阀的武器一概禁运。此外,蒋介石是支持刘湘的。

1932年10月1日,二刘大战开始,刘湘率先发难。二刘之战中,又穿插了田颂尧与刘文辉的成都之战和刘文辉与邓锡侯的毗河之战。

1933年8月,刘文辉全面败退,撤往西康。刘文辉兵败如山倒之际,他的老婆跑去找到刘湘,当面痛骂他:“你这是要把你幺叔逼到死路上吗”?

四川军阀虽好战,但尚有古风,一般而言,两军战后,战胜者要做三件事:其一,打电报给失败者,嘱其勿逃,我不会赶尽杀绝;其二,安抚失败者家小;其三,减轻人民赋税。

刘湘把刘文辉打得元气大伤,统一四川目的基本达到,加上二人又是叔侄,便将雅安以西地区划作刘文辉防区。这为后来民国政府设立西康省埋下了伏笔。

最后补充几句。为了权利,父子反目,兄弟相残的事例屡见不鲜,何况只是刘湘和刘文辉这样的堂叔侄?与古代那些为了争皇位而杀害众多亲人的帝王相比,刘湘对刘文辉的处理已经算很宽容了。


聂作平

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刘湘和24军长刘文辉鼎盛时代表了四川两个军阀集团。刘湘和部属王陵基,唐世遵,王瓒绪,潘文华都出身四川速成军官学校,简称速成系。再下便系统庞杂,即有大袍哥出身的范绍曾,蓝文彬,又有与川省共产党领袖杨闇公关系暖昧的郭勋祺。21军防区为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20余县,有空军和长江舰队的建制,兵力10余万,装备好,战斗力强。刘文辉早年为川省的保定军官学校的保送生,早期24军师旅长夏首勋,冷寅东,张志和,林云根皆保定生。其余除陈光藻,唐英,多大邑刘氏子侄刘元璋,元瑭,元琮,元瑄之辈。其中尤以刘元瑭最为凶悍,1935年春他率一旅之众据守西康宁属的会理城,阻击长征中的中央红军五昼夜,令国民党高层惊叹,蒋委员长乘飞机至会理上空,空投陆军中将委任状和法币1万。后薛岳率大军追至,屈尊与刘元瑭称兄道弟。刘文辉最鼎盛时拥兵12万,占据川西川南和西康80余县,更有自流井的丰厚盐税,兵强马壮。但1933年二刘之战,由于刘文辉树敌过多,邓锡侯,田颂尧,李家钰都支持刘湘,刘文辉惨败,率两万残部退据西康,地广民贫,藏彝杂居,以雅安为中心勉强维持雅康宁三属统治。1939年西康建省,刘文辉以川康边防总指挥和西康省政府主席之职,以左宗棠自勉,长期戍边,即使抗战之际也未出一兵卒上前线。刘湘取胜后即为川省盟主,川军编裁,他所部增至3个军,其中潘文华模范师的郭勋祺旅装备精良,有6000之众。遵义会议后掌握中央红军指挥权的毛泽东在贵州土城意欲全歼郭勋祺旅,谁料郭勋祺纠合后援的潘佐旅,青杠坡与中央红军三军团厮杀,双方伤亡惨重。毛泽东深谙兵法,自知轻敌一着不慎,局面已严重不利,果断撤退,之后才有了四渡赤水的神来之笔。抗战伊始,刘湘率所部出川抗战,因胃疾于汉口病逝,殉职于中华民族的抗战斗争中,令人扼腕。刘文辉后于1949年底率部起义,投入入民阵营。后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长。


紫禁城金钱豹

刘湘和刘文辉都来自四川大邑,刘文辉是刘湘的亲叔叔。

虽然刘文辉是叔叔,但是四川大邑刘氏的领军人物却是刘湘,刘湘政治上发达后,对刘氏一族的提携可谓不遗余力,在他的提携下,大邑刘氏一族出了3个军长、8个师长、15个旅长,还有1个省主席和1个战区司令长官。县团级以上军政官员有近50人,成为四川近代最牛世家。

