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研11年,讓5720例病危患者新生,她給全中國人上了一課

最近,發生了許多熱點事件。它們一直都在我的腦海裡徘徊,轉來轉去,好像在告訴我:我一直在尋找一點什麼。

直到前幾日,一個朋友分享給我一篇文章,主題是《徐梅:整體醫療實踐與創新》。當時很忙,對這樣一個嚴肅而陌生的話題,也沒覺得想馬上去看。

晚些時候,待我忙完手頭的工作。靜下心來,打開文章一字一字讀起來。終於,我找到了最近各種事情在腦子裡打轉的緣由。

從餓了麼賣給阿里,到摩拜投入美團的懷抱,到“套現3個億,同齡人已拋棄你”的刷屏,到我一手打造的揭露共享經濟亂象的全網數百萬閱讀量的文章,到敘利亞戰爭,到鴻茅藥酒“毒藥”事件,再到中美貿易戰中中興被美封鎖——我發現了,這些事情最本質的關聯。

我一下子豁然開朗。作為愛寫文字的人,內心有所想卻又不能自由表達出來是很難受的。

我找到了,這些事件的本質關聯,就在一個字——“病”!

為什麼是“病”?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周遭這個世界的一份子,我們每一個個體從來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敘利亞上空的炮火,我們只能遠遠的想象。但我們不能確定,會不會在別的地方或者某年某日,炸裂在我們的頭上。一棟棟倒塌的房屋,一聲聲的哭泣,一片片的屍骨和鮮血,告訴著我們:這個世界“病”了。

鴻茅藥酒的“毒性”,我們沒有喝到,不得而知。一個寫了一篇標題黨但內容中肯的文章的作者,卻被地方企業所在地警方千里迢迢跨省抓捕,讓人不寒而慄。一個10年來,在25個省市,違規達2630次,被停售數十次的企業,年投入廣告150億,它卻進入了央視“國家品牌計劃”。本來有些責任的文章作者,卻在輿論的壓力之下,又安然回家了。站在弱者的角度思考,我們勝利了。但是站在整體的角度思考,我不知道誰贏了,我笑不起來。

我想說的是:我們的商業文明“病”了。法制的文明呢,我閉嘴,你都懂。

中美貿易戰,逐步升級,最後直插科技實力較量的核心。比我專業的、瞭解的討論中興事件的人很多,我也不想去深究到底是美國要打我們,還是中興自己的原因招致了這次危機。我想說:在科技實力的創新發展上,以及中國企業的商業運作規則上,我們一直“病”著呢。

餓了麼賣給阿里實現價值近100億美金,摩拜賣身美團創始人套現1億美金。共享經濟成就了少部分人財富的狂歡,卻也讓整體社會經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茅臺市值也曾達10000億,一個又一個房企跨入1000億俱樂部,一個讓人陶醉,一個讓人奔命。除此以外,我們還收穫了什麼?

從最初的人口紅利,到消費升級的紅利,社會變革的紅利和機遇,可以說時代拋給了我們一顆顆“低垂的果實”。中國公司在大規模高市值背後的真本事、真成色,還遠不達我們應有的國家實力地位匹配的水平。

畢竟,在中美貿易戰的較量中,我們不能拿茅臺酒去灌美國人,我們不能拿外賣去改變美國白領的生活方式,我們也不能拿共享單車去入侵美國的街頭。我們,更不能用弱者的心態,拿民粹主義和民族精神去給予對方壓力,在另一個維度上取得安慰和平衡。

為了成就一個行業2-3個100億級企業,整個社會投進去了上1000億。從階段性上看,我們需要有人做出反思。在我們的城市裡,飛奔的外賣摩托就像城市的蝗蟲一樣,佈滿城市的毛細血管。如果,把一盒盒難以下嚥的外賣帶來的方便,與鄉村的美麗、農業的科技、食品的安全發展相比,後者比前者重要不止100倍。

我想說:我們的公司在對市場、市值、價值的追逐上,也“病”了。

我想說:作為個體,在對待財富的價值觀上,我們也“病”了。

對於成功者的膜拜和無止境的焦慮,正在讓我們忘卻了成就財富自由背後的價值的創造、堅持、艱辛和付出。

但是,世界是一個整體;商業運營的環節是一個整體;政治、經濟、民生是一個整體;一個公司是一個整體;一個人也是一個整體。一個事物的開始、發展、成長、輝煌和調整、衰落,也是一個整體。

一處小病,久而久之,就可以成為整體的大病。

在這個盛世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某一個體系階段性的“病”了,可以說是成長的代價。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新事物帶來的便利和提升。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問題本身,我們應該時常保持頭腦的清醒——病在哪裡、病該如何去解?

