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閬中歷來是川北政治、軍事重鎮,郡、州、府、道及軍鎮治所,軍政大員駐節、兵家攻守必爭之地。上古時期,閬中為華胥居地,並孕育伏羲於此。春秋戰國後期為巴國國都。蜀漢司隸校尉西鄉侯張飛鎮守閬中達7年。五代唐天成四年(929),於閬州置保寧軍。北宋時置安德軍。南宋理宗時,以楊大淵為總兵,駐守閬中,理宗淳祜三年(1243)移州軍治於蒼溪大獲山。理宗寶祜六年(1258),元憲宗親率大軍圍攻閬中縣城,歷40日始下。明代,川北分守道、分巡道、兵備道均設於閬中。清順治三年(1646),清軍奪保寧。順治四年十二月,南明大將趙榮貴擊退清軍後駐守保寧。順治八年春,清平西王吳三桂率軍與趙榮貴決戰於保寧。後設川北鎮總兵署於保寧。民國以來,閬中駐軍繁多。

閬中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華胥居地、孕育伏羲

《路史》卷十載:太昊伏羲氏“母華胥,居於華胥之渚。嘗暨叔嫟翔於渚之汾,巨跡出焉,華胥決履以跧之,意有動,虹且遶之。因孕十有二歲,以十月四日降神。”《路史》註釋說:“華胥之淵,蓋因華胥居之而名,乃閬中俞水地也。”《集解》引郭璞曰:“巴西閬中有俞水,獠人居其上。”《華陽國志》亦載:“閬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華胥於古閬中孕人祖伏羲,因此閬中被稱為人類文化發祥之地。俞水,即渝水,今閬中之嘉陵江。文獻對伏羲出生之地記載有異,但其母所都之國在四川閬中卻無可爭議。

巴國國都

周武王時,以其宗姬封於巴,爵之以子,為巴子國,都江州。春秋戰國時期,巴國為楚國所逼,累遷都城。閬中為巴國後期的國都。《華陽國志》載:“巴子時雖都江州,或治墊江,或治平都,後治閬中。”又載:“周顯王時,楚國衰弱,秦惠文王與巴、蜀為好。蜀王弟苴私親於巴,巴、蜀世戰爭。周慎王五年,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巴為求救於秦。秦惠文王遣張儀,司馬錯救苴、巴,遂伐蜀,滅之。儀貪巴、苴之富,因取巴,執王以歸。”至此,巴國後期都於閬而沒於閬,自秦始行郡縣制,置巴、蜀及漢中郡,分其地為三十一縣,閬中為三十一縣之一縣。

閬中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巴郡

巴郡初治閬中,在公元前316年置,此時為秦朝以郡縣制的初始階段,其境域史籍無完整記載。當時楚國仍佔領墊江(今合川)以南原巴國大片領土,故巴郡初期境域應限於閬中縣和周邊地區。公元前280年,司馬錯攻取楚黔中。3年後,蜀守張若又攻取楚巫郡奪回魚復。這時,巴郡境域始擴大到閬中、江州、宕渠、墊江、魚復、朐忍、枳、江陽、符、夜郎、鱉、且蘭12縣。約在公元前227年左右巴郡郡治遷往江州。《四川通史•秦巴蜀轄縣簡表》閬中縣載:“最初當為巴郡治所。”《大事年表》還載:“公元前277年秦昭王三十年,蜀守張若率兵攻打‘楚黔中、巫郡’之地,收回部分被楚國佔領的巴地,巴郡治所由閬中遷江州,築江州城。”據此,閬中為巴郡郡治至少有37年。

巴西郡

約在公元201年即漢獻帝建安六年,劉璋分巴郡置巴西郡和巴東郡,巴西郡治閬中,時以在巴郡之西而名。東漢時的巴西郡,轄閬中、安漢、墊江、宕渠、宣漢、漢昌、南充國、西充國等8縣;三國蜀漢時轄閬中、南充國、西充國、安漢等4縣;西晉時轄閬中、蒼溪、歧愜、漢昌、宣漢、宕渠、平州、安漢、南充國、西充國等10縣;成漢時轄閬中、蒼溪、歧愜、平州、安漢、漢昌、南充國、西充國等8縣。