刘文辉的父亲和刘湘的爷爷是兄弟,年龄上刘文辉却要小刘湘6岁,刘文辉从保定军校毕业的时候,刘湘已经是川军第一师师长,刘文辉前往投靠自己的侄儿,在刘湘的举荐下在川军八师陈洪范部效力,5年的时间就从一名上尉参谋升到了旅长,除了刘文辉本人也颇具军事才干外,背靠刘湘这颗大树是极其重要的原因。

最后,刘文辉又在刘湘的帮助下,从陈洪范部下的普通旅长转为川军第一混成旅旅长,驻防宜宾 ,执管宜宾一地的人才物兵,成为了割剧一方的小诸候。20年代初刘湘和熊克武争川胜出,刘文辉鞍前马后也立下大功,但本身的实力迅速扩张,已有7个师近10万的兵力。

羽冀丰满后,刘文辉的野心也开始鼓胀,开始不满足做刘湘帐下的大将,蒋委员长不甘心四川之地全被刘湘控制,也在离合这对叔侄,刘文彩多次向刘湘提出自己率部到云贵扩充地盘,但刘湘并不愿看到自己这个玄叔势力过大,自己无法掌控,多次反对,两人矛盾开始升级。

刘文辉开始密谋倒刘湘,起初想重金收卖刘湘部两大将范绍增和陈兰亭联合倒湘,结果收了30万大洋的范绍增向刘湘告了密。

刘文辉又派杀手刺杀刘湘未果,双方撕破脸皮,大打出手,开始了民国军阀最后一次四川争霸战,双方打了三年,最后还是老辣的刘湘全面胜出。

不过出于政治博奕需要和亲情考虑,刘湘没有痛下狠手还是给刘文辉留了条生路,在刘文辉举白旗投降认同了刘湘的四川王地位后,刘湘没有再痛追穷寇,让刘文辉率残部退守西康,主政了西康地区十余年。

二刘之争,即验证了政治上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那句话,但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宗族势力盘根交错,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特殊政治环境。

二刘之争胜出后,刘湘主政四川,成为蒋委员长最头痛的地方军阀势力,抗战爆发,刘湘率川军出川抗日,1938年病逝于汉口。

刘文辉主政西康后一直积极抵蒋,而较亲共,1949年率24军及西康军民通电起义,我军兵不血刃解放西康,于1976年病逝于北京。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主编夜狼啸西风


夜狼文史工作室

四川盆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国自古就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说法。在整个民国期间,四川省始终处于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从未有一个军阀能够一统四川。而本是堂叔侄关系的四川军阀刘湘和刘文辉,则是众多四川军阀中最大的两支。


作为割据一方的土皇帝,为了地盘与利益之争,虽然刘湘和刘文辉为堂叔侄关系,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大开杀戒。而事实上,纵观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历史,父子骨肉相残,兄弟厮杀的数不胜数: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逼迫父亲退位,方才坐上皇位;而最近的清朝,康熙众多儿子中发生的九龙夺嫡,更是大名鼎鼎。父子兄弟尚且相残,更遑论关系更远的堂叔侄关系了。

据不完全统计,从中华民国建立一直到1935年国民党中央军入川。短短20多年间,四川军阀就发生了400多起战争。众多军阀经过混战、割据、吞并,四川逐渐形成了以刘湘、刘文辉、杨森、邓锡侯、田颂尧、刘成勋、赖心辉、刘存厚等八人为首领的军阀势力。



这八个军阀势力中,尤其以刘湘和刘文辉的实力最大,刘湘和刘文辉均先后担任四川省主席,两人也都有一统四川、成为四川之主之心。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刘湘和刘文辉两方势力发生了多次战争。而在最后的1932年爆发的二刘大战中,最终刘湘获胜,刘文辉败退汉源,刘湘最终成为四川最大的军阀和四川省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四川数十年的军阀混战,给四川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但是当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四川各军阀纷纷放弃纷争,共御外辱。百万四川大军拿着最简陋的武器,穿着单衣和草鞋跨出四川边界,开赴抗日前线,与日寇浴血奋战。川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四川省也是抗战八年中,出兵和牺牲人数最多的省份。


