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絃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絃的方式發聲的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裡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素來有民族樂器之王美譽的 " 琵琶 ",據傳是來自天上的樂器。

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 琵 " 和 " 琶 " 原來是古代彈絃樂器兩種演奏手法的名稱。右手向前彈出稱 " 琵 ",向後挑進稱為 " 琶 "。

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琵琶在古代是使用絲絃與牛筋弦而制。中國古人重氣定神閒,做什麼都講究靜心。

用絲絃制樂器,即使音量小,依然可以領略其樂曲的意境。

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中國人自古就推崇陰陽、天地、自然的和諧之美,音樂也不例外。

中國傳統音樂審美的根本思想之一“和”是中國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重要體現,在中國傳統音樂美學中處於重要地位。

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尚書》中曾記載說:“詩、歌、聲、律、音的和諧是一種自然的和諧,它的最終目的是達到神人以和的境界……”

以和為美,以和為貴,推崇陰陽之和、天地之和、自然之和的和諧之美在中國音樂作品中處處透露。

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琵琶中最簡單的彈挑技巧卻是樂器的靈魂技巧。食指的彈陽剛有力,大指的挑陰柔秀美,這一陰一陽,一剛一柔的結合正是較之其他樂器所獨有的美。

正是由於琵琶這件古老的民族樂器能把這些不同風格、不同意境的中和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它才會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琵琶兩千年的發展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吸納、綜合、舍取、繁衍的過程,一曲《十面埋伏》曾使得非華夏人為之動容。

唐代是中國琵琶演奏藝術發展的一個高峰。上至宮廷,下至民間,都成為一種雅俗共賞的樂器。

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不僅皇帝、士大夫以彈琵琶為榮,且一般平民百姓也以彈琵琶為時尚。甚至兩軍對壘,也以琵琶作為饋贈禮物,即所謂 " 兩軍相見醉琵琶 "。

琵琶在我國文字藝術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在中古時期,隨著中印文化、商業的交流,佛教盛行,各地寺院建築、雕塑、戲劇、音樂、文學等等也湧現了以琵琶為題材的作品。

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如在各地名山古剎的塑像“四大金剛”中就有一個彈琵琶的金剛。在敦煌石窟,仍有橫抱琵琶的飛天樂伎的絢麗丰姿,早些年還被製成郵票發行。

沿襲至今,諳於琵琶這種集傳統音樂審美意蘊及文化意蘊於一身的特質,設計師們在珠寶之中融合傳統文化之時,往往會首先想起琵琶。

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這不僅僅在於琵琶有著它自身獨特文化底蘊,更多的是,它本身的形態,便與女性之柔姿有著相通之處。

處處以柔和之態顯其形之美,處處能散發出剛正之音,像極了現代中國女性自強獨立的傲人風骨。

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可以說,琵琶是古代女性顯其內質的樂器,亦是現代女性表其華貴之美的裝飾。彷彿只有這種有著深刻歷史淵源的意象,才能表達出超凡脫俗的慧雅之美。

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中國十大影響力人物

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翠薇閣

珠海-琵琶是這麼欣賞滴,以前都欣賞錯了

明星御用珠寶設計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