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的民间炒股高手告诉你:炒股其实很简单,每天认真读三遍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在股票交易中同样有决定投资命运的内在因素。在心理学上讲,性格的改变虽然很难,但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影响慢慢改变的,而气质往往是不能改变的。这也正应了目前有些人是“富而不贵”这一说法。回到交易中来,我们不一定要有贵族气质,我们是要先富起来。所以我们要重塑交易性格,从而实现交易命运的转变!把赚钱变成我们每位投资者的精神特性!

来看一个由美国康乃尔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做过的有趣试验:

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都撞死了。

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呢? 通过观察他们发现,蜜蜂的经验认定: 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每次朝光源飞都用尽了全部力量,被撞后还是不长教训,爬起来后继续撞向同一个地方。同伴的牺牲并不能唤醒他们,它们在寻找出口时也没有采用互帮互助的方法。

如果说蜜蜂是教条型、理论型,而苍蝇则是探索型、实践型。它们的思维中,就从来不会认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 它们撞的时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在被碰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 它们能从同伴身上获得灵感,合作与学习的精神让它们共同获救。所以,最终它们是胜利者。对这个试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会说蜜蜂是烈士,而苍蝇则苟且偷生。有人说苍蝇非常聪明,而蜜蜂有些愚蠢; 有人干脆把目前社会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苍蝇型”,二就是“蜜蜂型”。如果先摒弃原先的对于这两种昆虫的道德附加和好恶感,你需要考虑的问题是: 看看自己在投资中,你到底是“蜜蜂”还是“苍蝇”? 你想做“蜜蜂”还是“苍蝇”?

深藏不露的民间炒股高手告诉你:炒股其实很简单,每天认真读三遍


在中国股市什么股票容易发展成为庄股

吸筹阶段即是庄家进驻过程。证券投资和商业经营虽然有很大程度的差异,但其趋利性是一致的,而且形式上都有买和卖,通过低买和高卖赚取差价。(价差不是证券投资的唯一获利途径,但是对于目前沪深两市二级市场而言,买卖价差是最主要的预期投资收益),大资金介入某一特定的个股,在一定程度上对该股走势有很大影响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庄股”。做庄是否成功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极为关键的步骤就是尽可能隐蔽地在低价位上买到足够的流通股份。如果能在吸筹阶段发现庄家,分析介入程度、实力、手法,就有捕捉到大黑马的机会。

筹码收集有两种情况:在二级市场上的中小投资者手中收集,这是最普遍的形式;另一种是从某只股票的老庄手中收集,也就是“换庄”,笔者重点讨论的是第一种情况。

新庄股入驻一只票是非常慎重的,因为随意性越大,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首先要个股基本面的配合,例如业绩大幅增长、重组题材、高送股、新的利润增长点等,而且多半是在大多数中小投资者不知晓的情况下,有公司基本面有利因素的配合,做庄成本率大大增加,否则易进不易出,风险增大。其次是市场条件,究竟哪种类型的票会成为庄家介入的候选对象呢?一般来说须要满足以下要求:第一,没有大机构持有重仓的票。如果一只票早已有人捷足先登,无论是筹码收集、拉升、出货都将会有极大的麻烦,因为二虎竞食往往两败俱伤,对双方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是主力进庄时会尽量避免的;第二,股价有足够的上升空间。绝对价位过高,即使公司质地优良,但考虑到跟风的中小投资者较少,也会制约主力的选择。相对价位过高也不行,涨幅较大再介入不易吸纳到廉价筹码;第三,流通盘适中,尤其是不宜过大。流通盘过小,比如说一两千万股,庄股易暴露,出货比较困难,流通盘过大,炒作所需资金巨大,部分机构受实力限制会望而却步,不过投资基金上市后基金进庄的个股部分表现优异,我们将另辟专篇讨论。据统计,流通盘一亿股以下,尤其是三千万股至六千万股是较为理想的进庄选择。当然,这并非教条,炒一只50元,盘子5000万的票,与一只5元,盘子五亿的票所需资金相近,这种情况下我们思考问题时可用流通市值来加以平衡。