鸢飞九天2018

首先军阀混战是近代中国的特点,尤其是四川更是军阀混战的温床,和四川的地理位置有关。

辛亥革命后的二十多年,四川军阀发生大大小小数百次战争,其中刘湘和刘文辉的战争是四川军阀混战的高潮,被称为“二刘之战”。

期初,刘湘和刘文辉是相互支持,人称川军二刘。但随着军阀混战到了后期,四川一些老牌的军阀已经被冲刷殆尽,二刘成为当时最具实力的两军阀。

正所谓一山容不得二虎,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刘文辉后来实力大过刘湘,地盘占据四川一半,人称“西康王”,兵力大约12万,刘湘地盘虽不及刘文辉多,但兵力11万,因此两人的实力并没有多大差别。

这时候二人的矛盾也就油然而生。

刘湘早有一统四川的野心,刘文辉亦是野心勃勃,而且他支持滇军胡若愚打回云南,支持王家烈独占贵州。这表明刘文辉之志不仅在独霸四川,还力图控制西南。

二人经常发生互抢军火,暗杀等暗地冲突,虽然没有明面,但彼此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后刘湘得到川内其他旧军阀的支持,又得到蒋介石的帮助,因为中原大战时候,刘湘始终站在蒋的一边,并曾出兵相助。而刘文辉则不然,他数次与反蒋派结盟反蒋。

1932年10月1日,刘湘指使驻武胜的罗泽洲首先发难,向驻南充的刘文辉部打响了第一枪,从而揭开了二刘大战序幕。(二刘大战开始于1932年冬,结束于1933年夏。)

战后刘湘的确获得了名义上的胜利,但这实际上为蒋介石的势力进入四川打下了基础。战后刘文辉退守西康,坐镇西康达17年,最终于1949年12月以西康起义,投向人民。


五味社

同为大邑刘氏子弟,刘湘、刘文辉叔侄俩曾联手争霸四川,但民国四川诸军阀,分合无常,忽战忽和。随着刘氏成为四川霸主的格局鼎定,刘氏叔侄内部矛盾也凸显。

刘文辉颇有野心,在扶助侄儿当上四川善后督办、21军军长后,刘文辉不甘心只在四川发展,他跟刘湘商量两人中一人出去打仗,另一个留在四川当后援。

但刘湘自己不想出去,也不想让刘文辉出去。

还有,刘文辉24军主要将领都是保定系,而刘湘则是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的。两人政治主张不太一样,和蒋介石南京中央政府的关系也不一样。

有“四川王”野心的刘湘,自忖放之于全国,还是不算什么,所以积极投靠蒋介石争取支持。他提出的“拥蒋统川”口号,正中蒋介石下怀,因而在政治上比刘文辉先占一着。

但刘文辉的想法,却是扶植滇军胡若愚打回云南,支持王家烈独霸贵州,投靠汪精卫、拥护冯玉祥以反对蒋介石。

潜在的深层意图,则是挟保定系、滇军、川军以自重,威胁刘湘,进而统一四川,控制西南,问鼎中原。

从1930年前后开始,川内隐隐形成了二刘争霸的格局,但这时的对峙和算计,都在暗处,使出各种手段互相挤兑、削弱,但还不到刀兵相见时。

二刘开始直接冲突,是从1931年开始的。

这一年,刘文辉以200万元巨资,从英、日等国购进武器和飞机散件,从上海起航经万县港被刘湘扣留。多次协商无果。刘文辉赴重庆交涉,刘湘拒绝发还。

5月,刘文辉以吊唁刘湘母丧名义赴渝,以30万元和15万元收买刘湘属下师长范绍增、陈兰亭。范绍增将实情告刘湘,贿款被刘湘当场发回当做奖励。密受不宣的陈兰亭被刘湘撤职查办,沦为阶下囚。