閬中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北巴西郡

北巴西郡約在東晉永和三年(347)移巴西郡別置,原郡地改置北巴西郡,治所在閬中,時轄閬中、蒼溪2縣。南朝宋轄閬中、漢昌、安漢、南國(系南充國縣改名)、西國(系西充國縣改名)、平周等6縣。

隆州

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3年)改南梁北巴州為隆州,轄盤龍、新安、南宕渠、金遷、白馬、隆城6郡。隋設隆州,轄閬內、南部、蒼溪、奉國、儀隴、大寅、西水、晉城、南充、相如10縣。唐武德元年(618),隆州轄閬中、南部、蒼溪、奉國、儀隴、大寅、南充、相如、西水、晉城、新井、思恭12縣;武德四年,西充、相如入果州,儀隴、大寅入蓬州,又置新政;武德七年,撤思恭入閬中縣,隆州轄8縣。

閬中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盤龍郡

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3年)改南梁北巴州為隆州的同時置盤龍郡,州、郡同治閬中,時盤龍郡轄閬中、漢昌、胡原3縣。西魏所置盤龍郡,轄閬中、漢昌、胡原三縣。後隆州改為閬州,約在713年裁撤盤龍郡。

閬州

唐開元元年(713)改隆州為閬州(避諱,李隆基,而改),轄閬中、南部、蒼溪、西水、新井、晉安、新政、奉國、歧平等9縣。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撤晉安縣入西水縣,撤歧平縣入奉國縣,閬州轄7縣。

閬中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閬中

郡初在唐天寶元年(742),改閬州為閬中郡。唐乾元元年(758),復改閬中郡為閬州。其後到元至元十三年(1276),閬中一直為閬州治所。約在公元748年即唐天寶七年置閬中郡,轄閬中、南部、蒼溪、西水、新井、晉安、新政、奉國、歧平等9縣。

南梁北巴州

約在公元509年置,治地在閬中。據《梁書》武帝紀載:“天監八年夏四月,以北巴西郡置南梁州。”在南朝梁天監初,魏陷梁州,於閬中置南梁州、北巴州,合稱南梁北巴州。因梁州歷為重州大府,多由親王出任刺史並持節都督諸州軍事,南遷後仍為親王所督之州,故《梁書》多稱南梁北巴州為南梁州。其後,史家或稱南梁州,或稱北巴州,亦稱南梁北巴州。南梁所置南梁北巴州,轄北巴西、南部、木蘭、金遷、掌天、白馬義陽等6郡。北巴西郡轄閬中、漢昌、胡原等3縣。

閬中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保寧軍、安德軍

唐末農民戰爭爆發後,朝廷失去對地方的控制,節度使林立,各地擁兵自雄,互相兼併。其中武力最強者,在唐亡後建號稱帝,先後有梁、唐、晉、漢、週五代;其餘割據一方,立國改元,稱為十國。《舊五代史》卷四十明宗紀:“後唐天成四年……辛亥,升閬州為保寧軍。壬子,以內客省使、左衛大將軍李仁矩為閬州節度使。”《十國春秋》後蜀本紀:“四年……冬十月辛亥,割閬、果二州置保寧軍,以李仁矩為節度使。”《新五代史》卷二十四安重誨傳:“孟知祥鎮西川,董璋鎮東川,二人皆有異志,重誨每事裁抑,務欲制其奸心,凡兩川守將更代,多用己所親信,必以精兵從之,漸令分戍諸州,以虞緩急。二人覺之,以為圖己,益不自安。既而遣李嚴為西川監軍,知祥大怒,斬嚴;又分閬州為保寧軍,以李仁矩為節度使以制璋,且削其地,璋以兵攻殺仁矩。二人遂皆反。唐兵戍蜀者,積三萬人,其後知祥殺璋,兼據兩川,而唐之精兵皆陷蜀。”《新五代史》卷二十六李仁矩傳:“仁矩素為安重誨所親信,自璋(董璋)有異志,重誨思有以制之,乃分東川之閬州為保寧軍,以仁矩為節度使,遣姚洪將兵戍之。”長興元年(930)九月,董璋反唐,攻破閬州,擒殺了李仁矩。接著,孟知祥也舉兵反唐。《十國春秋》後蜀本紀:“長興三年(932)“五月……(孟知祥)復以閬州為保寧軍,益以果、蓬、渠、開四州,往鎮之。”後蜀列傳元珏傳:“廣政二十三年(960),元珏領保寧軍節度使,久之,加檢校太傅。”後蜀本紀:“廣政二十八年(965)春正月……十九日,全斌大軍至成都,帝具禮納降。”從上,保寧軍的設置始於五代唐天成四年(929),長興三年(932)孟知祥復置,後蜀廣政二十八年(965)後蜀降宋。又據宋《元豐九域志》卷八:“閬州閬中郡,安德軍節度。後唐保寧軍節度,皇朝乾德四年改安德軍,治閬中縣。”《宋史》地理志利州路:“閬州,上,閬中郡。乾德四年,改安德軍節度。紹興十四年,隸東路。端平三年,兵亂。淳祐三年,移治大獲山。”據以上所述,從北宋乾德四年(966)閬州改為安德軍的11年後,於南宋淳祐三年(1243)移治大獲山。寶祐六年(1258),蒙軍破大獲城,南宋閬州安德軍自然消失。

