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1000元没了!带这几个字的银行卡,要注意了

在支付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无论外出购物或用餐,人们已习惯“扫扫码”就轻松完成的手机付款方式。中国银联显然不愿放下自己支付界老大哥的地位,也推出了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小额免密免签”支付业务。

近日,部分银行把银行卡小额免密免签支付业务的单笔限额上调至1000元,也就是说,只要消费额在1000元以内的,你直接刷卡就可以了,不需要输入密码,也不需要签字!

嘀,1000元没了!带这几个字的银行卡,要注意了

本来这是银联想要方便用户,但问题来了——许多人全然不知自己的银行卡已被开通了这项功能。

这项服务到底是何来头?

手机支付一般还有手机密码或指纹解锁作为一层保护,这个卡如果丢了就相当于直接丢钱了。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天津市民刘先生在餐厅刷卡结账时发现,自己还未输入密码,服务员拿着卡在机器旁放了一下就说“可以了”,消费支付已经完成。在得知自己的银行卡有小额免密免签的功能后,刘先生感叹支付便捷的同时,也隐隐担忧:万一卡丢了,很可能被盗刷啊。

长春市民王林(化名)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消费时,不需密码也不需签字,钱直接就被商家“挥卡”刷走了。王林询问银行才了解到,原来自己的这张标有“闪付”字样的芯片卡被默认开通了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而在办理卡片时却没有人提示过他。

嘀,1000元没了!带这几个字的银行卡,要注意了

根据中国银联的公告显示,自2018年6月1日起,中国银联将与各成员机构联合对“小额免密免签”功能进行优化,届时银联芯片借记卡、信用卡的小额免密免签单笔限额将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

嘀,1000元没了!带这几个字的银行卡,要注意了

被盗刷怎么办?

“开卡时不知道,都是在消费时才知道。”一位网友在网上吐槽称。

据新华社报道,业内人士表示,“小额免密免签”这类支付是指消费金额低于限定值时,用户无须输入密码即可完成消费。现在不少人在支付时都已经开通并使用过这个功能,虽然支付过程简单便捷,但也易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盗刷。

嘀,1000元没了!带这几个字的银行卡,要注意了

而对于小额免密免签支付的安全性,中国银联在其官网称,中国银联联合各商业银行为持卡人设置了专项赔付金,提供了72小时失卡保障服务:

300元及以内银联手机闪付和IC卡闪付小额免密免签交易(不含电子现金),如发生移动设备或IC卡失窃,将对持卡人挂失前72小时内被盗刷消费金额提供赔付;每位持卡人每年最高累计赔付10000元。

但更多人认为,开通银行服务需要有文书征得用户同意后才可实行。

安全和尊重应排在便利之前

实际上,银联小额“免签免密”是中国银联联合各家成员机构于2015年推出的一项小额快速支付服务。据中国产经新闻网报道,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银联此次放开小额“免签免密”业务无疑是想要再度冲入支付市场的举措。

截至2017年年底,移动支付使用人数已达5.27亿人,较2016年年底增加5783万人,年增长率为12.3%,使用比例达70%。然而对于银行而言,受到多方面影响,多家银行支付结算相关业务的收入正在下降。

中国产经新闻网消息称,大连农商银行高层管理者坦言,移动支付大发展给银行业带来很大冲击。“现在支付市场争夺太激烈,第三方支付前几年贴钱做,这几年逐渐盈利。银行进入得晚,只能打价格战,手续费越来越低。”

包商银行总行渠道管理部总经理王双洋也指出:“支付业务是直通客户的纽带,如果丢失了这一部分业务,会切断与客户的直接联系,久而久之可能会被客户抛弃。”

“小额免密业务在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早已开展,用户也更愿意接受。虽然线上支付目前面临了一定的额度限制,但重点落在‘小额’,因此这对客户的影响不算大,而以银联目前的客户使用度来看,想要后来者居上并不算容易。”大连农商银行高层管理者说。

一些持卡人表示,对于一些银行卡具备的便捷功能,在不威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默认开通可以带来方便,但像小额免密免签支付这样带有一定风险的功能也默认开通,虽然额度不大,但难免让人产生不被尊重的感觉,在银行和银联的服务面前丧失了自主选择权和知情权。

对此,据福州新闻网报道,福建中美律师事务所的林律师表示,银行默认开通免密免签支付功能,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银行应该在开卡时就主动将这一情况告诉用户,征询其意见,把开通或不开通该业务的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据新华社报道,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曹兴权认为,诸如“小额免密”支付等功能服务,在开通时需要设定提示与延时阅读机制,相关机构或银行应该在开通时向用户征求意见,主动积极履行说明义务,不能单纯以“默认”形式为用户开通某项功能。密码作为支付的最后一道“安全线”不能轻易取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