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去城市還是去農村?許多人或許都曾面對這樣的人生選擇。不可否認,城市的許多條件要優於農村。也有很多年輕人走出農村,到城市裡謀生,漸漸的,家鄉成了心底的一抹鄉愁。在一些人的視野中,農村老齡化、空心化令人擔憂。未來誰來種地?誰來建設農村?現在的年輕人,還願意來農村嗎?

其實,在不少人走向城市的同時,有越來越多的人回到鄉村,其中有不少青年。當青春遇見鄉村,他們用擔當與奉獻為鄉村振興增添力量,用激情與奮鬥為鄉村建設添磚加瓦。

就像這四位青年,和他們最美的青春。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

一、

他帶領村民脫貧,讓家鄉舊貌換新顏

在城裡工作,年薪18萬

到貧困村從頭開始幹

兩條路

如果是你,會怎麼選

10年前,汶川地震發生後

當李君望著滿目瘡痍的家鄉

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

他做出了決定

放棄賺18萬的城裡工作

回鄉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當年年底,1985年出生的李君

回到村裡任村主任助理

兩年後村兩委換屆

他全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

成為蒼溪縣最年輕的大學生村支書

李君,誓要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他說,扶貧重在扶志

一定要把村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實現有尊嚴的穩定脫貧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他通過線上、線下整體營銷

讓村裡的農產品“飛”出大山

他組織成立合作社,註冊品牌

開展“遠山結親計劃”

在城裡物色有需求的家庭

與岫雲村的農戶結成對子

一對一提供高品質、原生態的農產品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出去跑資金,幫村民結對子

李君吃苦受累,也沒少挨白眼

他曾遇車禍,斷了6根肋骨

因為惦記村裡

在他的帶領下

如今的岫雲村已整村脫貧

曾經的“空心村”

成為四川省級“四好村”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二、

她紮根“高原孤島”,成為門巴族“護夢人”

過冰河、溜鐵索、走懸崖峭壁

這不是戶外探險

而是鄉村教師格桑德吉

護送學生的求學之路

為了讓門巴族孩子都能上學

十多年來

她往返於西藏墨脫的懸崖山谷間

用青春

點亮了山裡孩子的求學夢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格桑德吉與改革開放“同齡”

偏遠、貧窮的西藏墨脫縣幫辛鄉

是養育她的故鄉

在河北師範大學附屬民族學院畢業後

她本來有機會在拉薩工作

卻義無反顧地選擇回到家鄉

到幫辛鄉小學當老師

格桑德吉說

家鄉有我的童年、我的記憶

有我的信仰、我的夢想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進藏難,進墨脫更難

幫辛鄉是墨脫最後一個通公路的鄉

格桑德吉曾天天走在

山體滑坡危險頻發的路上

而最難的

不是上學的路,是上學的心

由於村民的教育意識不強

經常有孩子缺課、棄學

格桑德吉不斷到他們家裡做工作

把學生勸回課堂

一次說不通,就再來第二次

決不讓一個孩子輟學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2013年,墨脫公路通車

墨脫教育的變化也翻天覆地

小學入學率達99%以上

“營養改善計劃”也在這裡試點

格桑德吉教過的孩子中

有10多名考上了大學

三、

他“繞地球”10圈,為鄉親的健康護航

每天行進近70公里

你能堅持多久

一天、一週還是一年

這個“80後”青年

從2000年至今

騎壞了7輛摩托車

行程超過40萬公里

足以繞地球10圈

他就是賀星龍

山西省大寧縣徐家垛鄉樂堂的鄉村醫生

他用青春

為村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賀星龍就出生在樂堂村

這裡土地貧瘠,十年九旱

自古以來就是苦瘠之地

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打工、離開村子

賀星龍是個“另類”

從衛校畢業實習後

選擇回到樂堂村當醫生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不管寒冬酷暑還是颳風下雨

他不是在出診

就是在出診的路上

最多時一天要出診30次

寧肯多跑十趟診清疾病

不可少去一趟延誤病情

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

隨時準備為鄉親們服務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18年來

他累計免收出診費35萬元

給村民用藥只收一點成本費

對家庭困難的,有時乾脆免費

而自己,卻揹負了2萬多元債務

他說

這些年來,錢是沒掙下

但咱活下了4000多鄉親

值了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四、

她身殘志堅,讓民族傳統文化走向全國

身有殘疾又怎樣

她們用勤勞的雙手

照樣能繡出自己的一片天

美麗的“80後”侗族姑娘陸婷

不僅讓傳統的侗族刺繡技藝得到傳承

還帶動70多名侗族青年就地就近就業

培訓600多人做刺繡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陸婷出生在貴州省黎平縣永從鄉上寨村

童年一次意外事故

讓她的左手落下殘疾

也中斷了她從小學習的侗族刺繡

靠著勤奮和努力

她考上了凱里學院學習旅遊專業

畢業後

她卻選擇回到農村老家當代課老師

但創業的火苗,一直在她的心裡

那時,村裡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掙錢了

沒人願意學習侗族人世代相傳的刺繡

26歲的陸婷重新拿起了繡針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2014年,她成立彥婷手工刺繡坊

把村裡的婦女們組織起來

做刺繡服飾和手包

為了推銷

陸婷曾揹著兩三百套衣服

往返於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其中的辛酸、吃力,也曾讓她潸然淚下

這個倔強的姑娘,從來不服輸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她開了網店,拓展互聯網銷售渠道

她鑽研技藝,屢獲國內刺繡獎項

她開班講課,幫助殘疾人和貧困村民

陸婷有一個美麗的刺繡夢

希望把侗族刺繡保護起來

將這個文化推向全國、全世界

並讓做刺繡的人實現脫貧致富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兼團支部書記李君、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格桑德吉、山西省大寧縣徐家垛鄉樂堂鄉村醫生賀星龍、貴州省黎平縣彥婷手工刺繡坊總經理陸婷,在人生的岔路口毅然返回農村老家,在不同的崗位努力拼搏,不僅實現著自己的夢想,也為更多鄉親們帶去了希望。今年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他們榮獲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無奮鬥,不青春。青年,總是走在時代最前列。百年前,無數青年舉起民主和科學的旗幟,發出五四運動的青春吶喊,推動了近現代歷史進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代又一代青年奔赴各地,揮灑汗水艱苦創業,結出了累累建設碩果。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代,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關鍵時代。青年更要挺立潮頭,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而正在迎來振興發展的鄉村,理應成為廣大青年奮鬥的廣闊天地。

鄉村振興,需要人才振興,尤其需要青年人才。現代農業、互聯網+、產業融合等新產業新業態的興起,為青年盡情施展才華提供了機會,也亟待眼界寬、見識廣、思路活的青年來幹事創業。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亦呼喚著有志青年前來就業,服務鄉村群眾,在奮鬥與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講話指出,“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廣大青年應該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當青年遇見鄉村振興,迎難而上才是青春該有的模樣,拼搏奮鬥才是青春最美的誓言。

那些在鄉村奮鬥的青年們

就是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

必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