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的滇军实力如何?

卩s星月灬傲天

[应邀作答]八年抗战,滇军出兵42万人!!!有滇军60军,58军,新3军。滇军实力很强,有“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的比拟。仅60军就有4.5万人开赴徐州战场。



滇军的足迹,北至东北,南至越南,东至徐州,足跡遍及山东,河南,湖北,江西,湖南,浙江,吉林及滇西。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38年,血战台儿庄,最后一个撤出。滇军无一个将领叛国,没有一支军队投敌!被誉为“云南战神”的184师师长张冲,指挥禹王山阻击战,打得最漂亮,在日军偷袭,飞机轰炸,动用坦克,大炮,集团冲锋的攻击下,毫不退缩,击溃了日寇。“长沙会战”,薛岳打得惨烈,英勇,收复了常德。滇军出了许多名将,朱德在滇军呆过,卢汉,彝族人,60军军长。在抗战中,滇军牺牲了唐淮源上将,王甲本(曲靖市富源人)中将(79军军长),及寸性奇,严家训尉迟敏等少将。滇军的班排长,都挑选受过三年训的人担任。



滇军,被誉为“英勇杀敌御外的铁骑”,曾入越接受日军投降,炮击阻挠的法国军舰。又被称为“国之劲旅”!



阿鼎AD

  抗战史是中华民族56个兄弟民族一起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伟大历史,值得全国各族同胞骄傲自豪,正是基于人皆有之的怀乡重土的质朴情操。所以,网上汇集了许多祖国各地网友挖掘的有关当地军民投身抗战的英雄史事,诸如“无川不成军”“湘勇不绝中国不亡”“桂军天下铁军”等等。各地各族先辈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足以不断激励激发国人爱国热情和同为中华大家庭的自豪感、和彼此的亲近感,比起当下一些无聊的“地域歧视、攻击”,这是非常值得引导的“地域意识”,值得不断填充许多新的“猛料”。今天我也想谈谈抗战洪流中另一种英雄的地方军队,这就是以人称“中国最具武士精神”的彝族同胞为主的滇军。

  

  【彝族是中国极富武士精神的战斗民族,直到解放初期,还保留大量古代战斗习俗,家家制作刀剑铠甲火枪,男子以征战为荣。这是解放初期彝族“家支头领”和他的武士】

  

  【二十一世纪的彝寨,男子还会在重大节日穿着祖传铠甲,炫耀家族的荣耀】

  

  【旧中国云南王—云南省主席龙云,就是彝族大贵族的后裔】

  

  【云南比邻法国殖民地越南,受法国影响很大,不仅购置了大量法式武器,而且依据法军步兵理论训练滇军,滇军的蓝绿色军装,与一战期间法军穿着的一致。】

  

  【法国亚德里安头盔也是在这个时期装备了滇军,法国亚德里安头盔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公认最早的现代头盔。】

  抗战时期,彝族出身的云南省主席龙云,深明民族大义,通电中央支持抗战。组建了彝族战士占很大比例的抗战劲旅——国民革命军60军,创下赫赫战功。60军是一支装备精良并且独特的地方军队,地域原因,滇军素以法国武器装备为主,并且训练有素,故而在国内各种地方军阀部队中显得独树一帜。就连中央军的嫡系部队也自叹不如,抗战名将杜聿明就曾回忆第一次见到滇军的情景:滇军军容之整肃,中央军似有逊色。德国军事顾问也对滇军称赞有加,称其是中国军事素养最好的军队之一。

  

  【滇军的灵魂就是自古骁勇善战的彝族士兵】

  蒋介石也对滇军报以很高的期望,时值武汉会战前夕,由于前期淞沪、南京战役的失败,中央军精锐损失惨重,面对日军对武汉重镇的紧逼,为安抚国民士气,国府把滇军列为特种编制,并特别嘱咐60军卢汉军长:滇军要在江口闹市区绕行一周,以向国内外张显中国抗日军队,还有一支装备精良的夷(彝)族将领统帅的精锐部队开进前线。军容威武整齐,训练有素的60军各师,从江汉码头过渡后,顺汉口繁荣闹市绕行一周,借此安定人心。

