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父不安,於是一頭扎進了深山

文/隆格 圖/瑾言

一、柔軟時光

再過兩個月,小女兒就滿11歲了。

就是現在,她每天晚上睡覺,都要我抱著去洗漱間,儘管只有五六米的距離。送她上床睡下,晚安的時候還有定式的動作,那就是兩手輕握兩面相親。

這是我們之間默契的約定,儀式感很強。無論這會我是否有要處理的工作,我都必然放下,完成這短短的十五分鐘內容。

記得大女兒小的時候很鬧,晚上不容易安睡,我會把她抱在懷裡,唱著兒歌,來回走一兩個小時,直到她在我懷裡睡著。

無論是和小女兒儀式化的晚安,還是大女兒懷中走睡的記憶,當了父親後才越來越深的感受到陪伴她們好好地長大,是件多麼幸福的事。

和我一樣,同事張德志也有兩個孩子,只不過他是一對兒子。我們在一起,很多時候的話題不是我們曾經共事的苦與樂,而是孩子。他和我互相講述著和孩子一起的很多細節,自始至終都是面帶幸福的笑容。我也如此,儘管我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可我由內而外全身心的幸福都在堆積。

我無數次地設想過孩子們可能面臨的危機,無數次在設想中某些她們被傷害的情節時心絞痛到讓設想戛然止住。每每此時,我都發誓,定要拼盡生命,衛其左右,護其周全。

二、被大自然照看的一代

為父不安,於是一頭扎進了深山

(圖為:作者隆格)

我是70後,被大自然照看的一代。

那時候物質貧乏,我的食物幾乎都來自大自然,唯一兩樣人工食品就是家裡親朋喜事時才能吃上的水果糖,以及冰棒。大米和肉,是記憶裡非常珍貴的兩件食品。我們家的主糧是洋芋、玉米麵疙瘩混米飯,菜是自家種的青白苦菜,也有莊稼地裡的野生鍋鏟子菜。夏秋季,能吃上媽媽和姐姐凌晨四五點就上山採回來的蘑菇。我和小夥伴們的樂園是果林、山野,因此我們的零食就是伸手摘的梨、桃、杏,是田野上的桑椹、胡蘿蔔、金豌豆,是山谷裡的板栗、鐵核桃、野楊梅、雞嗉子果,是溝渠邊的覆盆子、黃楊梅。

就是這些東西養大了我們,而正是這些東西,現在對於我的孩子來說,卻變得珍貴起來。人工食品的爆炸式豐富,讓她們的食物來源,離大自然越來越遠。再加上人心鬼蜮,魑魅魍魎橫行,她們正迎著食品危機躲避不及。

如何讓她們的食物離自然近一點?

三、請安大自然

野生鐵核桃樹,既為野生,就全是散落在山野,由於外殼堅硬,果仁小而難於取出,經濟價值極低,很少人在這種堅果上打主意。記得小時候我們村裡,唯一隻有一條水溝旁有三棵,最大的足夠四五人環抱。更何況在鳳慶的群山裡,野生鐵核桃樹零機會汙染的生態價值,就足夠吸引我們。

9月11日,修整一晚後我們絕早趕赴藏在深山的梅竹村,據說那裡有一棵近500年的野生鐵核桃樹。

山,在雲南,目之所及,無處不是。在其中,山及其附著物調動著你的所有官能,佐證著山的生命體徵如此強烈。正如我們穿梭的一處山谷,山勢起伏,一股澈亮的山泉經過路邊的草坪,吸引我們兩車人撲下車去,戲耍一番。

遠在離村三四公里處就沒有了路,我們需要步行下到山谷。一路上都有山村,山村房前屋後都有一些零散的核桃樹。紫江的工作人員教我們哪些是鐵核桃樹,哪些是脆皮核桃。為什麼在這些山谷也有脆皮核桃?原來一些村民嫌棄鐵核桃極低的經濟價值,就把一些鐵核桃樹通過嫁接,成了脆皮核桃樹。

為父不安,於是一頭扎進了深山

(圖為:野生鐵核桃成熟的果實。野生鐵核桃在山谷中隨處可見,多數核桃將順應生長自然週期,成熟落果無人採摘。)

路上我們遇到了收購核桃的車輛,然而一直到現在都被我們記住的場景,就是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著兩個小女孩,一個10歲左右,另一個約莫五六歲的樣子,剛剛從野外山谷裡打核桃回家。母親在前,大女兒在中間,小女兒跟在最後,三個人每人頭上都勒著一個揹簍,揹簍大小也依著人的大小不一樣。就是最小的女孩,她的揹簍裡面也有一些鐵核桃。

