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沙治沙故事之一 初心:立下愚公志 沙漠变林海

八步沙治沙故事之一 初心:立下愚公志 沙漠变林海

  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县东北部,有一个叫做八步沙的地方。据传,百年以前,这里只有八步宽的沙丘,树草丰茂,牛羊成群。随着岁月的变迁,垦荒伐木和过度放牧,这块土地不仅成为古浪县北部132公里风沙线上的16个风沙口之一,而且形成了面积达5.2万亩、每年以7.5米的速度南移的流动性沙漠!

八步沙治沙故事之一 初心:立下愚公志 沙漠变林海

八步沙的树木护卫着省道308线和干武铁路(干塘至武威)

  八步沙林场现任场长郭万刚的家,就在八步沙旁边的土门镇台子村。他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每年春季,黄风常常夹杂着沙砾呼啸而来,出门根本睁不开眼睛。更让人心碎的是,一场黄风过后,辛辛苦苦种的小麦、玉米便被黄沙掩埋,周边的村民们只能望田叹息。

八步沙治沙故事之一 初心:立下愚公志 沙漠变林海

带着群众干

  要么抛弃家园,要么直面沙漠,村民无路可退!

  1980年,古浪县决定,对荒漠化土地开发治理试行“政府补贴、个人承包,谁治理、谁拥有”的政策,并把八步沙作为试点向社会承包。

八步沙治沙故事之一 初心:立下愚公志 沙漠变林海

察看新苗木

  然而,这么一大片沙漠,谁敢承包?


  时任土门公社漪泉大队主任的共产党员石满第一个站了出来:“多少年了,都是沙赶着人跑,现在我们要顶着沙进。治沙,算我一个。”紧接着,村民贺发林、张润源、罗元奎、程海、郭朝明相继加入了治沙的行列,六个人带上铺盖卷,背上干粮袋,徒步来到了距土门镇3公里外的八步沙。

八步沙治沙故事之一 初心:立下愚公志 沙漠变林海

沙海“绣金甲”

  贺发林之子贺忠祥清楚地记得,1981年,当时12岁的他,第一次随父亲走进了沙窝子。一条壕沟,横担上木棍,上面用树枝、干草和沙土压实,就是一个家。晚上,住在这样的“地窝子”里,一晚上风都在耳边呼呼作响。“那时,真是太艰难了!”现在回忆起来,贺忠祥还是连连感叹。有时到了半夜,沙漠里突然起风,一个风头过来,地窝子上面的那点棍棒就被全部端走,六老汉只好顶着被子,互相依偎在冰冷的沙坑里熬到天亮。


  最难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播绿”。

  树刚刚种下,黄风来了,有一半的树苗被连根拔起或被黄沙淹没,六个人的心血瞬间就打了水漂。

八步沙治沙故事之一 初心:立下愚公志 沙漠变林海

艰辛运草工

  因为无情的风沙,第一年春天,树苗成活率不到40%。但六老汉的决心没有动摇:“当年愚公能移走大山,我们咋就治不了黄沙?不把这个沙窝窝治好,我们誓不罢休。”


八步沙治沙故事之一 初心:立下愚公志 沙漠变林海

开沟划标线

  他们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出了“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治沙经验,并成了治理八步沙的“金科玉律”。

  依照这个办法,第二年,他们又种了4000亩的树。这一年,树的成活率达到78%。

八步沙治沙故事之一 初心:立下愚公志 沙漠变林海

沙漠吃午餐

  有决心,能吃苦,凭着这股愚公般的精神,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4万亩大沙中播撒希望的种子,绿色在八步沙慢慢延伸……

八步沙治沙故事之一 初心:立下愚公志 沙漠变林海

沙漠植绿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