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鶴峰:“80後”駐村書記在脫貧攻堅一線書寫青春之歌

黑邊眼鏡、夾克衫、牛仔褲、運動鞋,一身休閒打扮的黃定肆,第一眼感覺一點也不像駐村書記。這位斯斯文文的“80後”倒像個文人,但在湖北省鶴峰縣五里鄉潼泉村當駐村第一書記兩年來,他學會了“接地氣”,成為鶴峰脫貧攻堅的青春擔當,榮獲2018年恩施州青年五四獎章。

黃定肆出生於恩施市一個農村家庭,兄弟眾多、家境貧寒。2013年從湖北民族學院畢業後,通過公務員招考,入職鶴峰縣委宣傳部,201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2016年初春,黃定肆告訴身懷六甲的妻子,要到最偏遠、最貧瘠的五里鄉潼泉村駐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黃定肆說,農村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都融入到靈魂,父輩的勤勞、淳樸、與人為善時刻指導著自己做人做事,內心的農村情結也是越烙越深。

“你去吧,我支持你。”為人師的妻子簡單一句回覆,儘管有太多的不捨,還是依依惜別。

初到潼泉村,面對一無所知的村情村況,黃定肆深感責任的重大與任務的艱鉅,全村貧困戶154戶,非貧困戶55戶,100多個日日夜夜,黃定肆秉持“家家到戶戶落”的原則,挨家挨戶瞭解情況,在入完最後一戶谷忠力家庭後,黃定肆說,總算心裡有底了。

“黃書記,又入戶去啊?”黃定肆變成了移動的村情戶況通,哪家哪戶有幾隻豬,幾隻雞他都清清楚楚,走在路上,和老百姓經常對白就是這句話。

“開始到村裡來的時候,我還沒瞧來。沒想到,不到一年時間,村裡辦起茶葉企業,讓我有了穩定的增收渠道,改變了多年的窮面貌,全家順利脫貧。”該村貧困戶葛信齋說起黃定肆,滿是稱讚與感激。

產業發展是精準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老百姓不僅要脫貧還要穩定脫貧,必須有產業依託,才能富起來。

黃定肆帶領幫扶工作隊先後十餘次入組到戶,詳盡考察大蔸子野茶資源及分佈情況。經過3個月時間,30多次溝通,引進了天生萬物現代農業公司,改寫了該村沒有企業的歷史。公司和農戶簽訂茶園土地流轉、租賃及野茶資源保護性開發合作協議,併為燕家河茶葉基地的農戶發放4萬多元的前期發展資金。

其他特色產業也齊頭並進:全村發展商品四季豆50餘畝,每年為貧困戶增收20萬元以上;發展特種養殖,培養了年養殖規模500只以上的兩個土雞專業戶,中蜂規模達15群以上的示範戶21戶。

謝興國是公司的一名收茶員,以前因生活困難,每年都要出去打工。他應聘為天生萬物茶廠收茶員後,每天都笑聲不斷。“在這裡上班,收入穩定不說,還有時間陪家人,而且年底還有分紅。”說起家裡與村裡的變化,謝興國心裡別提多高興,“自來水通了,電也通了,路也通了,原來連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都變成現實。”

基礎設施薄弱一直是制約該村發展的關鍵因素。房屋改造,挨家動員宣傳出點子;飲水安全,逐戶徒步丈量距離……黃定肆力求從根本上破解發展瓶頸,爭取項目與資金,做規劃,解決群眾實際問題。兩年來,建起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硬化五個組的通組道路,整改和正在整改村內危房92戶,新修小水窖40口、爭取引水管4萬多米。

如今,潼泉村已舊貌換新顏,實現了戶戶有產業,人人有收入。

“你到鶴峰,就在鶴峰安了家,到潼泉,你就成了村裡的一份子。”妻子沒有絲毫怨言。

“潼泉,你若不棄,我便不離。”黃定肆在日記中寫道,非常感激妻子的理解,也感謝潼泉人的接受和支持,無論有多少磨難,始終相信“吹盡黃沙始見金”。(汪正璽 楊長江 夏鹹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