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实业报国者的悲剧丨中国往事

一个实业报国者的悲剧丨中国往事

1903年(清光绪29年)

50岁的张謇对日本进行了为期70天的考察。此时,他位于江苏南通的大生纱厂运转3年,该纱厂正是被后人怀念和研究的大生集团的起点。他访日一为考察实业,二为考察日式教育。他以“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思想规划企业发展,相信国力离不开实业,更离不开教育。

一个实业报国者的悲剧丨中国往事

南通大生纱厂

在日本,张謇每看必问,每问必记,每记必思,感受到立宪给日本带来的变化,旅行收获之一,便是有了君主立宪观念。后来他将日本与两江总督的辖地做比较,两者面积相等,而“一则致力实业、教育三十年而兴,遂抗大国而拒强国;一则昏若处瓮,瑟缩若被执。”“非必生人知觉之异也,一行专制,一行宪法,立政之宗旨不同耳。”

除了经营企业,他又找到另外一件事情。

1904年(清光绪30年)

这年的除夕夜,张謇通过两江总督,将“七易其稿”的奏折上至朝廷,提出中国实行宪政的要求。他开始刻印《日本宪法》、《日本议会史》等书,通过私人关系将这些图书分送给朝廷大臣,游说立宪。慈禧看到《日本宪法》一书后,对军机大臣说:日本有宪法,于国家甚好。枢臣们虽对“宪法”一头雾水,但也开始补课。

张謇之所以能有高层关系,一来跟他创办大生集团,从事商业、文化公益事业成为社会名流有关,二来跟他本身就是状元有关。

他生于南通世代务农之家,祖上三代未取得功名。从16岁做秀才到41岁做状元,他奋斗了26年。喜讯传到家乡不久,父亲去世,他在家守制三年。进京销假,恩师翁同龢(光绪帝老师)在戊戌变法中被罢官,张謇对官场感到厌恶,走实业报国之路,创办大生。

1905年(清光绪31年)

张謇修复了跟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的关系。张謇与袁世凯都曾经为绞杀太平天国的淮军将领吴长庆效力。吴长庆病危,失势后,袁世凯私自巴结李鸿章被张謇批评,两人中断关系20年之久。

为立宪,张謇主动复交。袁世凯察觉立宪形势,给清廷写奏折,请派大臣游历各国,考察政治。袁的奏折成为清廷决定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的动力。清廷的这个决定,预示着当朝在政治上由闭关转向开放,由恪守祖制转为效法西体。

9月24日,考察政治的五大臣刚登上火车,革命党人就做出了抛掷炸弹的事件。张謇反对革命,主张在不流血,不纷争的状态下循序渐进。他对炸弹事件的评价是,“以为革命有圣贤、权奸、盗贼之异,圣贤旷世不可得,权奸今亦无其人,盗贼为之,则六朝五代可鉴,而今世尤有外交之关系,与昔不同;不若立宪可以安上全下,国犹可国。然革命者仇视立宪甚,此殆种族之说为之也”。

此前,张謇曾对维新派的康有为提出劝告。张謇在《自订年谱》中记载:“在京闻康有为与梁启超诸人图变政,曾一再劝勿轻举,亦不知其用何法变也。至是张甚,事固必不成,祸之所届,亦不可测。”

1906年(清光绪32年)

9月1日,朝廷发布“仿行宪政”的上谕,国家由此进入预备立宪时期。张謇“感动发奋,不能自已”,“奔走相庆,破涕为笑”。

12月26日,江浙的立宪派为响应朝廷预备立宪在上海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公会以推动朝廷立宪,提高人民宪政知识为主要任务。张謇成为公会的主要领导人和决策者。面粉大王荣德生等实力雄厚的企业家是它的会员。

1907年-1910年(清光绪33年—清宣统2年)

1907年10月,清廷正式下令筹设咨议机关,两年后各省(除新疆)都建立了咨议局。从相关的规定来看,咨议局具有立法、监督行政之权,权责跟立宪国家的地方议会相似。朝廷解释,这个机构是正式议会没有成立之前,人民练习议政场所,相当于临时的议会。

一个实业报国者的悲剧丨中国往事

清末福建省咨议局开会时的情景

张謇对筹办咨议局极为负责,从选址、设计建立到培训,事无巨细。后来,他当选为江苏咨议局议长。咨议局的议员则是由选民选举产生,当时的媒体对选民提出了忠告,希望他们慎重行使选举权。《申报》刊文:“今日何日?为苏省咨议局议员初选举投票之第一日,为我国人民渐次参政之第一日,为我全国一部分人民公然参政之第一日。”