  

  【装备精良的滇军在抗战初期成为被寄予厚望的主力部队】

  60军后来就成为著名的台儿庄战役的主力之一,与川军、桂军一道浴血奋战。其战斗之英勇悲壮丝毫不逊于川桂军。还谱就了非常独特的一道花絮,近现代战争,电报电话是非常重要的指挥通讯手段,对敌方电报电话的窃听译破是战争双方都非常重视的战略战术。反窃听译破也就成为重要工作。由于60军多彝族战士,故而军事电报也用彝语传递,国外间谍和日本间谍都破译不出彝语,害得有的国外间谍误认为中国请了外国密码专家。这段佳话堪称中国版的“风语战士”。

  

  【抗战时期国军的电报电话部队,是精锐部队才可配备,人才极为珍贵,但比之日本还是落后许多,经常面临被侦破窃听的风险,彝族战士采用彝族语言充当密码,堪称中国版的“风语者”】

  60军随后又参加了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南昌会战等战役。45年抗战胜利后代表盟国到越南接受日军投降,是抗战后唯一到国外接受投降的部队。后被调东北战场,48年底在长春起义,被改编为四野50军,建国后又走出国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建立新的功勋。

请支持本团队制作的《战争特典》《铁血文库》系列实体图文书!独立专业 有种有料!


战争史

龙云坐稳云南之后,锐意整军经武,滇军无论人事、编制、训练、补充,完全独立自主。截至1936年底,滇军共编成6个步兵旅、5个直属团、3个直属大队、4个独立营,合计约36000人(另有各县常备队21个保安营约万余人)。1931年秋冬,龙云又与驻滇法国领事商洽,通过香港的法国贸易商龙东公司,陆续从比利时、法国、购入大量轻重武器,这些装备有效提升了云南军事力量的“现代化”。

1937年7月,阎锡山、李宗仁、刘湘、马鸿逵等地方实力派纷纷表态,拥护蒋介石抗战主张。龙云亦不例外,他答应先出一个军,另一个军“要看战争的情况再定”。9月初,由滇军原有的6个步兵旅、5个直属团、3个直属大队等混合编成的第60军正式成立。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当时为第60军写了一首军歌:“我们来自云南起义伟大的地方,走过崇山峻岭,开到抗日战场。弟兄们用血肉争取民族的解放,发扬我们护国、靖国的荣光……”

1938年6月,龙云兑现承诺,再度组建子弟兵出滇抗日,番号第58军,军长孙渡。第58军开到前线后,滇军奉令扩编为第1集团军,龙云担任集团军总司令,卢汉担任副总司令。是年10月,第58军新12师和第60军第184师单独抽出,另外组建新编第3军。至此,滇军出滇正规部队达到3个军(6个师),约6万余人。

1940年9月,日军登陆越南海防,龙云请求调回滇军保卫家乡,蒋介石考虑到华中前方吃紧,只答应调回第60军,不过同意云南再成立6个旅。后来又以这几个旅为基础,扩充为暂编第18、19、20、21、22、23师。此外,昆明行营下面尚有一些防空兵、炮兵、工兵等特种部队。以上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滇军实力。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第58军军长鲁道源负责南昌受降,新3军军长杨宏光负责九江受降,已经升任第一方面军司令官的卢汉率领部队前往越南河内受降。应该说,滇军出滇抗日是云南人民对抗日战争的重要贡献。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拍摄的电影《血战台儿庄》,因为没有反映击退台儿庄日军后的禹王山战役,引起一些滇军老兵不快,导演只好变通处理,在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给李宗仁特地加了一句台词——“六十军作预备队”。即便如此,还有云南学者抱不平,认为滇军“竟然被遗忘了”。



冯杰

中流砥柱算不上,但是在杂牌军中战斗力是仅此于西北军的最好的杂牌部队。

注:国民党军队实际上有三大阵营。

1、中央军,其实就是浙军(含江苏军);

2、老牌革命军,粤军、桂军都可以说是国民党的老牌革命部队,代表性的就是粤军的“铁四军”(孙中山建国一师)和桂军的“钢七军”,这两大军队的政治素养与战斗经验实际上是最丰富的,因为绝大多数是黄埔1-4期的学生,与后来的蒋介石中央军之将领多为黄埔1-4期不同。粤、桂两军里,连普通将士都很多黄埔老四期的学生。

