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太阳切下一立方毫米放到地球上,会发生什么?

姜汝翰.avi


太阳其实是一颗气态的星球,密度不是完全一样的,外围的密度较小,相当于气体,内里的密度较大,平均密度为1.409克/立方厘米,中心密度大概150克/立方厘米,是地球上水的密度的150倍。


组成太阳的物质是氢、氦、氧…等,其中四分之三是氢,其余的是氦、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

一立方毫米的核心物质连一克都不到,即使是在地球上,还能够继续氢聚变的话,估计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也是有限的,只要题主别靠得太近就可以了,死不了人的。


拉拉酋长

太阳中密度最大的地方是核心,核心处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核心物质的密度大约是水密度的150倍,一立方毫米这样的物质质量约为0.15克。



核聚变能够发生在太阳核心处,是因为核心处有高温高压。如果把核心处的物质搬出来,维持核聚变的高温高压就不会存在,核聚变就无从谈起。这样的物质放在地球上,不会有什么特别,地球上不会因此产生核聚变,更不会造成人类的毁灭。


退一步,即使那0.15克物质真的发生了核聚变,会产生多少能量呢?根据质能方程E=mc²,即使0.15克的物质全部转化为能量,能够释放1.35乘以十的16次方焦耳的热量。一吨TNT相当于4.2千兆焦耳的热量,0.15克物质全部变为能量约为300万吨TNT当量。这个最大化的数据也不会毁灭地球毁灭人类,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爆炸当量就大约是300万吨TNT当量,比起美苏懂不懂就上千万吨的级别还是差了一个数量级。

更何况,刚才的计算是把质量全部消耗了,实际是不可能,因为失去了高温高压聚变无法进行。即使真的发生了核聚变,聚变一开始,那一立方毫米的物质就会被弹开导致聚变结束。所以,人该干嘛还是在干嘛。


刁博

那就要看是外壳还是内核了。

太阳的外壳大部分为气体,密度也很小,温度也只有6000摄氏度,体积更是只有一立方毫米,放到地球上也就烟消云散了。

如果是内核物质,那地球估计要从宇宙中消失了。

太阳核心的稠密物质,本就在不停地发生着氢核聚变,成为氦核的热核反应。就算是只有一立方毫米,其总质量大约也有0.0014克。太阳的核聚变威力,跟氢弹是同类型的。

一颗氢弹爆炸,不论需要多少裂变、聚变材料,但那都是辅助性质的,其真正发生核聚变时的物质质量少得几乎是可以忽略的。若核聚变时,物质质量高到足以测出来,基本上已经可以断定,地球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威力。地球本身是否能承受得住,无从得知,但是人以及其他生物,肯定是受不了的。

氢弹聚变的温度是4000摄氏度,而太阳内核的温度是2000万摄氏度,而且,太阳物质核聚变毋须借助其他材料,直接产生的纯热核聚变,并且是完全无缝的链式反应。再加上地球上空气中的氧气作为助燃剂,后果绝对不堪设想。

另外,由于人类科技有限,掌握到的核爆炸以后,辐射时通过核反冲作用而形成的放射性物质,还不足够多。太阳内核核爆,并不像人类使用核材料还讲究什么稳定和安全,在2000万摄氏度时到底会产生什么物质,根本无从知晓。但是从目前所知的,核爆时如果产生钋-210的放射性气溶胶,只需要0.1克就足以杀死1000亿人。

换句话说,就算核爆炸的威力真的不足以摧毁地球,但核爆炸后产生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杀死全地球70亿人口已经是非常大材小用了。


纯钧LHGR

首先肯定一点,目前科技水平达不到,切不下来,没办法回答会发生什么。

太阳是太阳系主星,唯一颗恒星,主要是由氢气和氦气组成,由于温度过高和内部压力巨大,太阳呈现等离子态,属于等离子体。也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火焰那样,火焰也属于等离子态。可以认为太阳就是燃烧的巨大火球,但是太阳的能量不是来自于燃烧而是来自于核聚变反应。

很多人没有听过等离子态,一般情况下,物体有固液气三种形态,但是除此之外,物体还有很多种形态,比如等离子态和超固态。

我们想象怎么从蜡烛的火焰上,用刀子切下来一部分呢?

目前来说,科技水平还未达到,所以这道题显得稍微有些幼稚,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

简单回答,祝好!


