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瑋:駕"鯤鵬"替你飛翔,做兒子替你盡孝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在這個世界上,理想有兩種:一種是我實現了我的理想,另一種是理想通過我得以實現,縱然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馮瑋給李月說起電視劇中自己最喜歡的這段臺詞。他知道李月懂他,因為“邱光華機組”10年前駕戰鷹一次次飛越高山峽谷拯救生命、空投救災物資時,又何嘗不是時刻冒著風險?他想告訴李月,為了老百姓歲月靜好,他和戰友們會讓軍人的忠誠在前赴後繼中永不缺位。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清明節特稿——

冯玮:驾

飛行員馮瑋想告訴犧牲的戰友李月——

你爸媽就是我爸媽,你在天堂不要牽掛

冯玮:驾

看望戰友

【故事背景】

“邱光華機組”

2008年5月31日,原成都軍區某陸航團“邱光華機組”在汶川抗震救災中,突遇低雲大霧和強氣流不幸失事。機長邱光華、副駕駛李月、空勤機械師王懷遠、空勤機械師陳林、物資裝卸和地面警戒員張鵬5位同志,光榮犧牲。

李月,祖籍遼寧開原,生於四川成都。2003年他畢業於陸軍航空兵學院,被授予上尉軍銜,原成都軍區某陸航團三級飛行員,參加過聯合軍演、神舟六號飛船返回艙回收等重大飛行任務。

清明時節,細雨紛紛。巴蜀大地,氤氳著淡淡愁緒。

“得抽空回去看看肖媽媽、李爸爸!”飛行間隙,空軍首批運-20飛行員、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大隊長馮瑋一直在琢磨:“在這特殊的日子,不能讓老人因太想兒子而悲傷。肖媽媽腸胃不好,備些容易消化的點心,再添些小米。李爸爸對飛機感興趣,捎一架自己飛的‘鯤鵬’模型……”

運-20改裝訓練緊張進行。平原、大漠、高原……他和戰友們飛赴不同環境礪練駕駛技能、摸索裝備數據。自2015年7月改裝運-20大型運輸機以來,訓練環環相扣,馮瑋跟老人團聚的時間越來越少。

“你安心飛!不要惦記我們!我和爸爸都好。”前幾天他打電話回去,肖媽媽又反覆叮囑。他心裡暖暖的:“可憐天下父母心。肖媽媽的叮嚀,和我的親生母親幾乎一字不差!”

“李月走之前,也是這樣的!我們都習慣了。”馮瑋想起之前肖媽媽對他說的話。因為職業特點,他和自己的父母有個約定:平時家裡不主動給他打電話,他完成飛行任務的間隙打給家裡。因為職業特殊,他和肖媽媽、李爸爸也做了這樣的約定。

像李月走之前一樣!這不正是自己決定認親的初衷嗎?那一刻,馮瑋的鼻子酸了一下——他其實是想讓這兩位老人覺得,兒子從來沒有離開他們,就像以前一樣在飛行、在執行任務。

“你爸媽就是我爸媽,你在天堂不要牽掛!”飛行歸來,眺望夜空,馮瑋總會跟在天堂的戰友李月說說心裡話,“我盡力替你盡孝道,關心體貼老人,儘量讓他們過得開心。”

馮瑋有時還會跟李月唸叨飛行——“鯤鵬”的研製借鑑了國際航空領域最先進的理念和技術,需要探索破解的難點很多,飛行始終與危險相伴。但一想到肩頭使命,大家都很拼,心頭特敞亮!

“在這個世界上,理想有兩種:一種是我實現了我的理想,另一種是理想通過我得以實現,縱然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馮瑋給李月說起電視劇中自己最喜歡的這段臺詞。他知道李月懂他,因為“邱光華機組”10年前駕戰鷹一次次飛越高山峽谷拯救生命、空投救災物資時,又何嘗不是時刻冒著風險?他想告訴李月,為了老百姓歲月靜好,他和戰友們會讓軍人的忠誠在前赴後繼中永不缺位。

