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游记《红卫兵长征队2》

系列游记《红卫兵长征队2》

文图/申弓

2、南岭革命长征队

申弓

我们全班有五十人,老师要组织一支长征队伍,班上的许多同学都踊跃报了名,我那时在班里算是最小的了,但在到大城市去的雄心驱使着,也坚决地报了名。庞老师看了看我说:“亚七仔你也想去?能行吗?”

我说行,我们在家里,什么工没做过?这走路难不倒。见我这么坚决,同村的火追五,大鼻德,雷公十二和亚狗大也报了。蛇鳞十三却说,你们现在去,好怕哦,城里流行脑膜炎呢。我却不管这许多,大城市的光芒在吸引着。

回来跟父亲说,父亲也大力支持,说,出去闯闯也好。母亲却显得很耽心,认为我还小,千里迢迢的,万一出了事怎么办。父亲却说,怕什么,我们一共有四男二女六个孩子,大家困在家里有什么出息?父亲还问五哥,“亚五你去不去?干脆跟亚七一起去,路上也有个照应。”五哥却说不去。

便开始做上路的准备。父亲不但口头支持,还亲自跑到大姐家去要了一件棉衣,是件黑色短袄,我穿正合适。接着父亲又去问细姐要了一双胶鞋,细姐还给了5元钱置买东西。因为家里被少,不能带棉被,便与火追五商量,由他带一床,二人共着用。这火追五的家挺有意思的,共有七个兄弟,一个女的也没有,他排行老五,比我长一岁。他的父亲叫绅士,比我父亲年长两岁,因而我称他大伯。就这个只认识自己名字的老实农民,我不知道怎么得了“绅士”这雅号。大伯字识不多,手脚倒是麻利,什么活都能做。火追五的母亲不懂针线,那时在农村,不懂针线的妇女是没有多少本事的。可好,他的父亲会,便在火追五临出发前给他缝了两条裤子。那裤子挺有意思,裤口是用带子缚的,裤脚较宽,小便时只要将一边裤腿往上捋就行,放完裤腿一丢,便自然回复。火追五就是穿着父亲为他赶制的宽脚裤上路的,这一路自然成了大家的笑话对象,特别是到了要小便的时候。我家虽穷,但我的细姐刚出嫁不久,在细姐出嫁时,曾给我和五哥每人做了两套衣服,那裤子是西装裤,算是勉强跟上了大众。

老师跟那些大同学也在紧张的准备。老师在学校开了证明,到公社领取了全国粮票和补贴。出发前,我们都拿到了三个月的钱和粮,记得好象每月是17斤全国粮票和20元钱。老师买了块红布,印上了“南岭革命长征队”,便选定了12月18日出征。

这天早上,我们都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每个人都背着个自打的背包,两横两竖的背包带绑在正方形的背包上,背上一背,还真象那么回事。我们这支队伍,参差不齐,有的个子挺大,有的个子挺小,有的戴着帽子,还有的穿着木屐,只有老师穿得还算齐整,一套卡布反领三明袋服装,显得挺帅气也秀气。

出发前,老师跟我们简单地说了,我们这支队伍,就叫做南岭革命长征队,南岭,是我们广东的代称,(因为当时我们合浦县刚划归广西不久,我们的思想情感还都在广东未有转过来)。我们的长征队共30人,要从广西山口出发,向广州进发,经北京,争取到天津过春节。路上我们才知道,为什么要到天津去过年,是因为老师的弟弟在天津念大学,他要借此机会兄弟相逢。

我们学校门前就是公路,大同学三狗(吴子良)手擎红旗,雄纠纠气昂昂地走在前头,沿着省际公路,我们高唱着《我们走在大路上》迈开了第一步。

没有了纪录,现在回忆起来,我们这支队伍计有庞维良(老师)、刘泽章、刘庭章、刘存新、刘敬喜、刘敬雄、刘来章、刘贻聪、黎秀华、陈宗汉、沈祖连(七仔)、沈祖朋(火追五)、沈祖观(雷公十二)、沈强(大鼻德)、沈芝胜(亚狗大)、何怀瑞(超斌二)、郑富斌、郑贵全、郑宜秀、叶荣喜、陈伟(地主仔)、李继春、李云良、陈耀德、陈秀凤、吴子强(三狗)、邓显才、梁光明、谢善明、刘敬熙等。最大的是吴子良,绰号三狗,我是小辈,出发时体重58市斤。

东去三公里,到达公社所在地山口,已是上午10点多钟。自己的公社,来过多次了,唯有这次感觉有些不同,这是我们长征的起点。到了公社,还得到了公社负责人的热烈送行。而最为激壮的是,出了山口,便是一步迈入了广东,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豪壮。

系列游记《红卫兵长征队2》

者简介:

申弓,原名沈祖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小小说学会会长,中国小小说金牌作家得主。1981年起,曾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1000多篇(部),已出版小小说集《蜜月第三天》《粉红色的信笺》《邀舞者》《沈祖连微型小说108篇》《圣洁》《男人风景》《申弓小说九十九》《做一回上帝》《母亲的红裙子》《有奈无奈》《得意忘形》《前朝遗老》《广西当代作家丛书.沈祖连卷》《青山秀水》等14部。曾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文学最高奖铜鼓奖、中国小小说最高奖金麻雀奖。部分作品入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中国新文学大系》《21世纪微型小说排行榜》等国家大书。有作品被译为外文发表到欧美及东南亚等地,并入选日本、加拿大、土耳其等国家大学教材。现供职于广西钦州市文化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