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小山村常住人口锐减,耕地被松鼠占领!专家:好现象

打工回来,李定开发现庄稼不好种了。

松鼠、鸟雀太多,糟蹋严重。在泸州市叙永县江门镇双莲村,李定开靠山边的一块玉米地,减产了一半,“都被松鼠掏了”。即便是种水稻,村民杨松也发现,鸟雀光顾后,损失“起码10%”。

过去20年,村子已经发生了彻底改变。村支书曾维刚说,没有多少人“认真”种地了,很多人出去打工,甚至定居城里。

曾维刚给了这样一组数据:双莲村户籍人口3167人,目前常住人口只有1200多人,原有耕地3200多亩,现在还在耕种的不过1200亩左右。绝大部分村民已经不靠种地为生,大面积竹林覆盖了村庄。在村民渐渐搬出村子时,这里开始被松鼠等野生动物“占领”。

川南小山村常住人口锐减,耕地被松鼠占领!专家:好现象

村民的房屋被绿植环绕

抢食

种樱桃三年没吃上樱桃

种玉米一半被松鼠啃掉

杨松家门前有一棵大樱桃树,但他三年没吃上樱桃了。杨松说,刚结果子时,“貂脸猫”就来偷吃,到成熟的时候,就已经被吃完了。在当地,松鼠被称为“貂脸猫”。

村民们想过很多办法,放鞭炮驱赶,安笼子抓捕,甚至下药毒过,但收效甚微。

川南小山村常住人口锐减,耕地被松鼠占领!专家:好现象

村民抓住的松鼠

李定开出去打了10来年工,前两年回来修了房子,又种了10来亩地,主要种玉米、洋芋、红薯,“收来喂猪”。但他家更主要的收入,靠的是一片竹林。去年,他砍了100吨竹子卖到竹浆厂,收益四五万元,“跟在外面打工差不多”。

李定开很快发现种地“不划算”,辛苦,还被“野东西”糟蹋。去年他有一片靠山边的地,以前要收300多斤玉米,结果一半都被松鼠啃了,最后收了不到200斤。今年,这块地他撂了荒。

杨松现在看到松鼠也不赶了,“白费力气,赶了他们又会回来,在树上、竹林里,这些家伙灵巧得很”。

“什么都吃,没有忌口的。”村民吴中云说,地里的南瓜、黄瓜都会被松鼠吃,而且一些树木的皮子,都被松鼠“啃得光溜溜的”。

人退

越来越多的人从村子撤出

还在耕种的地只有1200亩

43岁的刘寒均在江门镇开了一间汽车修理门市。18年前,他意识到种地“养不活一家人”,便去成都学修理摩托车,五六年前,他发现修摩托车生意不行了,又去成都学修小车,他没打算再回去种地了。

43岁的陈刚如今同样生活在江门镇,买了房,承包一些小工程。他以前去广东打了10多年工,回到家乡,却没有再回到村里。他说,在外漂泊多年,还是习惯家乡的生活,打工回来,他在村里修了一幢楼房,但农村的生活却回不去了。

陈刚现在与老家的距离,是城镇到村里的10来公里。他的生活,一部分在城镇,一部分在乡村。老家还有四五亩水田在种,“两个老人舍不得丢”。农忙时,陈刚只有请人。在陈刚看来,种地已经很难计入家庭收入,“老人坚持要种,那就种来自家吃吧”。

对于20年前离开村子,刘寒均和陈刚都觉得是必然选择,那时候村里所有年轻人都往外走,打工、做生意,以及一些村民努力把孩子送出去读书。

曾维刚介绍,全村有统计的耕地是3200多亩,现在估计,还在耕种的只有1200亩,一些土地撂了荒,一些边坡斜地种上了竹子。而全村户籍人口3167人,目前常住村里的,大概也就1200人左右,且大部分是老人。

曾维刚说,他初略算了一下,过去20年来,全村800多户人,至少有200户以上在城镇买了房,有至少50户家庭把孩子送进了大学。最近一次“规模性”搬迁,是政府扶贫搬迁。2017年,在江门镇统一规划下的162户扶贫搬迁中,双莲村有9户贫困户搬迁到了江门镇,生产方式变成了种木耳为主。

川南小山村常住人口锐减,耕地被松鼠占领!专家:好现象

村里种的竹子越来越多

鼠进

人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

松鼠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宽

刘寒均在老家也种了一些庄稼,“两个老人在家里,种点近的、水源好的地”。刘寒均说,其他不太好的地,都种上了竹子。

刘寒均种的竹子在村里算不上多,但也能砍个20吨,按照目前的行情,有1万元以上的收入。在江门镇,2017年11月投产的竹浆厂,直接拉动了当地竹农的积极性。

双莲村4组的何代尧在村里种的竹子比较多,他家有120亩竹子,每亩每年可产1吨竹子,他自己也在村里收购竹子,把竹子送到竹片厂,竹片厂加工后,又把竹子送到竹浆厂。竹子产业的发展,让何代尧已经放弃种地,但他给出的理由是:“松鼠太多,种不出来了。”

在川南泸州,像双莲村这样的山地很多。“无法实现机械化,种地就靠人工。”曾维刚说,从发展形势来看,双莲村将越来越不适合种粮食。

不适合种粮食的双莲村,在过去10来年里大力发展竹产业。曾维刚介绍,双莲村人均收入5000元左右,其中竹产业成为支撑。过去10年,全村新栽竹林1万亩,现在全村竹林面积接近2万亩。

对于村民来说,种竹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竹子种下去,不需要更多看管养护,种下去后,人可以继续出去打工,需要砍伐的时候,包给其他村民或者请人砍伐都行。

竹林面积大量增加,伴随的是松鼠等野生动物也多了起来。每天早上,鸟鸣声此起彼伏,而松鼠的咕咕声也格外响亮。“平时很安静,一到早晚进食时,就到处都听得见。”杨松说,竹林和平地是松鼠活动的边界,松鼠基本上生活在林地里,但它们经常“越界”糟蹋靠林地的庄稼、水果。“感觉是人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松鼠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宽。”杨松说。

川南小山村常住人口锐减,耕地被松鼠占领!专家:好现象

村里种的竹子越来越多

专家观点:

城市化进程把土地还给动物是好现象

张黎介绍,从1998年开始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县林地面积得到大幅提升。叙永县林业局数据显示,全县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的51.17%,已经增长到2017年的56.22%。

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传统农业依赖逐渐减弱,经济林木的效益也逐渐显现。叙永县的城镇化率并不算高,但过去几年增长速度很快。叙永县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城镇化率为31.22%,2016年32.59%,2017年已经达到34.16%。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徐怀亮表示,像双莲村这样的村子现在很普遍,生态恢复的大趋势确实很明显。目前来看,松鼠增多并不存在生态失衡的现象,“大自然有自我调节能力”。

徐怀亮说,从生态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从历史角度看,人口增加,导致人类曾经“占领”动物的栖息地,现在的城市化进程,又把土地还给了动物。同时,发展经济林木对调节气候、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都有促进作用。但从宏观角度讲,植被单一也是需要考量的问题,在部分区域,可以插播一些其他植物。另一方面,对于当地村民来说,“生态补偿角度”的考虑也应该纳入宏观规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