這個春節,老人又未成行。節後,馮瑋從湖北老家探親歸來返回部隊前,專門去成都的家裡給兩位老人拜年,帶去了母親親手做的魚糕、魚丸和八寶飯,讓他們感受來自千里之外大家庭的關愛。知道馮瑋馬上開飛,李爸爸又反覆叮囑馮瑋精心準備、安心飛行,就像當年叮囑兒子李月……

這個新春,馮瑋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光榮地赴京參加了兩會。盛會期間,他深感履職盡責責任重大,和代表們認真交流,希望更多的人關注練兵備戰,關心軍人、軍屬和烈士遺屬的權益。

伴著練兵備戰的步伐,飛行訓練緊鑼密鼓。算一算,他已安全飛行2400餘小時。駕戰機翱翔萬里碧空,俯瞰美麗河山,馮瑋心潮澎湃:從李月駕駛的直升機到他駕駛的“鯤鵬”,時間更迭,裝備升級,但最樸素、最真摯的戰友情永恆不變。他想,如果李月在天有靈,一定會感到欣慰。

駕“鯤鵬”替你飛翔,做兒子替你盡孝

——走進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大隊長馮瑋內心世界

冯玮:驾

壯志凌雲

孝悌忠信,融於血脈。戰友情誼,湧動於心。他用藍天般深沉的愛鄭重承諾:“請讓我代替李月做您的兒子!”

轉眼之間,8年流逝。直到今天,馮瑋還時常想起給肖天春媽媽寫認親信的那一刻。

“沒想那麼多,完全出於本能!”他坦言。那是2010年5月,“5·12”汶川地震兩週年,飛行員馮瑋在沿海某地執行海上飛行訓練任務。夏夜的嶺南,潮溼而燥熱,電視裡播放的節目,讓他的心也溼漉漉的。

“邱光華機組”5名同志在執行汶川抗震救災任務中壯烈犧牲,其中李月是馮瑋1999年同期招飛的戰友,犧牲時還不滿28歲。自打從電視上看到肖媽媽那一刻起,老人憔悴的臉、紅腫的眼便一次次浮現在眼前。電視鏡頭中的一個細節一遍遍在馮瑋腦海裡回放:李月身著軍裝英姿颯爽的照片,依然擺在家中最醒目的位置……

馮瑋出生在軍人世家,家族有20多名軍人。他99歲的外婆2007年曾被湖北省荊州市評為“國防媽媽”。從記事起,軍隊、軍人、奉獻,就在他心中打下深深烙印。父親曾是海軍潛艇部隊的一名機要參謀,馮瑋小時候一家人長年兩地分居。父親全身心投入部隊工作的狀態,讓他漸漸明白了軍人的含義。母親獨自承擔起照顧老人和孩子的辛勞,讓他在懵懂中感悟到了孝老愛親的家風傳承。

“我招飛入伍,就是因為崇尚軍人、崇尚英雄。”1998年夏,馮瑋高二那年暑假,長江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解放軍指戰員冒著生命危險,一波波衝上荊江大堤,跳入滾滾江水,用血肉之軀築起“鋼鐵長城”……馮瑋的英雄夢被點燃:“我要當兵!”

翌年夏天,19歲的馮瑋通過嚴格篩選考核,進入空軍某飛行學院。那時,他並不知道,有個叫李月的同齡青年,也從成都和他同批高考招飛,進入相距數千裡的另一所飛行學院。

上滾輪、練跳傘、學習航理、體驗飛行……不同的時空,同樣的礪練。兩年後,馮瑋留在空軍,李月分到陸航,從此翱翔同一片藍天,擔負不同使命。

“5·12”抗震救災中,李月和戰友們打通災區的“空中生命通道”,奮戰在救災一線。千里之外的馮瑋所在轟炸航空兵某團,也做好了空中支援唐家山堰塞湖搶險的準備。

“飛上藍天,你們是好戰友,更是親兄弟!”在飛行學院時學員隊領導的話縈繞在馮瑋耳畔。望著肖媽媽的淚眼,他就像看見自己的母親在牽掛,心頭不禁湧起強烈的責任和擔當。

“肖媽媽,如果您不嫌棄,請讓我代替李月做您的兒子!”看完電視訪談當晚,馮瑋毫不猶豫地提起筆,給李月的母親寫了認親信,他想為戰友照料父母。

信寄出一週後,馮瑋接到肖媽媽按照他在信上留下的手機號打來的電話,老人流著淚感謝他的關心,願意認他這個兒子,關切地詢問他飛得怎麼樣。

“老人失去的不僅僅是兒子,更是希望和驕傲。要給他們心理慰藉,讓他們感覺兒子還在天上飛。”馮瑋暗暗告訴自己。他是團裡重點培養的飛行骨幹,戰訓任務艱鉅,不可能在老人身前盡孝,但一有時間他便給肖媽媽打電話噓寒問暖。