東川元帥府

南宋寶佑六年(1258)十一月,蒙古第四任大汗蒙哥率軍圍攻閬州大獲城。南宋利州西路安撫使、閬州總兵楊大淵歸降後,置東川元帥府,以楊大淵駐守閬州大獲城,行元帥府事。後升為東川都元帥,再改為保寧府。

閬中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保寧府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設保寧府,治閬中。元代轄閬中、蒼溪、南部3縣;明代轄閬中、蒼溪、南部、廣元、昭化、劍閣、梓潼、巴州、通江、南江等2州8縣;清代轄縣減少梓潼。

保寧路

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改東川元帥府為保寧路,不久仍復為元帥府,後撤。保寧路,轄境相當今四川省閬中、蒼溪、南部等市縣。

閬中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川北道(分巡道、分守道、後備道)

明洪武四年(1371)於閬中設川北分巡道、川北分守道(行署)和安綿兵備道(行轅)。約轄保寧府、順天府、龍安府和潼川州共31州縣。

四川省會

《明清史料》丙編第十本《四川巡按張所志揭貼》雲:“職奉命西巡,入境之時,三川未附,入我版圖者,惟川北一隅,而保寧即為省會之區。”又云:“而廣元為秦蜀接壤,閬中為省會要區,首當其衝。”《四川通史》卷六《清朝四川政權的建立與鞏固》載:順治十七年,四川巡撫“佟鳳彩到任後,見成都孔廟茂林豐草,已成狐兔藏身之所。於是‘疏請修築成都府城’,修孔廟大成殿、啟聖宮、明倫堂等。成都城市建設開始恢復。”又載:“康熙四年(1665)二月,李國英關於‘下東底定,藩司應自保寧移駐成都’的奏疏獲得批准,原設保寧的四川政權機構全部遷往成都。”同年,四川總督李國英撰寫閬中《普賢寺碑記》,記敘他在閬中親歷之事。從順治三年到康熙四年(1646~1665),閬中為四川省會20年。清初的清順治三年(1646),清靖遠大將軍、肅親王豪格統軍入川,首先攻佔保寧閬中。朝廷任命王遵坦為清四川首任巡撫、柯臣為清保寧首任知府。此後,清軍以閬中為據點,同大西軍和南明武裝在四川反覆爭奪攻戰,四川總督、巡撫、巡按御史均駐節閬中。順治六年(1649),任命傅一驥為清閬中首任知縣。順治九年(1652)補辛卯科起,在閬中舉行了四川鄉試五科,至丙午科始移闈成都。

閬中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分巡川北兵備道、川北鎮總兵署

清順治八年(1651)起,於閬中設分巡川北分守道和川北鎮總兵署,大致代轄保寧府、順天府、潼川州共25州縣。民國元年仍復川北道。

川北宣慰使署

川北宣慰使署民國元年(1912年),在閬中復為川北道時,同時設置川北宣慰使署,治閬中。民國二年(1913)川北觀察使署,民國三年(1914)改為嘉陵道,民國五年(1916)始移道治於南充。民國初轄閬中、蒼溪、南部、廣元、昭化、劍閣、通江、南江、巴中、儀隴、營山、蓬安、鄰水、嶽池、廣安、南充、西充、三臺、射洪、中江、鹽亭、遂寧、蓬溪、安縣、樂至、潼南共26縣。其後轄境多變,未有定數。

