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身體被掏空,如何驅走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burnout)指個體在工作重壓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

感覺身體被掏空,如何驅走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並不是一個新鮮詞彙,在教師行業更是如此,經常聽到許多入職兩三年的年輕教師抱怨工作沒有意思,原因何在?

主要是三個因素:

工作重複性大,備課、上課、批作業、輔導學生等週而復始的重複勞動讓年輕人產生了“審美疲勞”;

工作價值的“潛伏性”,小學教師的工作煩瑣雜亂,千頭萬緒無不牽扯大量的心力,絕大多數都是“奠基工程”,讓老師們感覺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

工作擠佔生活空間,許多年輕教師空有許多興趣和才藝,卻沒有閒暇實踐,遠離了生活裡的芬芳與美好,心中還能有多少快樂呢?

如何驅走職業倦怠,有以下三個對策:

1.用研究學習沖淡職業倦怠

步入教學崗位兩三年後,新鮮感逐漸褪去,容易對未來產生迷茫。其實在教育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值得研究,無論是學生個案的分析與應對,還是後進生學習動機的激發,都暗藏著教育的普遍性規律和方法,如果細細研究會發現其中有許多有趣的地方。

有的教師一味對學生抱怨、對學校不滿,懷揣滿滿的心理垃圾,最後傷人傷己,倒不如積極提升教學技能,在解決問題中體會教育之樂,唯有走出自己“狹隘”的舒適區,才能真正走向廣闊的育人天地。

2.尋找教育教學中的“新增長點”

在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善於發掘自己的特長,把特長與工作無縫銜接。有的老師善於邏輯,能夠將錯綜複雜的文理梳理得清清楚楚,有的老師長於辭章,能寫出文采斐然的“下水文”,有的老師將自己的長處作為職業規劃的“新增長點”,並不遺餘力地發展自己的長處,避免渾渾噩噩混日子。

以一個老師為例,課堂表現力與應變能力平平,與區域內的高手不可同日而語,但文字功底尚可,且有記錄反思的習慣,因此工作幾年後,便明確了自己的教科研方向。

其實每位教師都一樣,大家在明確自己教育教學中的“新增長點”之後,便可以苦練內功,靜待花開,同時一定要堅信:“只要熱愛教育,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3.忙裡偷閒擁抱美好生活

許多教師的苦和累緣於將工作與生活混為一談,久而久之,留給自己與家人的時間越來越少,情緒越來越糟,最終還是影響到工作。教師一定要釐清生活與工作的邊界,把握屬於自己的芳華。

教育是一個以輸出為主的工作,同時會吸入許多負能量,我們需要一個出口釋放那些負面情緒,聊天、運動、音樂,哪怕是一杯咖啡的閒暇,都可以讓我們獲得短暫的釋放。如果條件具備,可以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在短暫的出走後,再看我們的教育工作,也許會有“小別勝新婚”般的柔情與蜜意,只有讓生活的甘甜沁入我們的心脾,我們才能用這一汪清泉澆灌出美麗的花朵。

教育充滿了全新的內容與挑戰,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探索與學習。

面對家長和學生越來越高的教育需求,我們要明確職業規劃中的“新增長點”;當然,我們也要明確工作生活的界線,一定要經營好自己的生活,想讓學生次第盛開,先要讓自己鮮豔起來。

有了職業的追求和生活的熱情,職業倦怠自然離我們遠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