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方法解决历史性难题:留大城市还是回小城市?

3个方法解决历史性难题:留大城市还是回小城市?

图: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大约三年前,我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提问,问题是:“女生大学毕业后是留大城市打拼还是回家乡干一份安稳的工作好照顾父母?”。当时我写的回答中大多是鼓励,毕业的年轻人就应该出来闯一闯。因为这个时候试错并不可怕,生活才刚刚开始。

他说:“如果去大城市上班,意味着我要背负巨大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负重前行,容不得半点闪失。而且还不一定在总部平台有所作为。如果我回到小城市,我的职业生涯很可能就比停留在地市级中层,就此停滞不前。”

如果你是他,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3个方法解决历史性难题:留大城市还是回小城市?

首先,要权衡利弊,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去大城市自然有大城市的好处,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职业发展以及无可限量的未来,正所谓站得高看得也更远。但同时风险也会变大,现实的问题随之而来——房子怎么办?家人要接过去吗?支出变大之后,收入真的会增加吗?

如果留在小城市,作为一家之主的你,可以留在家人的身边,陪伴他们并享受平静无忧的生活。弊端是错过了这次的机会,去大城市的机会成本更大。当老了以后想起来,可能会后悔自己为什么错过了这一次难得的转机。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当我们面对选择徘徊不已的时候,有三个办法:

第一是靠第一直觉,你对于这件事情的第一直觉很强烈,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第二是靠利弊分析,你在一张纸的中间画一条线,在右边写上利处,右边写上弊端,写完之后内心自然会有答案;

第三可以靠抛硬币,抛硬币并不是投机,而是去试探自己内心的想法。就算抛错了,但最后的答案也许都一样。

3个方法解决历史性难题:留大城市还是回小城市?

其次,要咨询家人,了解身边人的想法。

如果你还年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那么可以自己做任何决定,不用考虑任何人。但如果你已经三十而立,上有老下有小。这个时候,家里人的看法就十分重要了。

当家里人支持你的决定时,没有后患之忧的你可以毫无顾虑的向前走。反之,你将付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代价。可能是家人的离开,可能是妻子的不理解。这些代价,都需要自己去权衡利弊。

3个方法解决历史性难题:留大城市还是回小城市?

没有谁可以帮你做决定,其实答案早已在你心里。

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一书里写道:“其实所有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询只是想得到内心所倾向的选择。最终的所谓命运,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现在的我从北京回来了半年,当初回来的时候也会犹豫:到底是留大城市还是回小城市?最终现实因素还是让我选择了后者。如果你问我后不后悔,我想说不管是当初去北京还是现在回家,我都不后悔。

也走错过路,也彷徨过。但这是我自己的决定,我能够为它负责到底。当初没想太多就到了举目无亲的城市,三年后收获了第二个家乡。经过深思熟虑后回到小城,也开始享受这慢节奏的、柴米油盐生活气息更重的生活。

人生这条路上,会遇到很多个分叉口,就算有人能帮你,也不可能帮你做每一个决定。路是要自己走的,生活是要自己过的。瞻前顾后,也就意味着停滞不前。

人一辈子能有多少年,让犹豫的时间变得少一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