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帽子极简史

绿帽子

本是普通帽子中一种

不幸的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绿色,这生机勃勃的颜色

也渐渐被玩坏

这是一篇正经而严肃的文章

被玩坏

当然是选择原谅TA

要想生活过得去

绿色:显然是帽子的问题

帽子:明明是颜色的锅

绿帽子:我才不是没有故事的男同学!

当雨滴落在青青草地

关二爷:不好意思,我的最爱

6666666

人与人,生来本是平等

偏要人为分出三六九档

大家同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咋分?

先秦时候

以服色别尊卑,区贵贱

青赤黄白黑为五正色

用于尊者,作公服、礼服

绿则是间色(亦作闲色),用于卑者

庄姜是春秋第一美人

《诗经·卫风·硕人》写她: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但她作为卫国王后却一直没有孩子

卫庄公便去宠幸小妾们

古人以正色为外衣,间色为里衣

正色为上衣,间色为下裳

《诗经·邶风·绿衣》则“绿衣黄里,绿衣黄裳”

以间色作外衣,以间色作上衣

正是庄姜以服色比兴

指责卫庄公尊卑不分,贵贱失序

“绿衣黄里,讥贵贱之失伦。”

——《幼学琼林》

“卫庄姜伤己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

——《诗·邶风·绿衣序》

绿帽子极简史

对此,孔老夫子也痛心疾首:

“恶紫之夺朱也!”

痛+疾的就是春秋礼崩乐坏

间色正色不加区分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论语·阳货篇》

到了汉代

达官贵人着朱紫玄黄

小吏庶民则穿绿青白

西汉馆陶公主迷恋美少年董偃

每天给小鲜肉的零花钱就不止

一百斤金子、一百万钱、一千匹帛

主因推令散财交士,令中府曰:“董君所发,一日金满百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白之。”

——《汉书》

绿帽子极简史

卖珠人出身的董偃有点承受不住

担心公主的侄子汉武大帝天子一怒

自己就得流血起码五步

A型B型O型AB型都有

为了让汉武帝给小情人名分

馆陶公主令董君“绿帻傅韝”面圣

戴着绿帽子,套着皮袖套

作一副卑微的庖人打扮

诚惶诚恐地表示虽然公主就宠我就宠我

但董偃万万不敢恃宠而骄

绿帽子极简史

李白曾作诗言此事:

“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董君绿帻傅韝,随主前,伏殿下。主乃赞:“馆陶公主胞人臣偃昧死再拜谒。”因叩头谢,上为之起。有诏赐衣冠上。

——《汉书》

而位尊的青色在此时逐渐转卑

与绿一样,成为奴仆穿的颜色

东汉蔡邕曾作中国最早的恋情赋

——《青衣赋》

表达他对一位舞婢的爱慕

绿帽子极简史

不过这时候的青与绿

只是表示身份卑微

并不包含人格羞辱

西晋吴国将领沈莹

便帅五千锐卒,号“青巾兵

“沈莹领丹阳锐卒刀盾五千,号青巾兵,屡陷坚阵。”

——《太平御览》

北周尉迟迥手下一万亲军

均头戴“绿巾”,号“黄龙兵”

“迥别统万人,皆绿巾锦袄,号曰黄龙兵。”

——《北史》

要是二位将军知道

“绿帽子”的现代含义

麾下战力恐怕无人能挡

绿帽子极简史

隋唐时期确立品色服制度

规定六七品官员“服用绿”

八品、九品“服用青”

白居易《琵琶行》中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便是哭自己一介青衫小官

还有《忆微子》中的那句

“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

“绿衫”也是同理

绿帽子极简史

唐代李封做地方官时

强制犯人头裹“碧头巾”以示羞辱

导致当地人以“绿帽子”为奇耻大辱

“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日数为等级,日满乃释。吴人著此服,出入州乡,以为大耻。”

——《封氏见闻记》

北宋孙伯纯在苏州做官时

指责当地不学无术的子弟:

居然戴青色的巾帽?

读书人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孙伯纯史馆知苏州,有不逞子弟与人争“状”字当从犬、当从大,因而搆讼。孙令褫去巾带,纱帽下乃是青巾。孙判其牒曰:“偏傍从大,书传无闻;巾帽用青,屠沽何异?量决小杖八下。”苏民闻之,以为口实。

——《梦溪笔谈》

《元典章》记载

元代为区分官员士庶,规定

“娼妓之家,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巾

由此元曲中把娼夫之词

又唤作“绿巾词

“壬辰,禁倡优盛服,许男子裹青巾,妇女服紫衣,不许戴笠、乘马。”

——《元史》

明承元制,规定教坊倡优服绿

“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之服。”

——《明史·舆服志》

明代郞锳《七修类稿》载:

“吴人称人妻有淫者为绿头巾

明末冯梦龙《醒世恒言》中

绰板婆孙大娘便用“绿帽儿

来骂街坊杨氏对丈夫不贞

清代小说《镜花缘》、《三侠五义》等

几处见“绿头巾

”一词

至于含义嘛

大家该心领神会了

绿帽子极简史

说起来

古今中外最知名的绿帽者

还要属——

绿帽子极简史

就像《聊斋志异》中某所言:

一顶绿头巾,或不能压人死耳!

(一顶绿帽子嘛,还能把人压死不成!)

更多极简史

古埃及极简史 / 翻白眼极简史 / 西王母极简史

饮茶极简史 / 洗澡极简史 / 两晋极简史

皇帝称呼极简史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中的颜色迷信[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2):57-63.

[2]胡文华.“绿帽子”的由来[J].咬文嚼字,1995(04):27.

[3]熊金星.浅析“绿”的象征意义的演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32(04):60-61+140.

[4]马豫鄂.古代服饰颜色等级制的形成及其原因[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1):98-99.

[5]娄可树.闲话“绿帽子”[J].文史杂志,2011(01):80.

[6]高春燕,沈梅涛.汉语颜色词“青”与“绿”的词义探析[J].语文建设,2013(20):70-72.

[7]陈益民.“绿帽子”考[J].寻根,2016(05):53-5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