综上所述,如果一只票有一定的炒作题材,筹码分散程度较高,股价在6元至15元,一年以上没怎么涨过,流通盘在三千万股,那么被机构看中从而成为庄股的可能性就很大。由于炒作题材在进庄阶段对中小投资者来说是朦胧的,不确定的,我们更多应考虑进场条件的满足程度。而且成为候选对象只是进庄的可能性,最终判断一只票是否有庄入驻要落实到对其走势及量价关系的分析中来。


牢记这十六个字,炒股一辈子也不会输

无论是庄托放出来的股,还是好朋友介绍的股,亦或是你自己选的,只要坚持"势在股在,势增股增,势减股减,势走股走"就不会被忽悠。

深藏不露的民间炒股高手告诉你:炒股其实很简单,每天认真读三遍

所谓"势",可以是上升通道,也可以是均线系统,也可以是某个指标,因为你的交易不可能是依据感觉而没有实质性的依据吧?当然,这里是指大多数的交易者,因为大多数的交易者都是追求技术性的投机套利,个别依据基本面估值等交易的同学,大可不必钻牛角尖。

有了"势",何谓"势在"呢?举例来说,就是股价运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线多头排列之上。

有了"势","势在",何谓"势在股在"呢? 举例来说,就是股价运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线多头排列的上升趋势时,你就可以持股做多。炒股你不炒上升趋势的,难道要炒下跌趋势的吗?当然这是在一般散户在我们A股市场做空不可盈利的情况下。

那么,何谓势增股增呢?这就简单了,上升势头越来越明显,节奏越来越强,上升通道刚开始得角度缓的像爬,随着运行,角度加大,开始像走,然后跑着进入主升。。。这样就是一个势增的过程。操作者随着最初的势头不明显到越来越明显,当然是做的越来越胆大,下的筹码越来越多,即是势增股增了。

何谓势减股减,势走股走呢? 例如,上升通道的股,从45°运行到了60°,然后到了75°,最后进入了90°的垂直拉升,而后转为75°,60°。,这就是明显的势头减,持股量当然要随着势头的减弱而减了。所谓势走股走,是上升趋势从减弱到跌破上升通趋势时,已不构成持股的最基本条件,即势在股在,所以当然是势走股走了。

带着这十六个字,在势头转多后,果断介入,在势头转空后,果断出场。别明明破位了,还在说加仓补仓,疯狂做多,也别明明确立升势了,还在看空做空。就轻松达到了截断亏算,让利润奔跑的投机高手境界。


庄股建仓阶段的特征

1、庄股处于建仓阶段,在一个相对价位上,某一时刻该只股票的换手率就会急剧放大,达到或超过100%,股价波幅在20%左右。反映在成交量柱线图上为一个由许多量柱构成的“量堆”,这表明有大资金参与该只股票。

2、在个股上升途中,突然连续几天放量震荡,换手率接近100%,股价波幅达到15%左右,反映在成交量柱图上为一个鹤立鸡群的“量柱”,这是庄家对倒的结果,也就是庄家通过几个操盘手利用证券交易系统进行快速地委托买卖,分别由不同的操盘手挂单和接单。

3、当大量个股纷纷下跌时,如果有只股票承接大量抛盘,股价不跌反涨或跌幅较小,这就是庄家在护盘。

4、某只股票出现了利空消息,或暂缓流通的股份开始流通时,该股的股价没有因此而下跌,同时成交量明显放大 ,就说明庄家在利用利空消息进行建仓。

“总体建仓”由于庄家长期而集中的大量收集筹码所形成的。在“总体建仓”过程中,由于主力收集筹码时间周期较长、力度较大,通常会在K线图中形成股价较长时间的向上凸起现象;

庄家要坐庄某只股票的前提条件,是要收集目标股一定数量的筹码,即完成建仓工作。收集筹码建仓才真正意味着庄家坐庄的开始,不管前期做没做准备工作,只要不进场吸筹,就谈不上坐庄。庄家只有吸足了控盘所需的筹码,才便于日后其他环节的操作。庄家建仓的时间一般都会长达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庄家建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低位大量买进股票,而吸筹是否充分,也就表示了庄家持仓量的多少,这对其日后的做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一,持仓量决定了其利润量,筹码越多,利润实现量越大。第二,持仓量决定了其控盘程度。吸筹筹码越多,市场筹码越少,庄家对股票的控制能力越强。同时,在吸筹阶段也常伴随着洗盘过程,迫使上一轮行情高位套牢者不断地割肉出局,庄家才能在低位获取更多的廉价筹码。