这些军人接受孙中山正统的“大革命”思想熏陶,政治素质过硬、觉悟够高,战斗经验也最丰富,特别是粤军,从广州商团暴乱开始,二次东征、再到二、三次北伐都全程参与,而且一直是响当当的主力部队——没有之一。

直到武汉会战后,粤、桂两军被蒋介石消耗殆尽,此二军一直是不次于中央军的第二梯队。

3、杂牌军,就是所谓的东北军、西北军、晋虽军、湘军川军滇军之类。

在杂牌军中,西北军战斗力首屈一指,以张自忠大将军在抗战中嫡系部队第59军为例,其前身实际上就是卢沟桥事变中的第29军——也就是西北军的精锐与精华部队。在抗战中,这支杂牌军荣获以下殊荣与战绩:

1、庐山训练营第一名;
2、国军克星坂垣征四郎师团首败即因59军;
3、唯一使日军1个精锐旅团成建制败逃60公里纪录——抗战最高记录;
4、随枣会战1军包揽国军35%歼敌数纪录;
5、国民党抗战中唯一主动出击的战役“冬季攻势”全军战绩最优。
6、补充案例:武汉会战中不被关注的另一场大捷——富金山阻击战张自忠将军的嫡系部队则是主力参战队伍,虽然大将军没有参与指挥,但由此可见,西北军确实能打。

以上战绩足以证明,西北军为国民党杂牌军中的抗战军魁,当实至名归。

题外话:天苦我华而亡我自忠大将军!

PS:实际上,严格来说,如第59军等个别杂牌军的辉煌战绩是超过中央军的,但是论整体素质,除了老牌部队外,其他地方军确实不如中央军倒是事实,毕竟老蒋把所有最好的武器与训练都给了中央军。

那么,除了西北军外,还有哪些杂牌军也很强了?

答案当然是题主说到的滇军。下面为大家介绍一场大多数人不太了解的滇军战役。

【不被人关注的禹王山大战】
台儿庄战役第二阶段,日军继续追击败逃的国民党中央军主力,在邳州禹王山遭遇有60熊之称的滇军60军,滇军将领卢汉部率第60军第184师与兄弟部队黔军140师王文彦部曾在禹王山山周围一带与日军第5师团经过近一个月的阵地攻防血战,在付出重大伤亡的前提下重创日军伤亡合共1万多人。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滇军里的白族兄弟表现异常英勇,前赴后继,死而后已,让日军无法前进一步。


你的确没看错,这实际上是一场仅次于台儿庄大捷的另一场正面刚的惨胜。

论及战役规模(不考虑1944年后的日军溃败),抗战中最大的胜利实际上就是这两场,缔造者都是杂牌军。


無風即風

滇军从蔡锷时期就开始割据云南,可谓历史悠久。抗战爆发前,云南依然处于事实上的割据状态。由于云南地处边境,人少地穷,滇军的实力一直很弱。

抗战前,滇军人数在2万人左右。抗战爆发后,滇军经过数次扩充。整个抗战期间,云南的军政大权一直掌控在龙云手里,滇军的战损补充应该全部是云南提供的。从其他地方军队比如西北军、东北军在抗战中不断被分化打击来看,中央不太可能给滇军补充,当然了云南也不太可能给其他军队补充。根据实征壮丁人数统计,可以估计,滇军兵力最高时,应该达到了10万~12万人。而抗战结束时,整个国民党军队达到了460万人之众。相比之下,滇军的实力实在是很弱的。接下来,我们从滇军编制的变化以及抗战中的表现来看看滇军的实力。

一、实力逐步扩充

1937年抗战爆发,龙云到南京参加会议,表示准备组编两个军出滇抗战。9月10日,新组编的60军在昆明誓师出发。60军辖三个师,每个师辖两个旅,每个旅辖两个团。加上一个炮兵团,一个战地服务团,共有4万余人。

(滇军出征)