尽管选举出现了投票不活跃,甚至贿选丑闻等诸多问题,但议员的选举,却是数千年来帝制中国首的首次全国范围内的民主选举。

张謇领导的咨议局跟地方官之间产生了不少矛盾。江苏巡抚交议的改定厘金征收办法一案,咨议局认为有损民众利益,当即驳回。两江总督张人骏,在上海三家钱庄倒闭引起金融风波的情况下,未经过咨议局讨论,向洋商借款300万维持市场局面。咨议局认为总督擅自借外债,属于违法行为,要求相关单位查办。

在张謇的领导下,江苏咨议局还未江苏省制定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财政预算。咨议局曾召开临时会讨论预算案,对张人骏原提案删减30余项。张人骏则是按照原方案执行,从而引起巨大的风波,张謇带着101人集体辞职,抗议张人骏践踏民主程序。

江苏咨议局虽然做了斗争,但多以妥协而告终。当然,张謇本人也遇到一件尴尬事。审查员审查咨议局决算,发现张謇有4元8角开支未做说明。张謇得知此事,说:“今审查员竟不稍徇情面,足见我江苏谘议局之热心任事者大有人在也,鄙人不胜欣慰之至。”

张謇之子张孝若后来回忆江苏咨议局时说:“那当选的议员,人人都自命不凡,在开议的时候,陈诉理由,滔滔不绝……一到辩论的时候,各逞词锋,好像临阵杀敌……那时虽然还是帝制……遇到总督有违法的地方,也就毫不客气毫无忌惮地弹劾。”

咨议局以及预备立宪公会,为立宪派之间的联络和活动提供了便利。张謇在1909年倡导了国会请愿运动,希望清廷能抓紧时间召开国会。因为国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有国会,就即可制定宪法,从而监督政府。

1911年(清宣统3年)

10月10日,武昌起义,这成为辛亥革命的开端。起义发生时,张謇刚乘坐轮船离开汉口,到安徽时他收到起义消息。次日,他建议清廷武装镇压革命,请求清廷提前宣布宪法,召开国会。

辛亥革命标志着立宪运动的失败。张謇称:“一生之忧患、学问、出处,亦常记其大者,而莫大于立宪之成毁。”

11月22日,清廷令张謇进京讨论共和政体是否适宜,张謇答复不能北上:现在各省表示独立,仍以君主名义召集,势必无人承认。应先发明谕,“宣布尊重人道、不私帝位之意,以豁群疑而昭圣量。”

张謇认识到革命潮流已经无法阻挡,便很快由君主立宪转到了民主共和,支持革命。有人评论其为政治投机。但也有史家称,张謇本身与革命党人此前已经结交,而支持辛亥革命的最根本原因则是对清廷失望,对清廷立宪进展缓慢失望。

史学家张朋园评价张謇,“在求变的社会里,是保守中的进步者,所以他的思想不断有所改进。但他的出身背景和士大夫意识,又使他在进步中不忘保守”。

1912年-1915年(民国元年-民国4年)

一个实业报国者的悲剧丨中国往事

孙中山主持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

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未经参议院讨论,通过一家公司向日本借款,议员们对此感到震惊。此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这一具有宪法属性的文件刚出台40天。临时政府以不得已苦衷为由,但议员认为,政府借钱行为绕过参议院,是明显的违法举动。张謇对借款一事并不知情,觉得“身任实业部长,事前不能参预,事后不能补救,实属尸位溺职,大负委任”,便去电辞职。

1913年,大总统之位归为袁世凯后,张謇成为农业总长。他看到袁世凯解散国会,渐有复辟之心,便劝说袁世凯做“做中国第一人的华盛顿,不要效法法国上断头台的路易。”

1915年,张謇辞职。他在袁世凯正式称帝之前,断绝了联系。张謇在友人的信中写道:“袁氏失德,亡也忽焉。彼其罪过,已随生命俱尽,所留于吾人以最真确之发明者,则权术不可以为国,专欲必至于身亡。”

1926年(民国15年)

张謇去世,享年73岁。在其去世的三年前,棉价因市场因素而大涨,诸多企业破产,其中包括张謇的企业。大生集团资不抵债,后来被债权人接手。政治理想成为他的包袱,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而参政又分散了他的部分精力。

去世这年,中国依旧动荡。

胡适评价他为“近代中国史上一个很伟大的失败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