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生产队,重回大食堂

重温生产队,重回大食堂

1958年10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办好公共食堂》。社论事无巨细地提出了办好公共食堂的具体要求,比如食堂饭菜多样化,饭要粗细搭配,有干有稀,菜要多种,有菜有汤,尽量免费供应酱油、醋、葱、蒜、辣椒等调味品。要注意改善伙食,应当争取每月吃两三次肉,每逢节日会餐。食堂要讲究卫生,要有自己的蔬菜基地,对年老社员、儿童、病员、孕产妇应在饮食上适当照顾,要利用旧有房屋改建饭厅或尽可能地新建简易饭厅等。

5月23日,本报带近百名读者来到我省兰西县旅游观光。中午,读者生活馆特别在当地长江村的王家大院为读者们准备了五口大锅,读者们亲自动手,“重温生产队,重回大食堂”。

一路高歌,向着“生产队”迈进

生活馆工作人员一路上的贴心服务也让读者们倍感暖心。有的读者身体不好,上下车都有工作人员搀扶。刚一上车,馆长张发波就贴心地问读者们是否携带降压药降糖药救心丸,大客车上还贴心地准备了急救药箱。一大早7点多出发,难免有读者没吃早饭,工作人员还为读者准备了“暖心小面包”和矿泉水。前不久刚过完520,在车上,工作人员还为成双成对来的老人们发棒棒糖,很多对读者都已经是金婚了。工作人员细心提醒:“大爷大娘要是糖高,千万别吃,回家给你孙子孙女吧。”

重温生产队,重回大食堂

重温生产队,重回大食堂

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一路欢歌笑语。到达兰西后,第一站便是参观我省著名佛教寺院东林寺。东林寺背靠拉哈山,面向呼兰河,门口就是大水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这里曾由原黑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极乐寺副主持安西法师任主持。

你切墩我掌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0点半,大队人马在东林寺门口再次集结,欢乐大客向旅行的最重头“景点”——兰西县长江村的“生产队”进发。

到了目的地,读者们分成了五个大队,一队一口大锅。队员们必须自己动手,将“生米”做成“熟饭”。之前,工作人员已经把半成品食材洗好放在了盘子里。读者生活馆馆长张发波千叮咛万嘱咐:“可不能让老人们碰水,好多读者都有关节炎,菜咱们给他们洗,他们炒就行。”

你切墩我掌勺,她端盘子他添柴,“油呢?水呢?锅铲子呢?十三香呢?”你就看吧,几十个人一起上阵的场面老热闹了!“小伙儿你别拍照了,快把那锅刷子递给大娘!”“哎,你们3队不是有咸盐吗?拿俺们2队的干啥,这不是典型的‘挖社会主义墙角’吗?”

重温生产队,重回大食堂

这边有火急火燎的,那边也有慢慢悠悠的。4队的胡大娘慢慢悠悠地打鸡蛋,磨磨蹭蹭地放调料,可是她“心里急”啊!“你快帮我瞅瞅,这锅咋还不冒烟啊?”“哎呀,我这个笨啊!我这没下过乡的手脚就是不麻利。”“这柴火板子咋着的这么慢,看来农村生活我是真不习惯。”果不其然,4队的菜做得最慢,别的大队都开造了,这队最后一道肉炖豆腐还没出锅呢。可慢工出细活,这一队最后烧出来的菜,色香味儿俱全。“快来给俺们这队的韭菜炒鸡蛋拍张照,这土鸡蛋做出来焦黄焦黄的,咱们自己家做的鸡蛋跟这个没法比!”

