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規模戰硝煙正酣 高管離職潮暗流湧動

用加速擴張換取規模和利潤,在戰火硝煙的地產圈,不少房企都跑出了前進路上的加速度。與此同時,人才頻繁流動,尤其是高管的職業週期不斷縮短,也成為這個行業的另一個現實。

房企規模戰硝煙正酣 高管離職潮暗流湧動

2018年以來,據鳳凰網房產統計,截至5月30日已有80多位高管相繼辭職,從傳統強隊碧桂園、萬科、龍湖地產到後起之秀中梁地產等都有涉及。高管離職,除一部分退休之外,大多以個人原因提出辭職,但箇中真實原因錯綜複雜,只有深扒下去,才能窺探一二。

羅俊們的選擇

企業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能力超群的明星高管,儼然成為房企間競相追逐的香餑餑,兩年內“被獵”三次的金融才子羅俊便是一大典型。

羅俊行事一向以低調著稱,各大網站上幾乎很難搜索到他的資料,若不是兩年內三次履新,相信他根本不會走進公眾視野。

2003年10月,他加入首創置業耕耘十餘載,曾任財務部總經理、公司副總裁,期間藉助國內資本市場和國際資本市場為首創置業的融資立下汗馬功勞。

2016年9月,泰禾公司挖角羅俊,任命他為泰禾投資董事,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泰禾是一家高速擴張的房企,羅俊任職週期約一年零三個月,期間,泰禾不斷髮行私募債、中票、永續中票,並第一次獲得國際評級,獲得美元債發行審批,成功進入國際資本市場。

2017年11月,正式將IPO列入上市進程的溫州地產“黑馬”中梁地產招入羅俊,主要負責幫助中梁開拓IPO業務,進軍資本市場,然而僅加入4個月便宣告辭職;據悉,羅俊的前任遊德鋒同樣幹了幾個月就選擇離職。

地產高管流轉“朋友圈”中,熟稔資本運作的CFO是這個市場的“香餑餑”。在羅俊決定下一家名單的100天前,禹洲地產CFO許進業以尋求個人發展為名也選擇了離開。

許進業的下家是華南城,無獨有偶,華南城前CFO以同樣的原因告別了這家公司。許進業曾經在2007年至2015年一直在華南城工作,找回這樣對公司業務熟悉的高管可能再合適不過。無論對許抑或華南城,都能以相對輕鬆的心態及熟悉的方式去交流。

作為許進業的上家,禹洲地產則提出2020年達到千億規模的任務目標,在財務支持上,董事局主席林龍安希望公司能做到追求利潤、追求規模,但也追求負債比例可控。

“又要馬兒跑,又想馬兒少吃草”並非地產神話,但是在實現這種目標下的CFO們必須始終保持步履匆匆。

“拳打融信,腳踢首開”,在過去1年多的時間裡,中梁地產或成為行業跑得最快的一匹黑馬。同比2016年銷售額提升了124%至758億元。可以說,如果這次成功赴港上市,公司的前景將會一片大好。

在更高的預期下,公司從下至上都瀰漫“金錢”的味道。這種氛圍下“5+2”“白+黑”甚至一週工作6天的工作強度也不足為奇。而“羅俊們”也許並不能適應。

這也就並不奇怪,羅俊“押注”了在業內有“高穩定性”公司之稱的中南置地。近兩年來中南已經吸引了近30位來自第一梯隊房企的高管加入,且至今基本無人離職。

雖然中南置地也將千億放在了公司定的日程之中,不過從現金短債比和長短期債務比這兩個指標來看,中南置地負債結構還算健康,現金短債比為2.3,現金完全能夠覆蓋短期負債,長短期債務比為7.2,企業負債未來還有充分的騰挪空間。羅俊的壓力應該不會很大。

兩難問題

有的房企希望以更快地速度和更大的規模站穩行業腳跟,也有企業因為在地產業務的徘徊引發高管離走。

今年3月,龍湖地產發佈公告稱,龍湖戰略發展部總經理王亞軍由於個人原因決定離開龍湖,原戰略團隊向CEO邵明曉彙報工作。

其實,這只是龍湖高管離職的一個縮影。近1年來,龍湖內部早已悄然上演了高管集體出逃的”大戲“。據不完全統計,包括龍湖前副總裁袁春、副總裁顏建國、上海公司總經理張澤林、南京公司總經理李宏耕、蘇州公司總經理李剛等5名大將相繼離職。此前,龍湖上海公司更是全部換血,從總經理到各個業務條線老總全數在主動和被動中離職。

龍湖離職潮和掌門人“缺席”不無直接關係。龍湖地產的董事長吳亞軍在過去8個月裡,一直深居在美國,就算偶爾回國,最近的去處也只是香港,從未現身內地,更不在龍湖的身邊。直至近日,她才首次在內地亮相,在媒體面前為龍湖的長租業務發聲,不過並非地產業務。

一種觀點認為,目前龍湖的發展重點並非外延式擴張,而是在對內的權力重新梳理上。其實當吳亞軍將權利的指揮棒“轉交”到邵明曉手中,動刀整頓便成為必然。

一位龍湖中層管理者說,“龍湖採用了雙向彙報制,每個事項都要經過職能總和項目總兩條線,二者共同決策。在龍湖,想做一件事你要給所有領導講一遍,大家都要同意,才能去做。這能減少犯錯率,責任共擔,但也導致龍湖的決策效率太低。”

與龍湖的收權式發展不同,招商蛇口在放權,在2017年的業績會上,招商蛇口總經理許永軍將2018年定位為招商蛇口的改革年,“從4月開始,將權力下放到區域,其中50%投資比重將放到區域自主。”許永軍當時表示。

不過重組上市之後,未從事過房地產開發的許永軍擔任招商蛇口總經理,開始謀劃新公司的轉型之路,將自身定位為“城市及園區綜合開發和運營,確立了園區開發與運營、社區開發與運營、郵輪產業建設與運營三大業務版圖。”雖然地產開發業務依然是集團營收重心,但是嗅到一些變化氣味的高管還是選擇離開。

鳳凰網房產瞭解到,招商蛇口副董事長楊天平近期已離職,與楊天平一同離職的還有招商蛇口華南區域總經理簫睿、華中區域總經理梁會軍。

從龍湖來看:一方面是集團對於地區、項目、乃至拿地的強管控;另一方面又要在高業績壓力之下,加速前行。當理想和現實站在對立面,產生無限碰撞時,職業經理人無疑於是在夾縫中求生存。這導致很多職業經理人“知難而退”,最終離任。

招商蛇口在業務求變的節點時間也難免涉及人事變動,雖然這無關權力的收放,卻是轉型中的企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尤其在行業競爭加劇之下,換思想尋求突破可以理解,但如果是高管大洗牌,企業能否保持持續領先的競爭地位,恐怕要打一個問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