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失火,寶貝都被救了出來,縣官卻大哭:大禍臨頭了!果真如此

在古代,沒有如今的那些先進救火設備,如果發生火災,就只能依靠最原始的人工救火。因此,古代成功撲滅火災的可能性也要小一些,一些珍貴的寶貝,很難從火災中搶救出來。可歷史上卻有一位縣令,把自己的寶貝都從火災中搶救了出來,卻一屁股坐在地上,開始嚎啕大哭,邊哭邊說:“這下要大禍臨頭了!”這是為什麼呢?

縣衙失火,寶貝都被救了出來,縣官卻大哭:大禍臨頭了!果真如此

清朝乾隆時期,乾隆皇帝曾經六下江南,在他第五次下江南的時候就發生了一件讓他鬱悶不已的事情。乾隆第五次下江南的時候,已經是70歲的高齡了,他一直念念不忘前四次下江南途徑江蘇無錫的惠山。在惠山上有一個叫聽松庵的地方,那裡泉水醉人,風景優美,尤其是有一幅《竹爐圖卷》,最是讓乾隆著迷。

縣衙失火,寶貝都被救了出來,縣官卻大哭:大禍臨頭了!果真如此

此地有一個姓邱的縣令,打聽到乾隆前四次南行,都會到惠山的聽松庵中小住一段時間,來煮茶賞畫,煮茶用的是山中的泉水,賞畫賞的就是《竹爐圖卷》。邱姓縣令覺得自己拍馬屁的機會來了,泉水他沒有辦法處理,可是畫可以啊。邱姓縣令心想:如果我把這幅畫加一個精緻的畫框,等到乾隆皇帝看到的時候,必然會龍顏大悅,自己升官發財,豈不是指日可待。

縣衙失火,寶貝都被救了出來,縣官卻大哭:大禍臨頭了!果真如此

就這樣,邱姓縣令花了大價錢,終於把這幅《竹爐畫卷》搞到了手,好不容易加好了畫框,可是還沒等到乾隆皇帝到來,縣衙卻突然起了一場大火。在大火中,縣令命人搶救出來很多寶貝,經過仔細檢查,發現自己的寶貝都在,唯獨少了乾隆皇帝最喜歡的那幅畫。縣令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了起來:“完了!大禍臨頭了!”

乾隆皇帝知道這件事情以後,很是生氣,感到這個地方官非常無趣,將邱姓縣令罷了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