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没有书面协议,就得不到补偿了吗?

60年代末,老林在农村盖了间房子。1974年,老林一家陆陆续续搬往县城工作并居住。1975年,农村土地承包的时候,老林并没有分得承包地。

2009年,开发商老周来到该村子,与村民签订了房屋建新拆旧的拆迁补偿合同。

老周与村民们签订合同的时候,老林并不在村子里。

后来老林回到村子,老周特地找到老林,和他签订了一份房屋建新拆旧补偿的口头协议。同时,还有几个村民作为见证人。

协议的内容包括老周的公司征得老林的宅基地,拆除地上附着物,进行房屋建筑。房屋建筑完成后,交给老林两套房子,同时给予补偿款8万元。

房屋拆迁,没有书面协议,就得不到补偿了吗?

(图片来自网络)

2010年,新房建设完毕后,老林多次要求老周履行双方的口头协议。

但是,均被老周推脱掉。

最后,老林将老周起诉到了法院。

房屋拆迁,没有书面协议,就得不到补偿了吗?

(图片来自网络)

法庭之上。

老林拿出了老周和其他村民签订的补偿协议,他说老周和其他村民都有签订建新拆旧的补偿协议,他虽然没有和自己签订该书面合同,但是他也拆了自己的房子,至少他应该给自己相应的拆迁补偿。

同时,老林还找来了同村的那些见证人,来证明他和老周之间签订口头协议的事实。

房屋拆迁,没有书面协议,就得不到补偿了吗?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法院在审理的时候,却认为老林提供的证据和证人证言不能完全证明双方之间签订口头协议的事实。

首先,老林虽然拿出了补偿协议,但那是老周和其他村民签订的,跟老林又没什么关系,最多也就只能证明老周和其他村民签订了补偿协议,而不能证明老周和老林签订了补偿协议。

其次,老林找来的那些见证人,确实能证明双方有讨论过口头协议的事情,但是却很难证明双方签订的口头协议就真如老林所说。

因此,老林提供的这些证据是不够充分的。

最终,法院判决老林和老周的口头协议无效。而且,老林一家在1974年开始便陆陆续续搬到县城居住,早就不是农村户口了,而且没有分得承包地,自然也就不能拥有该处的宅基地。即便这块宅基地可以得到赔偿,也轮不到老林了。

房屋拆迁,没有书面协议,就得不到补偿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