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乱,扒清给你看,小白买车前必读,呕心沥血整理

世界这么乱,扒清给你看,小白买车前必读,呕心沥血整理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便捷,方便到我们很多原本必须在线下才可以完成的事情,现在基本都可以在线上解决。我们可以自由的在线上购物、浏览新闻、社交、发表个人观点,作为一个现代人获取信息最为重要的途径,各个商家自然也不会放过这块可以展示自家产品的绝佳之地。

而当我们想要购买人生中第一辆汽车的时候,相信很多人的第一选择就是上网了解,在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广告,繁冗复杂的陌生汽车名词,甚至是鱼龙混杂充斥于各个角落的厂家推文软文时,大家有难免总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生活中,巴斯夫也经常被身边的亲戚朋友求助买车选车的各种问题,正是基于此,我决定整理一篇这样的文章,扒一扒那些毁三观的营销骗局,帮助正处于迷茫中的你。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正式开始。

我将选车的问题总结为了以下几个角度,颜值、功能、安全、操控、舒适性(包括气味、空间、隔音)、油耗、耐久性、性价比,共计8个大项,排名有先后,当然这仅仅是代表我个人的选择取向,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侧重选择。

1、颜值: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就连食堂大妈的“帕金森抖手”顽疾都能被长得好看治愈,不可否认,像汽车这样天天得伴随你出入各种场合的大件,长得好不好看,成为了很多年轻人选车的第一要素。不信你看看隔壁的BYD,之前真的是丑出天际,销量也确实不咋滴,但是重金挖来前奥迪御用设计师沃尔夫冈·艾格之后,你瞧瞧最近出的这几款,还没有开卖,就有很多人有了想要入手的冲动,果然颜值即正义!!

但颜值这个东西见仁见智,不做过多解读,别人买了你觉得不咋滴的车也别喷,毕竟千金难买我愿意,自己喜欢就好。

世界这么乱,扒清给你看,小白买车前必读,呕心沥血整理

2、功能:

巴斯夫把这个排在第二位,因为这是很多人购买车子最主要的出发点,没有之一。

车子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承担着将人从A地送至B地的必然需求。在以前,自行车、公交、地铁甚至步行都可以完成,现在有了升级买车的需要了,必然优先考虑实际的应用场合。

巴斯夫身边就有人跟风买了7座的SUV,却发现常年都是一个人开车上下班,不经济又不方便(车太大);也有人买了轿车,却发现经常要走烂路,不到半年刮底了无数次,痛心不已;还有家里2个孩子的家庭,经常跟我抱怨当初没有上MPV,孩子抱怨不说,哪次想要一家人来个集体自驾,只能再多借一辆车子。

显然,这些就是没有从功能性角度选车带来的苦恼,当然每个人的用车环境不尽相同,我只能从车型分类角度,来给大家做一个简单梳理。

三厢轿车:路面上跑的最多的就是它,最传统意义上的车型。一般是5座,相对SUV、MPV,由于整体高度更低,迎风面积小,因此理论上会更加经济省油。由于车身重心也更低,因此也会带来更好的理论驾驶稳定性。当然,缺点都是相对而言的,不做延展。

(注意,本文所讲的都是相对而言的理论表现)

两厢轿车:三厢轿车的衍生版本,一般比三厢轿车要短,唯一的区别在于车屁股,后备箱采用掀背式的开启方式,因此储物开口比三厢大,配合后排座椅放倒的特点,可以装得下更大的物品。但是要注意的是,一般两厢车后备箱总容积并没有比三厢大,只是装载东西会更灵活。其拥有三厢轿车的几乎全部优点,另外由于车身短了,城市里走走停停可以更灵活,而且造型一般会更加年轻一些。

旅行车:也叫做wagon版本(瓦罐),同样是三厢轿车的衍生版本,一般与三厢轿车等长,唯一的区别也在于车屁股,可以看成是两厢车型的尾箱加大版。因此后备箱空间更大,同时相比轿车也没有牺牲油耗和重心。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国家几乎家家都有一辆旅行车,因为文化差异,也因为市场定价原因,旅行车在中国一直比较小众的存在。(巴斯夫最爱的车型啊有木有!!)