1938年5月,60军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损失惨重,撤离徐州后,60军进行了整编,两个师各自缩编成了一个团,另一个师情况稍微好一些,但也只有三个团。

1938年10月,新组编的第58军出滇参加武汉会战。第58军下辖三个师,每师辖两个旅,每一个旅辖两个团。此时第三十军团成立,60军得到了重新补充。60军和58军各调出一个师组成了新编第三军。整个第三十军团此时下辖三个军,每个军下辖两个师,每个师下辖两个旅,每个旅辖两个团,一共有24个团的兵力。

1938年12月,第三十军团改编为第一集团军,依然下辖三个军。(原来的第一集团军是冯玉祥的西北军,当时改为第三十三集团军,集团军总司令为张自忠。)

武汉失守后,第一集团军一直在外继续作战。后方的龙云则在后方继续编练新的军队,组建了7个步兵旅。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1940年。

1940年6月,法国维希政府跟日本达成协议,允许日军进入越南。7月,英国向日本妥协,滇缅公路被封锁。9月,日军进入河内,云南陷入危机。60军被立即调回云南,而58军和新三军继续留在外面作战,一直到抗战结束。60军加上那新组建的7个步兵旅,组成了滇南作战军。

1943年,7个步兵旅改编为6个师,称为暂编18师,暂编19师,暂编20师,暂编21师,暂编22师,暂编23师。第七旅栽并补充以上各师。

(准备出战的滇军)

1945年初,暂18师,暂20师,暂22师编为第93军。到抗战结束前,驻防云南的滇军总兵力达到8个师,加上外面的两个军,滇军共有12个师的兵力,按每个师8000~10000人计算,滇军巅峰时期的总兵力应该在10万~12万人。

二、装备以及战斗表现

滇军的装备以法式装备为主,在抗战初期是相当不错的。60军刚出滇时,应该是当时装备最强的一个军。(后期中央军接受了大量美械装备,滇军就不算什么了。)不仅有克虏伯山炮,还有哈奇开斯气冷式高射机枪。每个连队有三挺重机枪、六挺轻机枪、三门迫击炮、四个掷弹筒、六十三支步枪、二十支手枪、每人一顶法式钢盔。

在台儿庄战役中,滇军将士第一次参战,面对日军,他们打得非常勇敢,但一流的装备并未带来良好的战果。战术思想落后,指挥呆板,士兵对新式武器掌握程度较低。而且士兵体质很弱,普遍有抽大烟的现象,这在川滇黔三支军队中都很普遍。以致于60军伤亡惨重,阵亡旅长1人,团长5人,营连排长和兵员伤亡过半。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传部1938年第16号战报第11页:“60军伤亡极大,但战果不甚理想,云南军队装备虽好,但不懂现代战争战术,装备处于先进,但思想却停留在一战水平,进攻呆板不灵活,防守又极为被动,故仅毙伤敌不过千余人,而自身却损失过半,全军几失去战斗力”。

(滇军军官正为士兵捆绑炸药)

武汉会战以后,地方军队避战自保的思想滋生,滇军也不例外。在南昌会战期间,担任主攻的第一集团军居然以被日军所阻挡为由,拒不执行攻击至南浔线的命令。而其所谓的阻挡日军不过是几个独立的日本据点,而且当时这几个据点离滇军还很远。

60军被调回云南后,再也没有参加过像样的作战。而58军和新三军虽然后来参加过多次会战,但是战绩乏善可陈。58军后期逐渐脱离了滇军,变成了中央军的一支。而新三军则在战争一结束就被撤销了番号。

三、毁灭与重生

抗战胜利后,第58军已经彻底变成了中央军,并在南昌接受了日军投降。1946年,第58军改为整编第58师,隶属徐州绥靖公署。该师作为中原地区的国民党主力之一,先后参加了鲁西南战役、豫东战役等作战。1948年9月,整编第58师恢复第58军的番号。1949年12月,58军在广西战役中被全歼。

1945年9月初,滇军第60军、第93军、暂编19师、暂编第21师、暂编第23师在蒋介石的命令下被调往越南,接受日军投降。

对滇军来说,出国受降本是件非常光荣的事情,但是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大阴谋。乘着滇军被全部调出,蒋命令杜聿明乘机发动“兵变”,迫使龙云交出权力。龙云被免去了本兼各职,调到重庆担任虚衔,作为地方实力派的滇系从此瓦解。