庄家建仓的过程就是一个筹码换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庄家为买方,散户为卖方。只有在低位充分完成了筹码换手,吸筹阶段才会结束,发动上攻行情的条件才趋于成熟。庄家的吸筹区域就是其持有股票的成本区域。

庄家坐庄必须吸纳足够的筹码,以满足控盘的需求和实现自己的利润目标。庄家坐庄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就不得不考虑坐庄的成本,坐庄的成本有进仓成本、拉升成本、护盘成本、派发成本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进仓成本。以最低的成本吸纳足够的筹码是每个庄家梦寐以求的事情,庄家为了达到这一点往往得下很大功夫。由于庄家吸货时各个方面的因素不尽相同,所以必须采取不同的吸货方式来满足其建仓的需要。

深藏不露的民间炒股高手告诉你:炒股其实很简单,每天认真读三遍

庄家开始建仓时,股价一般离最近的一个成交密集区下沿已经很远了,一般在30%以上。庄家建仓时的吸筹主要包括几个阶段:见底前平台、做底、见底后平台、推高吃货、第二平台。即使不是如此标准地建仓,只是某些阶段有变化,道理也是一样的。

第一个阶段:见底前平台。在大盘下跌时,庄家开始接手割肉盘,但是如果单纯横盘就没有人卖了,所以还要继续震荡,而且没有大阳线,不引起短线客的注意。

第二个阶段:做底。当大盘见底时,人气往往是最低迷的,这时如果股价跌破见底前平台,会引来更多的割肉盘。

第三个阶段:见底后平台。见底后,稍微进行拉升,一般要超过见底前平台,使割肉者都踏空,不愿买回。这样庄家就有足够的时间继续建仓。由于股价还处于低位,持股者信心仍不足,仍有不少割肉者。但是,随着平台的延长,持股者心态趋稳,加上有买盘关注,所以越往后,庄家吸到的筹码就越少,当庄家觉得继续盘下去不划算时,就开始推高。

第四个阶段:推高吃货。这种推高的走势,涨幅并不小,但震幅较大,且庄家往往避过短线客的视线,你在涨幅榜上很难找到它。虽然底部横盘的时间比较长,但庄家在这个阶段吃到的货更多。

第五个阶段:第二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推高,股价有了一定的涨幅,技术指标也到高位了,股民又不再看好此股了。此时正好是洗出获利筹码的时机。这个平台不管怎样盘,看好的人都不多,所以庄家可以凭心情来,有时达数月。待到庄家觉得持仓量足够且时机成熟了,就开始进入拉升阶段。

根据筹码分布情况及庄家的胃口,有可能有第三、四、五个平台。

庄家建仓,需要吸引卖盘,而且价格尽量低。吸引卖盘大家最熟知的方法是“震仓”。但笔者认为,吸引卖盘,第一靠时间,第二靠消息,第三才靠手法(如“震仓”)。

第一靠时间。一个人买了股票刚刚套牢的时候,总是很难接受现实,更难割肉卖出,所以“震”也是白震。而时间一长,心理上的痛苦逐渐减弱,对于股价也逐渐接受,可最后往往只因为一点很小的原因,就会卖出股票。这就是时间的威力。另一方面,多数人只要获利,很快就会卖出。所以想吸引卖盘,第一件事就是要让股票在低位停留足够长的时间,高位的筹码自然就掉下来了,然后不管是谁接去的,只要给点小利润,自然就卖出来了。

第二靠消息。庄家会利用大的利空消息悄然入仓,捡到便宜筹码。除了这类利空,最主要的还是与业绩有关的消息,出个亏损或不好的报表,突然跌停,就会有许多人卖出,而且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持股者心态都很坏,只要稍加震仓,就会卖出。靠消息分两种,一种是借题发挥,另一种是制造消息。后一种越来越盛行,而且多反映在业绩上。