世界这么乱,扒清给你看,小白买车前必读,呕心沥血整理

SUV:市场原因,现在的SUV与最早的定义已经相距甚远,基本现在都是一个泛指的概念。现在市场流行的SUV车型一般可以理解做是两厢轿车的底盘加高、车顶加高的样子(当然,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用了“样子”这个词,不接受抬杠)。因此,相对轿车,优点就是,可以通过一些复杂路况不用担心剐蹭底盘,同时后备箱空间也更大一些,同时坐的高视野好,开起来压力比较小,看起来比较显大气派。缺点就是迎风面积变大了,油耗相对轿车要高,重心也高,理论操控会有一定的下降。

MPV:一般多为7座,多用于商务接待或者成员较多的家庭使用,车头相对短,车厢空间巨大,除少数极端车型,为了有舒适的头部空间,一般这类车型设计都比较高。优缺点相信你已经可以总结出来了,相对高油耗、重心高带来相对操控较差,但是空间绝对是变态,乃是杀(拉)人越(装)货必备良品。

跑车:壕估计也不会看这篇文章,算了,略!

3、安全

嗯,这是个被国人忽视最多的一个点,真心值得我们来好好聊一聊。

上海大众朗逸,这货每个月动辄卖出3、4万辆的紧凑级销量冠军,来自于内部代号为PQ34的大众平台。这个平台诞生的第一款车叫做奥迪A4。

世界这么乱,扒清给你看,小白买车前必读,呕心沥血整理

啥,我没看错吧,奥迪!!wuli大众真是厚道啊!!

别急,我说的是1998年的奥迪,换句话说这个平台到现在也已经有20年历史了,卧槽,高大上的大众一直在给我们用这个上世纪的平台造车??我不听,我不听。。

嗯,你确实没听错,就在日新月异,产品高速更新迭代的现在,大众还在用20年前的底盘架构生产汽车,还出了国内紧凑级第一的成绩,真的是触目惊心。诚然,不得不佩服大众的牛逼之处,20年前的平台,在现在的调教下,依然可以做出比较扎实的底盘感受,让很多人觉得这个车子很高级。但是PQ34好歹是上世纪的产物,平台的安全性早已被同级对手抛离,该平台最新能查到的碰撞测试数据也是08年的了,给大家画个重点吧:大众已经10年没有送检PQ34的车子参加碰撞测试了。

当然,国内的汽车厂商也没好到哪里去,H6不管怎么换壳子,底盘一直在逆向模仿RCV,奇瑞瑞虎、吉利GX7逆向模仿RAV4,比亚迪一众系列逆向模仿花冠也早就不是什么秘密。换句话说,RCV、RAV4、花冠这三款车型,撑起了中国大半个汽车生产厂商也不为过,平台安全级别是否过时这样的论点,也更加无从谈起。每每谈起此,巴斯夫真的很痛心,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其次,在这里巴斯夫要科普两个名词,如果你已经很了解那就姑且再了解一遍。

其中一个叫做安全气囊,另外一个叫做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英文缩写ESP或ESC)。前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但是你要知道,常见的安全气囊又可细分为主副前气囊、前后排侧气囊、前后排侧气帘共计6个。就算是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厂商为了宣传仅仅只在顶配车型上配备齐了6个安全气囊。因为,一般媒体公关的试驾都只拿得到不接地气的顶配,而对于不怎么大肆宣传的其他配置就能省则省,利用的恰恰就是消费者对于安全气囊的忽视。更有甚者,不管配置高低,全系都没有配备齐6个安全气囊。对!说的就是你,2018款别克新英朗!!这可是同样月销3万的热门车型啊,厂商为了有个竞争力的市场定价,简直拿消费者的生命当儿戏!!