閬中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川陝鄂邊區綏靖公署

民國28年(1939)1月,潘文華任川陝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祝紹周為副主任,綏署設閬中縣城內東街(今電信公司)。任務是:巴山設防(防禦日軍),綏靖地方(清剿紅軍留下的游擊隊和共產黨的地下組織)。綏靖公署下轄二十三和五十六兩個軍,設有參謀、軍務、軍法、軍需、副官、秘書、電務7個處和政治部。民國34年,綏署撤銷,潘文華部整編後調離閬中。

巴山警備司令部

民國28年(1939)6月,閬中成立巴山警備司令部,歸屬川陝鄂邊區綏靖公署,司令為潘清洲(潘文華之子)。司令部設公園路藥王廟(今縣農場),下轄第七、第八兩個團和1個諜查大隊。七團和諜查大隊駐閬中,八團駐南部。民國30年,巴山警備司令部改名為“閬中警備司令部”。民國34年,警備司令部與川陝鄂邊區綏靖公署同時撤銷。

閬中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蘇維埃政權

1933~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九軍、三十軍和四軍、三十一軍之一部相繼轉戰閬中3年,閬中成為川陝革命根據地,先後建立了閬南縣、閬中縣、忠發市等蘇維埃政權。閬南縣蘇維埃1933年9月6日,在閬中水觀音場召開閬中、南部、儀隴、蓬安解放區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閬南縣蘇維埃。蘇維埃設水觀音場胡家院子。辦事機構有:軍區指揮部、財政委員會、交通局、保衛局、革命法庭、土地委員會、勞動委員會、糧食委員會、文化委員會、內務委員會、經濟合作總社、工農銀行。閬南縣蘇維埃轄15個區:閬中境內設水觀、玉臺、金埡、洪山、扶農、二龍、千佛、鶴峰8區;南部境內設3個區;儀隴、蓬安境內各設2個區。閬中縣蘇維埃1935年3月31日,紅軍攻佔閬中縣城,建立閬中縣蘇維埃,轄天鞍、雙龍、鳳鳴3區。蘇維埃設城廂鎮南街賀麟洲院(今南街38號),下設縣軍區指揮部、保衛局、革命法庭、沒收委員會、合作總社、工農銀行。忠發市蘇維埃1935年3月31日,紅軍佔領閬中縣城後,建立忠發市蘇維埃。蘇維埃設淨聖庵街34號李家院子。1933~1935年,今老觀、西山、龍坪、石灘、土埡、清泉、柏山屬蒼溪縣蘇維埃(1935年3月,蒼溪縣蘇維埃曾移至老觀場);今思依、木蘭、北門、棗碧屬德豐縣蘇維埃;今河樓、橋樓屬蒼溪縣蘇維埃東溪區。

閬中縣

《華陽國志•巴志》載:“周慎王五年(前316),蜀王伐苴,苴侯奔巴,巴為求救於秦。秦惠文王遣張儀、司馬錯救苴、巴,遂伐蜀,滅之。儀貪巴、苴之富,因取巴,執王以歸。置巴、蜀及漢中郡。分其地為三十一縣。”閬中為三十一縣之一。《華陽國志•蜀志》又載:“周赧王元年(前314),秦惠王封子通國為蜀侯,以陳壯為相。置巴郡”。秦制郡、縣並行,閬中建縣應為公元前314年。隋開皇三年(583),為避隋文帝父楊忠諱,改閬中縣為閬內縣。唐武德元年(618),復改為閬中縣。除上述25年外,閬中歷代縣名未變。至1991年撤縣建市。

閬中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閬中市

1991年1月12日,國家民政部民行批〔1991〕2號《關於四川省設立閬中市的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閬中縣,設立閬中市(縣級),以原閬中縣的行政區域為閬中市的行政區域,不增加機構和編制。”5月1日,閬中舉行建市慶祝大會和慶祝遊行活動。1992年,國務院批准閬中為對外開放城市。1993年8月,國務院批准閬中為四川省直轄市,由南充市代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