白扔45万块钱的刘文辉不动神色,命其兄弟刘文彩派了一个叫胡文鹏的刺客到重庆行刺刘湘。胡文鹏潜入刘湘宅第,在树上躲了三天三夜,始终没有找到机会下手,第四天饿昏了,从树上掉了下来被活捉。

事情败露后,刘文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命令驻防江津的部队截断重庆粮源。二刘的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到了惟付诸武力方可解决的边缘。同是大邑刘氏子弟的刘文辉与刘湘开始为了争夺对四川的全面统治,发动四川历史上的最后一场军阀内战。

持续半年的战斗,刘文辉败落,雅安地盘也未保住,第二十四军和川康边防军被刘湘收编、改编,吃掉了大部,一部分自找出路了。

不过,刘湘担心一旦邓锡侯等势力壮大了,也会成为争霸对手。与其如此,不如手下留情,放刘文辉一条生路。拿定主意的刘湘,决定给么爸一点面子,他召见刘文辉的忠实朋友、下台的川康边防军副总指挥冷寅东时说:“我幺爸腰杆不能硬,硬就要出事。我不是要搞垮他,主要是压压他的气焰。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总是一家人吗。我还是让他保留部分军队,以待西康建省由他任省主席。”

就这样,四川二刘之争暂时告一段落。


毛剑杰

在四川的军阀后期有两名非常强大的军阀分别占据了四川的大半个江山,这两个人分别是刘湘和刘文辉两叔侄,刘文辉论辈分虽然是刘湘的堂叔,当实际上年龄却比刘湘小了整整六岁。

刘文辉从保定军校毕业回到四川的时候刘湘已经是四川军队里很有名的一名大军官了,所以刘文辉凭借着和刘湘的这层关系开始进入了军队中,在刘湘的格外照顾之下他频频上升,再加上他自己从保定军校学到的扎实军事理论,所以在后来他的势力逐渐脱胎出了刘翔的队伍,发展成了一地的军阀。

刘文辉和刘湘两人都参与了蒋介石的北伐,在北伐成功之后,蒋介石为了笼络他们两个人把刘文辉封为了四川省的主席,管理着整个四川的政务。

刘湘则成为了四川的善后督办在名义上管理着四川的诸多军务以及掌控着四川和外界物资的交流,他们两个人在那个时候成为了四川最大的两个军阀,各自领着一支实力相等的军队,其中以刘湘最受蒋介石的信用,因为他比刘文辉明面上更效忠于蒋介石。

虽说一山不容二虎、天无二日,但是二人作为叔侄关系,在刚开始的时候还不好大打出手,事情的激化是有一次刘文辉花重金从国外买了大量的武器以及飞机的零件散件以准备组装飞机,但没想到在经过刘湘之手的时候,被刘湘扣押了下来,在一番交涉之后,刘湘拒绝了刘文辉的退还要求,最终两个人大打出手起来。



这次的作战意味着四川军阀的最后一次决战开始了,刘湘势如破竹的赢了刘文辉建立了他四川王的名号,因为刘文辉是他叔叔以及他有着各方的权衡,所以刘文辉最终保留了自己的军队下来,退出了四川的主战场,至此之后刘湘成为了四川最大的军阀,最终统治了四川。


所以本来亲如一家人的刘湘和刘文辉之所以会大打出手,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再巨大的利益以及权力的之下再好的亲情都会有可能变味,亲兄弟都有可能会举刀相向,更何况是这样的堂叔侄呢?作为当时四川的两大军阀,他们二人都是从炮山火海中打出来的势力,所以在最终通向四川王的位置他们必然会选择不择手段,亲情在这种情况下最终如同泡沫飞影一般倒塌,变得不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