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vs就業,現在你有沒有動搖過?

 我們常常害怕辜負所有人的期望,又不願意浪費自己的理想。畢業季說來就來,像南方的夏天,讓人猝不及防。進入5月,很多實習的同學都暫停工作,返校準備論文答辯和畢業典禮了。這是一個特別的時間點,大四的準備畢業,大三的同學也馬上要升為大四——應屆畢業生了。

考研vs就業,現在你有沒有動搖過?

對於大三考研黨們來說,大家剛剛經歷了第一個階段的複習,在課程和備考的衝突中,摸爬滾打。只是畢業季說來就來,那些已經工作的學長學姐們都回來了,原本平靜的校園突然熱鬧了起來。看著已經工作的學長學姐們意氣風發,身邊的同學也已經準備好簡歷鬥志昂揚,你是否也感到一些動搖——是就業,還是堅持考研?

考研vs就業,現在你有沒有動搖過?

@楊陽

作為一個本三院校的本科生現身說法一下,今年我考上了研。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在學術界還算是比較出名的,我是這樣看這個問題的,首先你現在就業的話壓力會非常大,很多會收你的職位起點都非常低而且前景不好,我比較醉心於學術(研究生金融投資學),加上亞南院比較濃厚的學術背景,很有可能我讀完master就直博或者出國讀博了,套用我們導師的一句話,學金融的最賺錢的職位不是在投行,而是在商學院,既有空閒時間來做研究,收入又不菲,這是我目前的規劃。

  @匿名用戶

我的經驗是,看你是什麼專業什麼家底想進怎樣的公司。由於我本科是商科,所以主要拿商科舉例:想進銀行政務系統,請找工作(應考實力+關係);想進外企,請考研;想走學術,請考研!大四的時候答主也考過銀行,然而進不去(應考能力太差又沒認真複習),我的經驗就是要是想穩定又想小康,努力進入編制內是最好的選擇。你進去了受到的歧視絕對小於在商界和學術界打拼所受到的區別對待。總結,在中華大地,除非你有實力和關係進入編制,否則,請盡力考研!而且,請try your best進入那些最一流的研究生院,不只是為了面子,而是在這些地方,你會看到和你過去生活中完全不一樣的人,他們更上進,更能推動你不斷進步。累並快樂著。

  @拖鞋哥

我畢業於一家還勉強過得去的二本,5年下來,其實真正發展的好的除了少數關係戶和能力極強的,大致都還是那些選擇去讀研的。或者這麼說,讀研的那波人也許趕不上那些發展最好的,卻肯定不是混最差的。在小公司負責過員工培訓,是真覺得,現在20出頭的孩子,還有太多需要學習,雖然讀研未必能讓你學到多少,卻起碼可以讓你開個眼界,人生最悲催的不是不優秀,而是連優秀的人是否存在都不知道。

不得不說,考研還是就業對於即將升入大四的同學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畢竟倘若你要就業,從現在起就要開始物色一些好的實習崗位,正式就業的那一天蓄力。但對於想考研的那部分同學來說,現在就必須全心備考了。如果上面三位的真實經歷還沒有幫你做出決定,請看下面這兩點。

從心出發,別給後悔留機會

考研vs就業,現在你有沒有動搖過?

關於考研和就業,怎麼說呢,如果你從未有過考研的打算,那麼你可以選擇就業或者考公等等,從心就好;而一旦你有了考研這個想法,那就去做,相信我,不去實踐的話你一定會後悔。你在做任何工作的時候,常常會有一些瞬間會想:假如我考研的話。

為什麼?因為你對這件事已經有了憧憬,你不願意浪費自己的理想。

考研可以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可能你本科學的專業不是你所喜歡的,你可以通過考研來做改變,在以後的道路上目標會更明確,而不是在職場上一次一次的試錯。你可能會說:研究生畢業後某某專業的就業形式未必比現在要好,但是,三年後的自己一定要比現在優秀得多。能夠從事自己喜歡且擅長的工作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考研vs就業,現在你有沒有動搖過?

能力至上,學歷卻是第一門檻

近年來考研人數連年增加,因為讀研能夠帶給我們什麼,我們很清楚——更高的學歷,更多的知識,更廣的人脈,更高的眼界,更好的就業機會……雖然我們都說“能力至上”,但是每年校招幾百幾千份簡歷,HR第一眼看的是什麼?學歷。這很現實。

甚至有的企業直接設置投遞門檻:本科985、碩士以上學歷等。可能你工作三年積累的經驗和工作能力不輸讀研三年,但是在這樣一道門檻下,你的能力連展現的機會都還沒有就被pass了。

考研vs就業,現在你有沒有動搖過?

總的來說,作為一個考研人,你的毅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要比別人強得多。不管別人考上公務員了,進軍大企業了,你都要沉得住氣。已經努力了這麼久,哪能輕易放棄?既然選擇考研,便只顧風雨兼程。希望我們都有堅持到底的毅力和破釜沉舟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