冯玮:驾

看望肖媽媽

言必信,行必果。他用藍天般明淨的心關愛烈士的家人:像李月在世時一樣,讓親情傳遞,讓理想遠航

馮瑋與二位老人的第一次見面,是在他領結婚證的第二天。

2010年9月13日,認親後的第4個月,馮瑋完成海訓任務回湖北老家休假,與相戀兩年的女友魯瑩領了結婚證。

“咱們去趟成都吧!”此時,他才把認親的事告訴妻子。魯瑩是武漢大學的高材生,知書達理,樂觀豁達。她被丈夫的義舉感動,兩人當夜便飛往成都。

其實,前一年夏天,馮瑋被部隊派往空軍某飛行學院某團接學員時,曾抽空赴成都烈士陵園看望戰友李月。他沒想到,一年後,自己會以“兒子”的身份來到李月家。

抵達成都後的第二天清早,馮瑋和魯瑩便按照肖媽媽給的地址趕往家中。快到時,他一眼便認出在路邊等候的肖媽媽。望著眼前的馮瑋舉手投足間透著飛行員的獨特氣質,肖媽媽彷彿看到了兒子李月,緊緊攥住他的手……

“爸爸媽媽,我帶醜媳婦來見公婆了!”他拿出喜糖和特產。肖媽媽高興地拉著魯瑩的手問長問短。3天裡,一家四口一起到古鎮遊玩,馮瑋還帶老人去他學習了6年的某飛行學院參觀。李爸爸悄悄告訴他,李月走後,肖媽媽很少外出,好久沒有這麼高興了。

返回部隊後,馮瑋一有時間就給肖媽媽家裡打電話。每次到外地駐訓療養,都不忘精心挑些特產寄回家。

“我以李月的名義捐一批書吧!讓大家記住英雄。”2012年春,當過多年教師的馮瑋母親,得知共青團中央發起青少年讀書活動,趕忙告訴正準備遠海飛行訓練的兒子。為了讓他安心飛行,母親用馮瑋和妻子拿出的8萬元錢購置了4000冊圖書,以李月的名義捐給李月的母校——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學,學校又將圖書轉贈給了對口援建汶川的4所小學。

兩個母親關愛,兩個家庭支持。馮瑋出色完成了黃巖島巡航等多項重大演訓任務,2013年參加空軍組織的突防突擊競賽性考核,奪了轟炸機組第二名的佳績,2015年榮立二等功。

2015年5月,空軍在部隊遴選首批運-20飛行員。馮瑋激動不已:哪個飛行員沒有駕駛最先進戰機翱翔藍天的英雄夢?他當時已是飛行副大隊長、團裡重點培養的骨幹,駐地離家又近,日子和美幸福。如果選擇改裝,一切將從零開始。

“不要多想,就想想你當初的夢想、現在的使命。”猶豫時,馮瑋撥通了當年初教機教員的電話,教員如此鼓勵。妻子也鼓勵他:“家裡有我,你放心!”