世界这么乱,扒清给你看,小白买车前必读,呕心沥血整理

如果,你还是嫌以上方法太过复杂的话,那么请遵循这样几个原则,或者说叫做买车所能接受的底线:①买新不买旧,尽可能买该品牌最新平台下的车子(如果你还是不确定,可以留言问我) ②6气囊、esp必须配齐 ③满足上述两项条件下,其他主、被动安全装备尽可能齐全。

当然,买车的时候注重安全,买回去却不系安全带上路的也是大有人在。除了祈求各大厂商良心发现,巴斯夫觉得现阶段更加急需改变的是部分国人的用车素质和安全习惯。

希望真的有一天,消费都变得理性了,大家各方面都强大了,企业那些无良的行为得不到市场认可了,美好才会到来。

4、操控

“马力如存款,可能用不着,但多多益善。”这是韩寒的一句话。

世界这么乱,扒清给你看,小白买车前必读,呕心沥血整理

操控涵盖的角度比较多,我认为一辆操控好的车子应该拥有随叫随到的动力,精准的转向,扎实而柔韧的底盘,聪明的变速箱,跟脚的油门,云云。。

什么,你不关心?

好吧,也许你会觉得,这不是作为刚拿驾照,上路都战战兢兢的你现阶段该担忧的问题,但是,老实讲,汽车作为一个几乎每天都会被使用的工具,如果它很无趣,又各种不顺心,你早晚会崩溃。我可不希望看到,当你成为了一个合格的老司机,回过头才发现追悔莫及。原来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新手第一次上路,而是当你需要踩下油门加速的时候,却发现2秒后你仍在原地(等待变速箱的反应)。

好的动力和聪明的变速箱会给你带来更加迅速的马路反应,这不光意味着性能出众,更意味着在面临危险的情况下,你可以更加从容的应对。好的转向手感也是如此,这些都是很容易被消费者忽视的点,那些老司机口中的跟脚,表达的其实也就这么个意思。

再当然,国内不试驾就买车的消费者是大有人在,网上看看外观就下定的也可谓不可计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巴斯夫奉劝大家,买车一定要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一定要亲自去驾驶。毕竟,车子买来是自己开的,不管别人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也许因为了你的“自作主张”,打开了另外一扇门,却发现别有一番洞天。

5、舒适性(包括气味、人机工程、空间、隔音)

舒适这个词,就其本身来讲用不着过多解释,而车子的舒适,包含了驾驶舒适、乘坐舒适两个大类,在日常用车中绝对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第一点我们要讲的是气味。巴斯夫曾坐过朋友新提的福睿斯,由于夏天全程密闭车窗开空调,在惊叹福睿斯底盘静音表现越级的同时,那扰人的车内气味真的把我熏得死去活来,因为是朋友新提的车子又不好意思抱怨,那一路的经历真的是终身难忘,一下车我就迫不及待又不动声色的猛吸空气,尴尬。因此在巴斯夫自己买车的时候,第一关心的就是车内气味,真心是有阴影了。在越来越注重个人健康的现在,车内气味的问题也愈发暴露的明显,“奔驰毒内饰致死胎儿”等恶性事件,也高度引起了各厂家的重视。但基于成本的原因,依旧鱼龙混杂,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

世界这么乱,扒清给你看,小白买车前必读,呕心沥血整理

提到人机工程,这里想先给大家科普一下正确的驾驶坐姿。简单来讲,第一步前后移动座椅,把我们的脚调整到离油门、刹车最舒服合适的距离,然后调整高度保证好一个ok的驾驶视野,最后调整靠背、头枕和方向盘,保证背部自然倚靠到座椅、头部抵到头枕的同时,手可以自然的握到方向盘的3、9点位置。

为什么巴斯夫要科普这个呢,因为很多的朋友对于驾驶坐姿一直都存在误区,尤其是很不注重头枕的使用,很有必要在这里做一次科普。而且,试车时通过调整坐姿,我们可以比较好的发现出人机工程的问题。调整了你就会发现,有的车子,手自然搭在方向盘上了脚够不到;有的车子手脚都合适了,头枕又抵不到了;还有些车子因为平台比较老,方向盘并不能前后伸缩移动;总之,就是很难调整到一个我们合适的坐姿,就更别谈舒服的去驾驶它了。人机工程是个系统的工程,只有我们自己去试才能发现问题。如果遇到特别难以接受的人机工程问题,巴斯夫的建议是直接pass,我一直坚信,车是用于服务我们的,如果连最基础的人机工程还需要反过来去迁就它的话,对不起,我选择下一家。