第三靠手法。手法分中期形态、日k线组合和盘中运作。中期形态上,主要有制造下跌假突破、在合理的位置进行横盘“震仓”、注意推高的时机等;日k线组合上,主要注意形态的多样性,震幅适度,还要经常制造空头陷阱;而盘中运作,不能给人以强势的印象,也不能一味横盘,要制造震幅(如大卖单压盘、突然砸盘、尾市砸盘等),促进成交。


主力建仓的三大特征:

第一种:震荡洗盘中反复博弈建仓

深藏不露的民间炒股高手告诉你:炒股其实很简单,每天认真读三遍

如上图:康跃科技为例,第一次放量是打开一字涨停板,此时必定是有主力出局,才会出现天量。此后股价开始逐步回落并进入震荡横盘的洗盘阶段,同时量能也连续下降后进入横盘。

直到放量3的出现才打破了横盘的僵局,这个时候虽然出现了大幅拉升,但主力博弈明显。放量4则是温和放量,股价也出现了多条中阳线,此时说明主力一致做多,后市必将继续走高,才会出现成倍放量5的到来,股价也加速上涨!

第二种:顺势洗盘连续吸筹建仓

深藏不露的民间炒股高手告诉你:炒股其实很简单,每天认真读三遍

5月6号,大盘暴跌2.82%,主力顺势打压武昌鱼的股价进行洗盘,如上图绿色圈圈的区间就是顺势洗盘阶段,而在洗盘前主力已经有所吸筹,但筹码不够,正好借大盘暴跌进行强有力的洗盘。此后股价出现了窄幅震荡上行的趋势,虽然幅度不大,但阳线明显要多于阴线说明主力还在继续吸筹码。

同时,量能是一浪更比一浪高,笔者在前面和大家说过如果后量超前量,股价往往会持续创出现新高。武昌鱼在近期也是连续大涨,股价多次创出新高。

第三种:利好出现,拉高抢筹建仓

深藏不露的民间炒股高手告诉你:炒股其实很简单,每天认真读三遍

主力建仓无非就是拉升、震荡、打压的过程中建仓,其实就是收集筹码。简单地思考这些问题,其实无非就是主力和散户之间的筹码博弈问题,只不过不同的主力建仓方法所利用的散户心理是不一样的,因此尔虞我诈、你来我往,要想识别出主力的真正意图还真是要费点心思,相当困难。


建仓阶段散户跟庄实战

如图所示,柳钢股份在股价见底之前,从均笔成交量上来看,有了明显放大的现象。图中显示的锯齿状放大成交量,正是庄家真正建仓前的预演过程,真正开始建仓发生在股价和成交量同步大幅度上涨之时。在图中的矩形区域中,股价连续一个多星期上涨,终于有效突破了上方均线的压制而进入到上涨趋势当中。股价突破的过程也是成交量不断放大的过程,均笔成交量也有一定的上涨,这正好说明庄家利用拉升的机会大量地吃货,散户也趁机买入股票并把股价推向了高位。投资者在这个时候开始建仓是很不错的选择。

深藏不露的民间炒股高手告诉你:炒股其实很简单,每天认真读三遍

如图所示,柳钢股份上涨的同期,A股指数也没有停滞不前,不断放量上升的指数正为个股的不断上攻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支撑。图中显示A股指数自熊市以来首次出现的连续放量上涨,正是指数的这次放量上攻穿破了下跌的趋势线,打开了上涨的空问。图中A位置是指数开始反转的位置,不断放大的成交量与前期下跌时的缩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后来的B位置,指数下跌时,成交量虽然再一次萎缩,但是相比前期指数下跌时的缩量,此处成交量还是大许多。这样看来指数在此时也开始了真正的反转。

深藏不露的民间炒股高手告诉你:炒股其实很简单,每天认真读三遍

如图所示,柳钢股份在2009年牛市中出现了反转走势,从图中可以看出庄家开始大幅建仓的位置也正是股价开始反转的位置。投资者抓住这个庄家建仓的时机,达到与庄家同步建仓的目的,在今后庄家拉升股价时就能够取得同庄家一样的投资收益。如果操作得当,甚至可以比庄家的收益还要高一些。因为庄家限于自身资金量大,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建仓和出货,而投资者“船小好调头”,从而为更好地盈利创造了条件。

