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心事當拿雲——李賀年少有詩名

少年心事當拿雲——李賀年少有詩名

唐代詩人李賀寫詩有一個特點,就是善於從生活裡,外界環境中尋找創作題材和靈感。據說,每天清早,李賀就揹著一隻破舊的錦囊,帶著小奴出去尋找題材。儘管家人再三叮囑早點回家。可他寫詩入了迷,誰的話都不起作用。

早上外出,他有時騎著一匹瘦馬,有時騎著小毛驢,隨意地四處走走,看到什麼事物,能夠觸動靈感的,他馬上就記下來,放到錦囊裡。他看到那些秦磚漢瓦、漢唐碑帖,心裡激動得要命,有時甚至是一堆土、一抔黃土、一棵小草……他都心有慼慼焉。

每每到了傍晚,他才回家。這時,他母親就立刻叫婢女檢查兒子的錦囊。當她看到記錄的文字很多時,就朝著小奴發怒:“要你跟隨他,是時刻提醒他不要把精力全部放到寫詩的事情上。你以後一定要多注意一下他!”

可是,李賀不管,他依舊我行我素。

每天吃了晚飯後,婢女點上燈,李賀就從婢女那邊的錦囊裡拿出白天所記錄的那些文字,然後研墨鋪紙,立馬把詩寫完。

也許是長期在外面野地裡隨意地走,他常常望著天空、田野,看到那些荒草、墳塋的緣故吧,他寫詩的思路特別開闊,想得也非常的多,非常遙遠。因而,他的詩裡總帶有一股陰森森的氣味。杜牧就看到了他詩歌的這個特點,為他的集子寫序時就曾這樣說:

“雲煙綿聯,不足為其態也;水之迢迢,不足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為其和也;秋之明潔,不足為其格也;風檣陣馬,不足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為其古也;時花美女,不足為其色也;荒國陊殿,梗莽邱壟,不足為其怨恨悲愁也;鯨呿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蓋騷之苗裔,理雖不及,辭或過之。”

在這段文字中,杜牧運用博喻修辭,強調了李賀詩歌那種光怪陸離、五彩炫目的獨具一格的特色。

少年心事當拿雲——李賀年少有詩名

李賀自幼天資聰穎,七八歲時就能作辭章,這在當時曾名動京邑。過了幾年,李賀的詩歌大有長進。據說,韓愈、皇甫湜看到他的作品後,竟不敢相信,說:“如果是古人,我們也許不知道;是當代人,哪有我們不知之理。”於是,元和四年的一天,韓愈、皇甫湜兩人就結伴去李家訪問,要李賀當場賦詩,想考考李賀的詩才到底如何。

那時的李賀還只是個初出茅廬的青年。看到眼前的兩位文章大家要他寫詩,便欣然答應。韓愈與皇甫提出寫詩要求:就眼前情景當場賦詩。李賀聽題後,一點也不慌張。沉思一會兒,就很快寫出一首題為《高軒過》的詩。韓愈與皇甫兩位先生看後十分吃驚,當場命題,絕不是宿構,年紀輕輕,竟能寫出如此漂亮的詩,這不是天才嗎?這首詩是這樣的:

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

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雲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元精耿耿貫當中。

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參天造化功。

厖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

我今垂翼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這首詩反映了他對二位文章泰斗到來的極度喜悅興奮之情。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他們的支持和援引,化蛇為龍。展開大鵬之翅,飛向青冥。詩歌寫得非常得體,既歌頌了兩位來者,又將自己的前程託付予他們。

後來,李賀報名參加進士考試,遭到元稹的否決。這時的韓愈,立馬挺身而出,寫出《諱辯》一文,對元稹的謬論通加駁斥。可惜,胳膊扭不過大腿,李賀到底也未能參加進士考試,以致鬱鬱而終。

一代詩才,過早隕落!

少年心事當拿雲——李賀年少有詩名

(文中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