世界这么乱,扒清给你看,小白买车前必读,呕心沥血整理

空间的问题,相信大家看车的时候都能直观的了解到,我就不做过多分析了。唯一需要提醒大家的就是,前提大家一定要先调整好合适的驾驶坐姿。

而对于隔音这一项,有些人敏感有些人不敏感,我应该算是后者。如果你跟巴斯夫一样的话,最好是在试驾的时候多注意注意这块的情况。网上各种软文、五毛写手一堆,很容易混淆我们的视听,巴斯夫就差点吃了这个上面的亏。在我们的固有印象里,相对比较注重静音的品牌里,美系算一个。可是当巴斯夫去试驾雪佛兰科鲁兹的时候,那个糟糕的隔音表现震惊到我了,我甚至一度怀疑是哪个车窗忘记关了。直到我检查了所有的车窗、天窗,确定它们都是关闭状态后,果断放弃了这个选择。真心与我们的固有印象大相径庭!!而巴斯夫的这次经历,也再次印证了那些软文的不可靠!!一定要试驾啊!!

6、油耗

终于要说它了,巴斯夫已经按奈不住要揭露这件让我愤慨很久的事情了。就在几个月前,奇瑞第三代发动机下线的消息占据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关注点都集中在37%以上的热效率。这个数据,不但超过了所有自主品牌发动机,就算在世界范围内也十分罕见。如果你是一个汽车小白,一定会因为这铺天盖地的广告陡升无限的爱国情怀,自然而然,你也一定会被洗上这样的观念,像奇瑞这种号称业内技术宅的企业,造出来的车子肯定相对经济省油。然鹅,在“小熊油耗”统计公布的《2017年度油耗排行榜》上,无论是手动挡还是自动挡,奇瑞的车型油耗基本上都是倒数,真是的啪啪的打脸。

因此,在买车前,如果你对于油耗这块比较看重的话,巴斯夫安利大家一个油耗统计软件———“小熊油耗”APP,你可以在上面找到想要了解车型的最新油耗情况,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由于这个软件里面基本都是真实消费者的实际数据上传,因此还是具有比较强的数据参照意义的。

7、耐久性

这个又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美国著名的二手车网站iSeeCars.com曾评选出了十款美国人使用寿命最长的车型,它们的使用寿命很多都超过了20万英里,也就是超过32万公里!其中前10的车型里面,有4款来自丰田、3款福特、2款本田、1款斯巴鲁(严格说也属于丰田),日系成为了绝对的赢家。

这个是美国的数据,中国的数据我们去哪里找呢?

这里巴斯夫继续给大家安利网站:一个是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一个是车质网,两个都是可以查寻到真实质量投诉案件的网站,比较权威。比如在车质网中,我们可以看到近一年来中型车的质量投诉数量排行,目前福特蒙迪欧以439个投诉高居榜首,怎么样,这个结果是不是感觉毁了你的三观??同时感觉发现了新大陆??买了蒙迪欧的兄弟,巴斯夫表示对不住了~~

世界这么乱,扒清给你看,小白买车前必读,呕心沥血整理

8、性价比

不知不觉已经码了这么多字了,也到了最后一个话题了。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款车子不是我最合适的,但也许在别人那里,就好似天造地设一般的合适。“性价比”这个其实是最难以界定的,也正是因此我把他放在了最后一项,巴斯夫干脆就以此做个总结吧。

网络套路深,确保要谨慎,很多时候我们所见的真不一定就是事实。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一个独立思考的头脑,学会用知识武装自己。在这个虚虚实实的世界,如果你要买车,如果恰好你也不懂车,巴斯夫愿用自己积累的一点拙见,借你一双慧眼,来帮助你。

少年强则中国强!消费理性则市场清澈!

再次忠告一句,买车请一定记得去4s店认真实试驾,理性分析自己的切身情况,并认真比对。祝大家都能买到属于自己的心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