我一直在想,我應該讓我的兩個女兒也能看到這樣的景象,讓她們看看,她們並不富足的生活,和這兩個山娃比起來,都好很多。而她們未來可能吃到的野生鐵核桃油,有可能就來自這鳳慶群山裡像這兩個女孩一樣的山娃頭上勒著的揹簍。

儘管這些揹簍裡裝著的野生鐵核桃並不多,但在這個季節,正是貼補家用的一種經濟來源。野生鐵核桃在鳳慶很多,卻都零散分佈在山谷裡,山陡樹高,像我看到的母女三人,很難上樹去打,多是在山谷裡撿一些風吹落的核桃。她們今早這些核桃,大概能換來十多元現金。

在我幾次回頭中,這一家三口遠去。因為也是兩個女兒的父親,我心裡十分心疼這些山裡的女孩。而在我們航拍山谷的時候,另外一個場景,也讓我們動容。兩個老大娘,每個人身上都揹著一大麻袋鐵核桃,步履蹣跚從山間小路下山而來,她們的年紀至少也在六十多歲。

為父不安,於是一頭扎進了深山

(圖為:揹著核桃下山的老人。看到兩位老人時她們下山的步履小心翼翼,透過鏡頭也能感受到她們背上包袱的沉重)

兩個小女孩讓我想到了自己的女兒,而這兩位大娘,讓我記起了我的母親。在這個野生核桃豐收的季節,她們所代表的這條山谷裡的眾多居民,起早貪黑採收著經濟價值並不高的鐵核桃,或者為了給孩子添幾本作業本,或者給自家養的家畜換回一點飼料錢,為了生計,各有奔波。

厭倦了昆明見縫插針的高樓,我們很容易享受眼前大山的風景,無病呻吟地抒懷。而只有你看到這裡人們的生產生活,才能回憶起作為七十年代生人小時候體會到的家的艱辛。幾十年過去了,在這樣的大山裡,依然有很多人,過著艱苦的生活。秋天,這滿山零落的野生鐵核桃樹,給他們提供著一線生機。

為父不安,於是一頭扎進了深山

(圖為:同事張德志與500年核桃樹合影。成年男子在大樹前也顯得渺小。)

我們要尋找的500年核桃樹就在接近山谷的幾戶人家旁,遠遠就能看到,它比周邊任何大樹都要高大,樹冠群木,非常顯眼。這棵樹因為就生長在趙家人屋後的自留地界,就歸屬於趙家人看管。據這戶人家的老人介紹,這棵樹曾經最多的時候能產七八百公斤鐵核桃,而今大約只能產三四百公斤。也就是說,這樣一棵足夠六七人環抱的古樹,一年大概能產出64瓶250毫升裝的紫江“鐵野”核桃油。

山林之風,山澗之泉,晨霧飄渺,萬物餐露。我們的中午飯也就在趙家享用,沒有昆明城裡餐廳的情調之光,我們的飯桌就在院子裡,烤著太陽,加上趙家一共十多口人,分享著桌上豐盛的農家菜。菜很可口,於我們而言,可能幾年很難吃上幾次這樣的露天家常飯,尤其還是在滿目蒼翠的山谷之中。趙家人各個面帶笑容地和我們拉著家常,講述著我們不知道的很多山谷裡的故事。院壩裡還有晾曬的鐵核桃,一股特有的木本清香也瀰漫在這小小的空間裡。

這片方圓不知多少公里的大地,朝作晚歇和從谷中升起的炊煙,以及雞鳴狗吠雀喧蟲嘶,註解著鳳慶大山的靈魂,昭告著遠望的人們無能體會到的這裡蓬勃的生機。我突然想起我的小時候,作為七十年代被大自然照看著長大的人,眼前所看到和沒有看到的這裡的居民,他們世世代代都被大自然照看著。在他們看來很艱辛的生活,何嘗不是我們很多人想要的生活,我們之間無法互換,我們只能將這大自然中的一樣東西——野生鐵核桃拿走,把它變成城裡人餐桌上的油,讓這種大自然照看下的經濟效率極低的作物,成為孩子們飯碗裡難得一見的自然物產。

為父不安,於是一頭扎進了深山

(圖為:核桃加工廠裡剝核桃的老人。每剝一斤核桃將有幾毛錢收入,雖然微薄但對於沒有勞動力的老人來說是補貼家用的一筆重要收入)