朋友發來的文章,給了我新的啟發和希望。

在西方,定義是非常準確的,涉及到身心靈的就是潛意識的叫整體醫療,這才是真正的醫學。這個醫學是幹什麼,找病因。除了外傷,突然的爆發性傳染病,所有的病都有病因,世界上沒有無因的果。任何一個疾病一定是從病因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當今所有看到的問題,都有病因。如果要解除病,就要從整體去治。所以,我們都會經歷一個從泡沫到本質的過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但是,我們不能在出發時,忘掉因為所以,忘掉病因和對解病方法的努力及探索。

而我們今天面臨的“病”,到底是什麼?看到一位資深媒體人寫的文章說得好——藥酒與中興:每款流行過的保健品配方都一樣。我們的“病”,出在了為了追求規模、市場和鈔票,而不擇手段,而破壞規則,而踐踏法制;出在了,我們學校裡教出的人多數都是隻為賺錢的人;出在了,我們所有的努力好像都在為了房。

似乎,大家都有苦衷和藉口,但這不等於就是正確、就是未來。而這個“病”,何時可解?由誰來解?可能需要十幾年、幾代人,需要從上到下,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從自己做起。

幸運的是,今天我們看到了希望,我們依然還在努力。上次,在《清明祭:中國式共享經濟,消耗超1000億,幾乎全軍覆沒》一文的評論中,有一位讀者的評論讓我非常印象深刻。他說:

中國,還有像我這樣的一批年輕人在幹科研飛機項目、航天項目。雖然收入低,但我們活得很充實。我們的目標都是以10年20年來計算的,不會短暫的看到眼前的利益。我相信等到我們50歲的時候,我們的財富絕對會超過現在這些所謂的創業年輕人。當然,我們的財富不侷限於房子、車子,還有精神上的,還有心理上的。而且對子女的教育也是我們很重要的一筆財富。

他說的理性,說的很冷靜,也很可愛。我們的“病”要解除,一定得靠各行各業裡像他這樣的人。顯然,不會是那些張嘴閉嘴愛國、罵東罵西的人。

在這個熱衷追逐潮流、追逐風口的時代,在一輪輪的財富故事大爆炸背後,如果說我們依然有人潛心專研、依然有能工巧匠、依然有大國重器,那她就是“大國重醫”實踐的代表者。偌大的一個國度,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我們需要這樣的人來認真的關心我們的“死活”。她,用事實證明,她做到了。

她曾患有長達八年的抑鬱症,在這8年裡,她去學哲學、研究宗教,走遍了全世界可以追尋病因的地方。2006年,她第一次聽說整體醫療,與她尋找病因的想法不謀而合。一做就是11年,到了今天。

她說:疾病就是一次警告。疾病不是無緣無故發生,它是跟你在做一次深度的交流。大病大警告,小病小警告。因為你到了該轉變的時刻了。醫生要去解讀這個密碼,我覺得這是我們醫生新的任務,而且是最重要的任務。

她說:醫學是一門關於人的醫學哲學藝術。整體醫療醫生應該具備豐厚的臨床知識、哲學、藝術、宗教、心理,最重要是愛人,有悲憫。因為,疾病的發生和診斷探索的是影響人類社會活動與疾病的因果關係。

專研11年,讓5720例病危患者新生,她給全中國人上了一課

經朋友允許,特別將徐梅院長的演講全文轉過來分享給大家。我不是醫療專業人士,本文不作為就醫參考。但,我想我懂得其中的基本邏輯和常識。我希望,這篇文章,不只是給患有重病的人帶來希望,更為每個認真生活、工作的人,帶來人生的啟發。讓我們,在遇到問題時,可以找到癥結,並得到解決;讓我們,在每一天的生命裡,都充滿了價值和意義。

以下是徐梅分享文字整理:

專研11年,讓5720例病危患者新生,她給全中國人上了一課

我做醫生34年,主要是外科腫瘤和危重症的專家,但是我刀開的越好我越沒有覺得救病,可能有人延長生命,但是沒有提高生命品質。曾經我患有長達八年的抑鬱症,這八年我去學哲學、研究宗教,走遍了全世界我可以找病因的地方。我覺得人得病一定有意義。上天冥冥中有一種安排。

2006年,我得到了中國第一個境外投資,他們在雲南找到我,當時這個項目放到上海崑山,因為我在雲南工作,所以我說服董事局把這個放到雲南。我第一次聽說整體醫療,但是讓我震撼,跟我找病因的想法不謀而合。一做就是11年,到了今天。

專研11年,讓5720例病危患者新生,她給全中國人上了一課

這11年沒有一分錢廣告收入,但是我們還有點名氣,為什麼?