地理爱好者

太阳內部在自然而然地进行热核反应,什么时候可以爆炸啊!怎么太阳还没爆炸,整体还是好好的。用地球人类掌握的科技知识去认识太阳或宇宙,是不符合客观实际和行得通的。太阳是一个标准园球体,长短半径差用激光测只相差十几米,对于半径696000公里来说标准园的误差太小了,可称得上是标准园了,而地球只能称椭圆体了。太阳表面气体物质是多么的厚,上百公里总有吧!就是几十公里厚的气层,标准园还能保持吗?地球吸引力小,表面离中心距离也短,太阳吸引力大,表面离中心距离也长。假设比太阳体积还大,吸引力还大的水球能保持标准园的体形吗?所以说标准园不能用吸引力衡量,假设不会成立。在地面直径十米的汽球和直径一公分的汽球内部气压不同,不能说小气球压力小就不是标准园了。太阳是一个标准园,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只能说明太阳表面比重高,高于地球几百倍,甚至上千倍,这才符合客观事实,人类的科技知识不能解释是正确的,因还未在科技界证实。在高比重的前题下热核反应和地球上的热核反应是一样的,太阳上根本就没有热核反应,太机械,太传统,都是误导的结果。太阳发光根本不是高比重下的热核反应所造成的,在太阳中心和表面不是热核反应的前题下,切点物质到地球上吓不了谁,权当把它看成特殊的钻石好了,几千度上百万度高温地球上可见。太阳是发光星球,比喻成黑洞吓人,是不是想神秘化,反正现代科技还上不去,吹一通也无所谓。看问题不能以现有的水平衡量,要从多方面看才能符合客观。


兰天196926837

😄😄那只能和刚出炉的钢铁溶液一样。很快就凉!太阳从生成到现在已燃烧了几拾亿年。初使的人类不懂太阳燃烧的原理。人类智慧的传承!让人类的学者一步步发现了物质物理演变的化学反应。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在近代的佰年中,科研团队的不断壮大。科研成果更似雨后春笋!核能的出现和科学家对核能熟练的掌握运用,太阳的燃烧原理,早以被科学家破解!太阳的氢核巨变,是在特定的热能高温高压下才会发生的。如果把太阳切一点放到地球上会发生什么,这是完全不用担心的!咱们国家氢弹的研发成功以四拾多年了。一个中小形的氢弹能量,也比友说的切下太阳的那点能量大的多,核能的利用是为人类更好生活而用的!科学家和各国政要都明白,核弹不能用于人类战争。谁敢先用于战争。谁就是各拥核国先灭谁的必然。


辰悟1

太阳的温度很高,不等你接触到它的表面,就被气化了。更不要说要在它身上取下点什么了。

太阳有多大的能量,我们不敢想象。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可能不到它所产生能量的亿分之一吧,就可以成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直到现在的文明社会。

它燃烧了几十亿年现在仍然在给地球输送着巨大的能量,而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只是瞬间。

假如说人类真的有了这样的技术,那很好它就可以为人类服务了。一立方毫米的太阳成分不知道要敌得上多少个发电站的能量呢,把它建成真正的太阳能发电厂,让它源源不断地为人类输送大量的电能。并且既清洁,又长久发电量又大。


阳光大道3605

把一立方毫米正在燃烧的太阳放在地球上,会把带有有机质的地表烤糊拇指那么大一块,不会出现某些人想象的那种结果——把大地引爆或给人们带来灾难。如果把太阳的燃料氢弄一立方毫米放在地球上引爆,破坏力要大些。如果不引爆,一立方毫米的氢原子,很快会衰变消失,变成其它物质。就是这个样子。


王宝山10

有很多问题,在提出立意时本身就有存在问题。而这样的问题是没有可采用性和实用价值的。与其说,把太阳切下一立方毫米放在地球上,会发生什么。到不如先提:人类如何想办法,到达太阳。或,经过光源的当量计算,用多少顿然煤或多少热核量才有相当于太阳一立方毫米的当量呢。求知是人的天性,但问题,超出了一定值,这样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


道儒之生

对于地球:可以因为改变了地球的能源状况已经引起一个几近崩溃的状况。

对于放置地点:一直争论不休,也许是能源分享问题也许是占位费问题,也许是借读问题。也许是污染问题。

对于运输商:那会儿也许很High,因为接到了这个超级订单。也许骂街因为预估不足,运输商企业快倒闭了。

对于人类:该吵架的吵架,该吃炸酱面的吃炸酱面,该整容的整容,该干嘛的就干嘛。

一切在人类面前,皆如历史长河一样,滚滚而来,浩浩荡荡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