除了本报读者自己做的大锅菜,“生产队”大院儿也给各桌添了几道硬菜——杀猪菜、水煮肉片、特色干豆腐卷肉、当天的新鲜血肠、自己家灌的鸡蛋肠、刚蒸出来还冒气儿的馒头花卷、颤巍巍的大米查粥、冒红油的咸鸭蛋管够。

重温生产队,重回大食堂

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

大爷大娘们一边吃着自己做的可口饭菜,一边想起了自己上山下乡的青年时代。读者钱大爷回忆:“年轻时,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农村当过几年知青,那会儿就吃大锅饭,这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感谢报社组织的这次活动,让我找回了青春。”

钱大爷说:“当年的大食堂,主要受到两部分人欢迎:一是妇女,她们说,这下可好啦,再也不用愁劳动收工后累死累活地做饭啦,收工后能吃现成饭,这多好啊!另一部分就是打光棍的老爷们,这大食堂好像专门给光棍办的,光棍再也不用愁自己掏灰生火,生一顿熟一顿地做饭了!”

读者赵大娘回忆:“我曾经在河南上山下乡,我们在的那个生产队,一个礼拜饭菜不重样!每天三餐,每餐四个菜。一周一聚餐,节日大会餐。我还记得那时候的菜,和平汤凉粉、豆芽、银丝菜、红丝菜氽汤面、白菜、炒豆腐、炒百合七糕点肉丝、肉片、炒白菜、炒韭菜红烧肉、小酥丸、大酥肉、氽汤丸子、拔丝山药、焦烧肉、木耳汤、油馍百合汤、金丝菜……”

重温生产队,重回大食堂

“你们大队一个礼拜不重样,我告诉你,俺们生产队的饭菜一个月都不重样!”赵大娘的老伴儿高大爷也打开了话匣子,“当年生产队大食堂还开‘流水席’,社员随到随吃。一走一过的行人,我们食堂全都管,就跟古代的张鲁设义舍似的,五里设个凉亭,十里设家饭铺,猪肉炖得红润润的,大米饭亮晶晶的,路过的人来了就吃,吃了就走,人家不吃,俺们还劝人家,说反正‘吃饭不要钱’!”同桌的崔大娘回忆:“当年,不少生产队大食堂都有一个共同的口号叫‘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

“吃饭不要钱”和“放开肚皮吃饭”,实际施行了不到两三个月,多数生产队大食堂就已寅吃卯粮。崔大娘说:“炊事员生怕社员们吃得‘打锅’(饭菜不够吃),每顿都多做些,剩饭剩菜吃不了就倒掉了。后来又赶上了自然灾害,开始是吃山药不去皮,小麦‘一箩打到底’,磨成全麦面还可以,毕竟还是粮食,黍子连皮磨成面做‘连皮糕’吃,吃了以后大便干燥,大人还好一些,尤其是小孩一大便就哭。后来就搞‘代食品’,把玉米秆、山药蔓、荞麦秆、圆白菜根收集起来磨成面掺上白面做成窝窝吃,结果吃得不少人身体浮肿,腿上按一下就是一个坑。过了那几年,我们才知道珍惜粮食有多重要!就算到了今天,吃剩下的饭我都得打包带走,可不能糟蹋粮食啊!”

重温生产队,重回大食堂

“纯天然”的龙江味道

吃饱喝足后,大院里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引起读者的注意。家养猪肉12块钱一斤、土鸡蛋1块5一个、纯天然小米4块钱一斤……读者孟女士买了154块钱的前槽和47块钱的排骨。“刚才咱们做的猪肉就是这纯天然的家养猪肉,咱在城里吃的冷鲜肉跟这没个比!我多买点儿回家给我孙子吃。”

农村还有一个旧习惯:“收不收吃一秋。”孟女士回忆:“当年生产队尽量把食堂的饭菜质量安排得好一些,还订了食谱,变换花样儿,白面做馒头、花卷,莜面变着花样儿做,隔十天半个月还吃一顿油炸糕。” 本报读者生活馆馆长张发波说:“今后的重温生产队活动,咱们也会给读者们变着花样儿备菜。旅游惠民一直作为生活馆的常态工作进行,受到读者们的广泛欢迎。为了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报纸今后也将继续开拓创新,打造更多独具特色,贴近读者的旅游路线,让大家平平安安出门,乐乐呵呵回家!”(李子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