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村庄系列之历城大辛庄,毛主席去过两次的大村庄

老济南村庄系列之历城大辛庄,毛主席去过两次的大村庄

大辛庄:

大辛庄,位于王舍人庄以西4.75公里,工业北路南侧,东邻张马屯,东北为陈家乡马。1915户,5082人。设大辛庄村民委员会。家历四、九日逢集。村处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辛庄古文化遗址,专家定位为商代东方重要的都邑遗址。1959年4月13日和同年9月21日,毛泽东主席先后两次视察东郊公社于此。为纪念毛主席视察大辛庄,建有幸福柳广场。大辛庄西南有“小辛庄”,村名溯源基本相同,始迁也是直隶枣强县魏姓,不过行政上也有区别,大辛庄属于历城王舍人街道,小辛庄属于历城全福街道。

老济南村庄系列之历城大辛庄,毛主席去过两次的大村庄

村名溯源:

建村年代明代,明永乐年间,魏姓由枣强迁此取名大新庄。相传,此处早有村民聚落。原有贾家庄,因遭水灾被淹,在这里重建家园,得名大新庄。据重修《魏氏家谱》记载:“始祖自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居历下城东十五里大新庄”。以后沿称大辛庄。可以肯定的是今大辛庄村民有相当部分是当年直隶(今大部分为河北省)枣强县移民后裔。今河北枣强县有枣强移民文化园。

老济南村庄系列之历城大辛庄,毛主席去过两次的大村庄

县志记载:

  • 明崇祯《历城县志》“龙山路:新庄”。

  • 清乾隆《历城县志》正东乡闵孝二:“大辛庄,四、九日集”。

  • 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张马乡闵孝二:辛庄”。

老济南村庄系列之历城大辛庄,毛主席去过两次的大村庄

老济南村庄系列之历城大辛庄,毛主席去过两次的大村庄

老济南村庄系列之历城大辛庄,毛主席去过两次的大村庄

幸福柳:

1959年毛泽东主席和群众会谈的柳树,位于幸福柳广场旁。王舍人镇大辛庄村北约50米处,有一棵身干粗壮、枝繁叶茂、底部用砖砌成八角形围墙护卫的树,这就是被大家称誉的“幸福柳”,其南面建有纪念碑一块。

毛主席一共两次视察济南历城大辛庄,这在毛主席的视察生涯中是不多见的。

老济南村庄系列之历城大辛庄,毛主席去过两次的大村庄

蝎子沟

老济南村庄系列之历城大辛庄,毛主席去过两次的大村庄

大辛庄遗址:

商代中晚期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东北约 4公里处。面积约10万余平方米。1955年起,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单位曾多次调查和试掘。遗址延续时间较长,对探讨山东地区商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是2010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大辛庄遗址遗址,于1977年12月23日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位于济南市郊区王舍人镇大辛庄东南。地势由西南向北逐渐下倾,中间有一条东南斜向西北的自然沟壑,俗称蝎子沟,将遗址分作两部分,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探得文化层厚约2米,最深处4米。自1935年遗址发现至本世纪80年代间历经多次调查、勘探和试掘。发现房址12座,水井8眼,墓葬42座。出土陶、石、骨、蚌、铜器等700余件。陶器有高档锥足鬲、矮足鬲、圜底尊、大口尊、假腹豆等,还发现釉陶和刻纹白陶;石器有斧、刀、镰等;骨器有镞、笄、匕等;还有卜骨和卜甲,但未见刻辞;铜器为镞、针、锯等小件器物。有的墓葬有殉狗,这种葬俗同郑州二里岗、安阳的商代墓葬相同。1970年,济南市博物馆在此收集到一批历年出土的青铜器,包括斛等酒器,戈、镞等兵器及斧、 、刀、车具等;1984年,又收集到一批器物,青铜器有鼎、觚、爵、戈等;玉器有钺、虎、 等,均为随葬品。出土和收集的器物,与安阳殷墟殷代典型器物并无区别,也有一些与郑州二里岗上层出土器物近似。该遗址是迄今发现的商代中期中原地区商文化向东推进最远的据点,对于商文化及商代夷商关系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老济南村庄系列之历城大辛庄,毛主席去过两次的大村庄

大辛庄社区

大辛庄集:

大辛庄集逢四、逢九开集,自发形成,已经成为济南东郊一个规模较大的集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