為父不安,於是一頭扎進了深山

(圖為:瀾滄江臨滄河段)

為父不安,於是一頭扎進了深山

(圖為:梅竹村村民。我們一直圍繞著500年核桃樹拍攝,不少村民前來圍觀,只有這位老人最為觸動我們,他身著一件襤褸的皮衣,蹲在遠處靜靜的看著,既是看我們也是看大樹,看著山中的百年生靈。)

為父不安,於是一頭扎進了深山

(圖為:上樹打核桃的村民。打核桃是門手藝,只有身手矯健、膽大心細的村民才能爬上高聳的核桃樹。)

為父不安,於是一頭扎進了深山

(圖為:撿拾野生鐵核桃的村民。野核桃採摘難度大,村民靠撿拾地上掉落的核桃換取少量現金。)

為父不安,於是一頭扎進了深山

(圖為:梅竹村500年核桃樹王。500年核桃樹即使在蒼茫的山中依然矚目,一棵對經濟收入沒有太大幫助的核桃樹,得以生長百年而不被砍伐是世代山裡人守山護林的結果)

四、創始人印記

紫江的創始人樂世平,是個滿身充滿了故事的人,對於做內容的我們來說,這樣的人物,用什麼樣的語言都很難把他的故事講到位。他的車裡,堆滿了各種金屬零件和車床小工具,後來我們知道他在發明一種給鐵核桃破殼的機器。

尋找到近500年野生鐵核桃樹,我們帶著各種大山裡的生活細節出山。上山出山的過程很艱辛,讓我們一個個大汗淋漓,中間歇息多次,才來到了公路上。九零後女攝影師瑾媛說,她這一輩子都沒這樣走過路。

出山後,我們就直奔紫江創始人樂世平的林場。從梅竹村到林場又是三個小時的盤山路,中間幾次穿瀾滄江而過,就在一個叫磨刀箐的地方,林場到了,也見到了樂世平。

為父不安,於是一頭扎進了深山

(圖為:紫江創始人樂世平在山谷中為我們介紹周邊植物)

一個樸素的男人,正在忙於和政府人員溝通,因為修建水壩,樂世平的林場將會被佔用一部分。在二十多年前,由於人們向這片大山索取過多,滿山荒蕪,樹林幾乎被砍光,生態環境遭遇劫難。就是在樂世平三兄弟的帶領下,十多年來堅持和堅守,這裡的重重大山重新披綠。看到曾經生態災難的照片再看看眼前,宮崎駿《幽靈公主》裡的鏡頭,不禁再現。

樂世平的媳婦,這輩子記得有關自己男人最有差異化的兩種評價。當年嫁給樂世平的時候,村子裡的人都勸她家別嫁,因為那會樂世平家一貧如洗。而今,媳婦村裡的人都說,全村嫁得最好的就是她。兩個年代,兩種評價,這中間暗含的就是樂世平十多年來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過程,無論是生態林地的修復、廣復,還是野生鐵核桃油的堅持,都為樂世平肩上挑著的兩家人帶來榮耀。

有這樣經歷和品質的人,我們還不能相信他在野生鐵核桃油上的品質追求?樂世平又帶著我們去了生產車間,詳細告訴我們野生鐵核桃從青果到去皮、烘乾、破殼、冷榨等一系列流程,最後他告訴我們三個承諾:

一是百分之百野生鐵核桃、百分之百純野生鐵核桃油;二是生產加工過程零汙染,成品有害物質零檢出;三,野生鐵核桃油主要營養元素檢測普遍都比其他油高,包括橄欖油。

提到給鐵核桃破殼的機器,他說很快測試完工了。

五、讓寶貝端起自然的飯碗

一共三天的行程,促使我和張德志決心把野生鐵核桃油介紹給所有敬畏大自然的人們。在食物安全危機不斷拷問國民健康的現在,舌尖上的少年爭奪戰,早已打響。

為父不安,於是一頭扎進了深山

(圖為:梅竹村趙家人。爺孫兩代人看到鏡頭沒有避讓,他們露出樸實的微笑接受我的拍攝)

“鐵野”野生鐵核桃油,就是要守衛寶貝的飯碗,就是要推演一出油鍋上的自然傳奇,就是要讓很多為孩子健康護衛周全的父母,從一瓶油就能看見一片森林,讓大自然的恩澤蔭庇孩子的健康。

人心鬼蜮,我等唯有出全副精神,竭畢生力量,長驅鬼魅不休戰,為少年健康請安。

謝謝大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