失去了割据地位后,滇军必然面临着排挤和打压。驻越滇军进行了整编,8个师被整编为6个师。1946年,整编结束后,60军和93军立即被从海上运往东北。1948年10月15日,第93军在锦州被消灭。第二天,曾泽生率60军在长春起义,被改编为第50军。

1950年10月25日,第50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战役。在第三次战役中,全歼英军皇家重型坦克营,攻入汉城。在第四次战役中,创造了一项奇迹,即汉江50昼夜阻击战。1951年3月15日回国整补。同年7月,第二次赴朝,担负西海岸防御以及抢修机场等任务。10月至11月,奉命执行渡海攻岛任务,先后攻占南朝军盘踞的椵岛、炭岛、大和岛、小和岛、和艾岛。1955年4月,第50军从朝撤军回国。第50军在两年零9个月的入朝作战的期间,共毙敌联军11572人,伤敌2088人,抓获442人,击落敌机17架,毁伤坦克62辆,缴获各种枪支1900多支。


竹林孤琴

抗战爆发,十万滇军弟子出滇抗战。滇军人数虽不及川军,战绩虽稍逊于桂军。但依然作战英用,可歌可泣。

抗战中的滇军将士

如果说抗战时期,地方部队的第一精锐是桂军的第七军,那滇军的第六十军排第二。

滇军抗战,主要参加有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

淞沪会战爆发,滇军出滇参战,由于云南距上海较远。再加上龙云为滇军筹集装备,滇军赶到时,淞沪会战即将结束。滇军在抗战中第一真正参战,是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滇军固守禹王山20天。让日军的精锐矶谷师团无法前进一步。为台儿庄会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第六十军也付出了巨大牺牲,阵亡约四分之一,伤亡过半。

还有在武汉会战中,滇军配合友军作战。表现的也很英勇。

综合来说,滇军装备精良。在武器装备上仅次于东北军,略强于中央军。滇军开赴战场时,遇到了川军。两军装备一对比,川军简直是一群叫花子。

滇军战斗力仅次于中央军、桂军。强于川军、晋绥军和东北军。

除禹王山保卫战外,滇军参加的恶战不多。但抗战时依然英勇,比东北军强一万倍。没有一个将领作汉奸,没有一支部队成建制投敌。

补充:我说的滇军装备略强于中央军。是指评均水平。滇军武器装备比中央军的五大王牌略差,比普通的中央军略强。

武器装备,很重要,如果滇军装备像川军一样差。六十军全军覆没,也守不住禹王山。如果川军将士装备像滇军一样精良。藤县不会陷落。川军将士也不会全军覆没。个人感觉滇军可敬,装备落后川军更可敬。


杨朱学派

说禹王山击毙日军不足千人还真敢说,滇军为何重大伤亡?滇军不属于李宗仁指挥,属于陈诚是特种军编制。二次徐州会战前线告急李宗仁给蒋介石打电话请求将六十军调往前线。前线阻击的是汤恩伯还有于学忠。六十军在去往前线时卢汉分别去见了李宗仁还有于学忠,前线明明告急二人都不曾说明实情都说战况稳定了,六十军前往接防的时候汤恩伯顶不住日军进攻擅自撤退,于学忠见汤恩伯撤了自己也就撤了造成一个40公里的口子而前去接防的滇军没有任何消息反馈,仓促之下和两个机械化日军联队在大平原上短兵相接,没有任何工事依托没有任何准备。抢占的村子遭到日军飞机大炮轮番轰炸。第二。六十军在伤亡八千多人苦战一个星期的情况下终于稳住了战线,这时候却接到了长官部的命令称日军已经进入中国军队的袋形阵地!命令六十军正面主攻,汤恩伯于学忠侧面围堵。182,183,集结了一万多人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对日军发动猛烈冲锋,结果汤恩伯一枪未放于学忠一枪未放,大平原上没有退路的滇军遭到日军炮火封锁,仅182师当天就阵亡了2000多人,两个万人师经过一个星期的苦战原本就损失惨重,在领过这一次的战斗两个师能集结作战的兵力都不足一千人。连续被坑两次的他们依旧死守,东庄麦田里面就全歼了一个日军大队,火石埠,邢家楼,陈瓦房等地都在苦战,难道他们的子弹对着天上打?大小杨村的炮击将一个日军大队炸的几乎全军覆没,板垣师团在下面喝下午茶?一个月不愿意不过去?你就说被连续卖了两次,在大平原上付出如此惨重代价的他们依旧在苦战坚守一个月的部队有几支何况对面的是第六师团。说他们打死一千日军的你又有何依据?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真的能干的不如会吹的?他们要是弱的话排市阳新一个师面对金泽师团能打40多天?滇南防线能坚守四年?越南登录的法国人会被击沉一艘战列舰重创两艘?顺便俘虏了一个法国中将还有2000多法国士兵。他们要是弱能用三个步兵连全歼一个英国皇家坦克营?还能打进汉城?滇军在民国时期便有精锐冠绝全国之说,抗日战争更是国之劲旅,抗美援朝是毛主席嘴里的五十凶,你说呢?歼敌不足一千我呵呵一句