深藏不露的民间炒股高手告诉你:炒股其实很简单,每天认真读三遍


几个常见的投资者常见的交易心理陷阱

1、抗争的心理

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都是建立在抗争和竞争的基础上,如征服自然,战胜各种艰难障碍,与困难搏斗。这种意识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内在。当我们进入证券市场还是带着这样的心理意识。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各行各业的精英来到证券市场,遭受失败,而且比一般人的失败更彻底。这是因为这些其他行业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很强烈的自我,他们不相信自己会失败,也非常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失败。

他们的成功使他们的个性变得很坚硬,所以当市场变得对他们不利的时候,他们不懂得屈服和退让,而是采用抗争的态度,直到被摧毁。

在证券市场要生存下去往往需要一些反人性的品质,柔软而有弹性的交易者更适合投机市场,坚硬的人很快就会被淘汰。老子非常赞赏柔软的品质,他说柔软的东西更有生命力。当飓风来临,柔软的小草能够安然无恙,坚硬的大树却被连根拔起。

在人性中有这样一个几乎是最顽固的倾向,那就是扞卫自己的观点和不情愿承认自己在判断上出现的失误。所以一个人不管自己是对是错,都会把自己的态度坚持到底。因为那个观点是自己的观点,所以他扞卫的不是真理,而是他的自我。

人 性为什么喜欢抗争?因为通过抗争、摩擦、否定,对别人说‘不’,一个人的自我就会被增强。通过抗争他会觉得自己是强有力的,觉得自己是个人物。顺从,屈 服,说‘是’却很伤一个人的自我。那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跟别人抬杠。那就是为什么只要你去政府部门办事,在每一个办公室,你都会听到‘不’。

人性中这种抗争的天性,这种不愿意屈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错误的态度是证券交易的最大障碍。

2、追求完美的心理

追 求完美是一种非常贪婪的心理,是一种极端的心理。因为追求完美,你就不允许有一点瑕疵,就不能承担哪怕小小的损失,该止损时就难以下手执行。因为追求完 美,一个人就试图抓住所有的波动,不希望漏过任何行情。每个人都有自己局限性,都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追求完美的心理很容易导致重仓交易和频繁交易。

毕其功于一役的心理

把单次交易的结果看得过重,图谋在一次交易中暴富。或者拒绝在明显看错市场的情况下止损离场,像守寡一样坚守亏损的头寸。

证券交易是长期的过程,没有必要为一次交易的结果弄得要死要活,死去活来的。有时候接受一些小的损失是非常健康的,这样就能够预防大的亏损。这就像适当的感冒对一个人的整体健康有益无害。

3、数钱的心理

这是一种患得患失的心理。我们一旦建立头寸,就时时惦记账面资金的起伏变化,并被这种变化左右了情绪,忽略真实的行情本身。这对我们正常的思维判断有非常大的干扰。

我们更应该注重过程的正确,结果会随之而来。如果提前去考虑结果,就会扰乱整个交易过程,从而导致动作变形。人的头脑总是提前跳到远处想着虚幻的结果而忽略当下真实发生的事情,这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荒谬和颠倒。

4、转换时间框架

本来是短线交易的单子被迫转换为中长线,还有把本来中线的单子做短线处理,整个交易混乱,无序。

热衷预测市场,试图抓住头部或底部

任 何预测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客观的,甚至许多着名的咨询机构的预测都是错误百出。一旦你预测了行情或者相信某个市场评论的观点,你就无法看到市场的真实面 貌,因为你会把自己的主观看法投射到市场,市场变成一块屏幕,不论市场怎样波动,你都会有自己的解释。你会形成一个看多或看空的情结,这个情结就像一块乌 云一样笼罩在投机者的脑海里,最后这个情结就变成了死结。他会带着扭曲的观点看待市场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从而导致整个投机活动陷于瘫痪。

一旦预测了市场,你就不愿意设置止损位,因为你相信任何对你不利的波动都是短暂的,市场最终会回到你预测的方向上。许多投机者在试图抓住市场底部或顶部的时候损失惨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