說明補充:因為時間久遠,央視“走進科學”的報道,如今僅剩下了一個文字鏈接: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80317/106741.shtml ,視頻也無法打開。還好,我找到了上面青海衛視後來做的一期節目,對這個故事做了完整呈現,鏈接:https://m.v.qq.com/x/page/x/3/0/x0386sigh30.html?coverid=&from=groupmessage

定位疑難危重症疾病,覆蓋國際化的服務範圍

專研11年,讓5720例病危患者新生,她給全中國人上了一課

人類壽命不斷延長,病診療應適時尋變

這11年裡,我始終在探尋疾病真相到底是什麼?我們在教科書在病因這一欄都寫病因不清。但是,根據我做醫生34年的經驗,我堅信病因不是平常的,每個病都在對話。但是,對話什麼我們不知道。我們買個手機有說明書,但是我們被生下來那天我們對自己完全無知。我們的一生在碰撞當中成長,我們經歷了太多痛苦。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又一個現實。

在1901年以前我們人類平均壽命31歲,我去年到臺灣,臺灣公佈了他們的平均壽命89歲了。我們整個人類有沒有做好準備,在現在這個狀態下來醫治病人。1940年以前我們的疾病是感染性,死亡前三位是感染性疾病,1940年開始整個疾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是代謝性疾病,慢性病、腫瘤、心血管,現在整個疾病的發生,歐美用了50年得的病,我們15年完成。

哪怕我們在分子水平基因上有重大的進步,很多靶向藥取得突破進展,但是前途並不樂觀。三十年來美國可以確定的一條只有1.5%的人受益,而且還可以確定的是藥物副作用和高昂的費用,而且病人只有短暫的療效,大部分三個月以後、半年以後就耐藥,不再有效。

追溯醫學發展過程,發現整體醫療模式

今天,跟大家彙報的是整體醫療。

我們不得不回看人類在長達十萬年間我們在幹什麼,醫學是怎麼產生的。其實,醫學當時沒有技術,是從愛開始的,是神職人員介入醫療才有醫療的開始,所以叫神明主義。

專研11年,讓5720例病危患者新生,她給全中國人上了一課

臨床案例,整體醫療實力證明

專研11年,讓5720例病危患者新生,她給全中國人上了一課

案例二:他來的時候肺尖上有正常的肺組織,其他都被癌塞滿了,最後多活了兩年。

專研11年,讓5720例病危患者新生,她給全中國人上了一課

案例三:他是癌已經侵犯了顱底,要摘掉眼球和舌頭,而且存活期兩個月左右,最後找到我們,我們送到美國梅奧,重新做了一張臉,保住了眼睛和舌頭,但是美國的醫生也講只有兩個月不到的生命期,要做大量的放療和化療,他不願意在美國做,就來到瑞奇德做整體醫療,現在已經七年了。

專研11年,讓5720例病危患者新生,她給全中國人上了一課

案例五:

這兩個是肺癌,非常晚期的肺癌,是經過放化療以後完全無效,但是都想拼死一博,這個癌症不僅大,同側轉移,非常晚期,這個病人活了6年。

整體醫療更需要愛與悲憫

整體醫療的核心精神是什麼?

它是一個哲學思想體系。很多人在很多場合說:你從一個醫學專家變成醫學哲學家。

其實,疾病就是一次警告。疾病不是無緣無故發生,它是跟你在做一次深度的交流。大病大警告,小病小警告。因為你到了該轉變的時刻了。醫生要去解讀這個密碼,我覺得這是我們醫生新的任務,而且是最重要的任務。

在今天,美國整體醫療醫生資格獲得證書的有兩百位。其實,醫學被重新定義,我上大學的時候,認為醫學是門技術。但是今天,我認為,醫學是一門關於人的醫學哲學藝術。整體醫療醫生應該具備豐厚的臨床知識、哲學、藝術、宗教、心理,最重要是愛人,有悲憫。因為,疾病的發生和診斷探索的是影響人類社會活動與疾病的因果關係。這是我這11年最大的體會,每天每個走進我的生命都在教育我。

這句話贈送給大家:生命其實只有一個目的,如果愛不能呼喚你,那麼生命就用生命呼喚你;如果痛苦不能呼喚你,那麼生命就用更大的痛苦來呼喚你;如果更大的痛苦仍然不能呼喚你,那麼生命就用失去呼喚你;如果失去不能呼喚你,那麼生命用更大的失去呼喚你,包括生命本身。

生命會用生命的方式在無限的時間和空間裡用無止境的發聲呼喚,生命有生命的體驗。在無盡的生死和輪迴裡不停息的呼喚你,直到你醒來。因為人的生命旅行只為醒來,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上,我們崇拜的人都是智慧的聖人。但是,這一百多年來我們崇拜物質,崇拜我們看得見有形的社會,我相信人類到今天一定會到了一個開始轉變的時刻。

專研11年,讓5720例病危患者新生,她給全中國人上了一課

這11年,我其實感恩中醫,沒有中醫沒有我的今天,我為了探索中國的智慧,我熟讀黃帝內經,它的根本是道家思想,我熟讀所有中國道家,拜訪中國的高人。最後,所有人說你要讀《易經》,一學12年。我現在是《易經》博士班畢業,中國這麼好的東西我們忽略掉了。

中世紀沒有技術,沒有藥,沒有多少醫療方法,但是醫生有悲憫和愛,我們現在的醫療缺失了。我大學畢業1984年,那時候醫患關係多好。但是,今天有的醫患變成了敵人。所以,今天大家反覆講到如果有愛,有信任,這個成本就消失了。

專研11年,讓5720例病危患者新生,她給全中國人上了一課

徐梅院長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