青春带色

辛亥革命护国讨袁时期,滇军有“滇军精锐,冠于全国”的说法。

抗战时期滇军也被誉为“国之劲旅”,官军素质,全国之冠。据统计,滇军在八年抗战中自筹军费,输送兵力40万,总计伤亡10万余人,参加重大战役共计20次。当时云南总人口也不过900万。云南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大牺牲。


老滇军朱培德系的第三军在中条山战役浴血奋战,最终失利,军长唐准源自杀殉国,12师师长寸性奇战死。

新滇军龙云系先后组建60军、58军和新3军。60军参与了台儿庄大捷,投入兵力3.5万余人,伤亡达1.8万余人。58军在收复常德会战和长衡大会战中,作为主力部队出战,均立下大功。滇军人数较其他地方部队少,但战斗力强悍,往往能与日军在局部形成均势,甚至以少扛多。这是由于龙云在9.18后就开始准备抗战,武器装备精良,官兵很多都是云南讲武堂毕业,能力强又久经沙场。滇军的个人素质和军队面貌都超过了国民军。整体素质是“国军之冠”。


滇军最难得的是,抗战中有烈士有名将,却没有一个伪军,没有投降将军。滇军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的民族精神,是云南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胜利后为了表彰滇军对抗战的贡献,国民政府安排60军、58军和新3军分别在越南、九江和南昌接受日本侵略者投降仪式,一洗国家百年耻辱。


沧海历史春秋


HUIxinliu

滇军,特指民国时期的云南部队,从辛亥革命到卫国战争,随处都可见滇军的身影,素有“滇军精锐,冠于全国”的美称。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先后向抗日战争输送兵力达40多万人,伤亡人数10万以上。虽然说出滇抗日的兵力与其他部队派系相比不算多,但是40万的兵力对于当时人口仅有800多万的云南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而且军队的后勤补给完全自筹,云南为全国抗日贡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滇军以其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悲壮的牺牲载入中华民族卫国战争的史册。滇军中涌现出了众多的抗日名将和不畏牺牲的烈士,以卢汉、孙渡、张冲、鲁道源等为首的抗日名将被历史永远铭记,也出现了像唐维源、寸性奇、陈仲书等这样的伟大抗日烈士。滇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荣耀后世,是滇军精神,也是云南精神。

首批参战的滇军即是由军长鲁道源指挥下的58军。58军首战台儿庄,再战武汉大会战,滇军的战斗力是有目睹共睹的。滇军虽然部队人数较其它派系军队少得多,但在局部队战场上,滇军却完全可以和日军形成战场上很少见的一对一的对峙,甚至以少抗多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抗战初滇军用28天的时间,编成约4万人的一个军,番号为陆军第60军。卢汉为军长,下辖182师、183师、184师。1938年4月,60军奉命赴台儿庄,参加第二阶段的徐州会战。第60军投入战斗人数为35123人,伤亡达18844人。滇军用伟大的牺牲,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