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李君:合作社探索“滴滴養豬”

期刊之声|全国人大代表李君:合作社探索“滴滴养猪”

期刊之声|全国人大代表李君:合作社探索“滴滴养猪”
期刊之声|全国人大代表李君:合作社探索“滴滴养猪”期刊之声|全国人大代表李君:合作社探索“滴滴养猪”

全國人大代表李君是一位80後,原是一家公司高管,後來回到四川省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擔任村支書,同時擔任岫雲生態農產品合作社理事長。合作社成立於2010年,現有成員100多戶,輻射周邊上千戶。談及自己領辦的合作社,李君表示,合作社主要做品牌、渠道、品控,解決農產品賣的問題,生產由農戶負責,包括養雞、養鴨、養豬。合作社對農戶下訂單,走線下線上融合的路子,在成都有自己的實體店、餐廳,在網上也有銷售,年銷售額1000萬元左右。

李君表示,通過“滴滴養豬”平臺,將各種資源激活了,創造了更多的價值,實現了各方共贏。消費者每頭豬支付2000多元,農戶最少能有1000元的利潤。仔豬價格每斤高於10元時合作社給予補貼,對於表現良好的農戶給予獎勵,有的農戶的豬賣到了每頭2300元,養豬的積極性有了。一個村養四五百頭豬,負責管理的村幹部一年能掙2萬多元,比他的工資還高,也有積極性。消費者通過手機也可以看到整個養豬過程,保證了買到高品質的豬肉,也很滿意。一些消費者還帶著家人到農村去,觀看養豬過程,去殺年豬,給當地帶來更多的收益。

對於合作社,李君認為,合作社是解決小農戶和現代農業聯結的一個很好的手段,對未來農村特別是鄉村振興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社會各界對合作社還缺少了解,沒有得到和公司主體的同等待遇,面臨發票、入賬、抵扣、稅務等現實問題。另外,現在註冊了不少合作社,但實實在在運營的並不多,這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亟待強化監管引導。

談及鄉村振興,李君認為,最關鍵的還是人,一定要吸引年輕人回去,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要解決這些人回去的後顧之憂,特別是醫療和教育問題。二是待遇要提高。以村幹部為例,現在每個月工資就1000元出頭。另外,還要解決上升通道問題。三是解決養老的問題,現在的村幹部退下去後,其實沒有什麼保障。另外,要支持農村創業。政府要出臺超常規政策扶持農村創業,因為農村創業解決的是一個村甚至一個鎮發展的問題。“鄉村振興是我們這代人一個特殊的機會,特別是從農村出來的這代人,要敏銳地看到這種機會,就像當初改革開放一樣。”李君說。

(李君系四川省蒼溪縣岫雲生態農產品合作社理事長)

相關閱讀:

頭條推薦|厲害了,我們的農幹院學員——吳雲波理事長近距離聆聽習總書記教誨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吳豔良:合作社開展產業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賈紅濤:緊密的利益聯結是合作社的發展基石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唐慧娟:加快發展新型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吳惠芳:要明確農村經濟合作社法律主體地位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李葉紅:希望當地農產品外運問題能解決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俞學文:質量提升是產業發展的基礎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孫軍: 推動星創天地成為農業領域的眾創空間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徐淙祥:應修訂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法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陳先志:合作社真的好做 真做真有效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魏德東: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楊來法:鄉村振興要做到生態宜居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程夢醒:要促進大學生返鄉創業

期刊之聲|全國人大代表冉慧:當好領頭雁 帶領村民旅遊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