於是,他義無反顧地遞交了申請。經過層層選拔考核,馮瑋幸運地成為改裝運-20的“第一茬人”。那時,他並不知道,部隊駐地就在他牽腸掛肚的蜀地。

認親數載,馮瑋一直將此事深藏心中。直到2015年湖北衛視《長江軍事》節目組採訪他們這個軍人世家時,母親無意中說漏了嘴。隨後,社區將他推薦為“感動荊州十大人物”提名獎,媒體做了報道,他所在航空兵某團領導也派人前去探望李月父母,至此部隊戰友們才得知此事。

言必信,行必果。馮瑋仍像以往一樣默默關心老人、認真鑽研飛行。去年,共青團中央授予他“2017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

冯玮:驾

看望李爸爸

一邊是孝情如海,一邊是壯志凌雲。他用藍天般博大的真情呼喚:更多人一起為英雄家人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2017年秋的一個週末,馮瑋從駐地回成都看望肖媽媽、李爸爸,在家裡遇到一位樸實的年輕人,正親熱地問長問短。一交談才知,他叫潘小亮,是李月生前所在陸航團的戰友。李月犧牲後,部隊派他照顧悲痛欲絕的兩位老人。幾年前他退伍回到成都後,還像親戚一樣常來探望老人……

“不是我一個人在關心烈士父母!”軍種機型不同,大家對戰友的情誼同樣真摯,馮瑋欣慰得眼睛熱熱的。隨著老人年齡增大,他越來越希望,能有更多人一起,為英雄家人們撐起一片晴朗的天!

2016年初,“鯤鵬”模擬訓練間隙,馮瑋抽空回家,發現老人情緒低落,反覆尋問才道出實情:他們居住的老房面臨拆遷。

住了幾十年,老人習慣了周圍環境。最重要的是,這是李月住過的家。“只要房子還在,遠行的子女就能找到家。”然而,肖媽媽縱然萬般不捨,還是明確表態:“我絕不會當釘子戶!”

老人的深明大義讓馮瑋熱淚盈眶,他瞬間明白,為什麼他們能培養出李月這樣在祖國和人民需要時奮不顧身的英雄兒子!

怎麼辦?他心急如焚,在附近尋找合適租住的房源。此時,肖媽媽萌生了一個想法:李月犧牲後,他們沒有給部隊提過任何要求,能不能在西部戰區以租用的方式解決一套小面積住房?

正逢軍隊編制體制改革,原成都軍區和某陸航團都進行了大規模調整。馮瑋想盡辦法卻沒有結果。思考再三,2017年5月,他給西部戰區主要領導寫信,講述李月父母面臨的困難,希望得到組織幫助。

不久,他接到西部戰區政治工作部組織局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說已按相關規定聯繫地方民政部門幫助解決。隨後,所在區民政局派人到家裡探訪,提出解決方案。後來,雖然住房因種種原因暫緩拆遷,但馮瑋和兩位老人心裡還是熱乎乎的……

家事國事,交織進行。入伍以來駕駛過6種機型的馮瑋,以優異成績通過了改裝考核。2016年6月16日,他們自己的機組駕駛“鯤鵬”降落部隊,並在7天后成功首飛,開創了空軍運輸機部隊新型飛機由部隊自行接裝、接裝後一週內實現首飛兩個先河。一年後,馮瑋獲得了空軍飛行員銀質獎章。

他的飛行情況,時刻牽動著李爸爸的心。李爸爸曾在原濟南軍區空軍部隊服役,對軍隊裝備發展十分關注,每次馮瑋回家都和他交流。“注意安全!”則是肖媽媽提醒最多的字眼。

一頭連著家,一頭連著國。家國情懷,隨著時間推移在馮瑋心中更加重了分量。如何紀念英雄、寬慰老人、教育青年、延續精神?2018年是汶川地震10週年,馮瑋與同期戰友聊起來,大家集思廣益萌生了一個念頭:聯合同期戰友,在李月的中學母校——成都列五中學立一尊李月雕像。

“多少次望斷天涯,卻望不盡你歸途如虹……”如果時光流轉,烈士的英雄壯舉還被記得,對他們父母是多大的精神安慰啊!

馮瑋和同期戰友任楠一同到學校商量此事,校領導同意將雕像放在校史館,還提前對校史館進行修繕。兩人又到四川大學找到一位雕像老師,請他幫助設計製作雕像。

如今,馮瑋眼前常常浮現一幅畫面:李月雕像前,人頭攢動,眼神晶瑩。凝視為祖國為人民犧牲的學長,崇尚英雄、忠誠奉獻的種子植根學生心田,伴著他們茁壯成長……

“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馮瑋打心眼裡希望,自己的身後,站立起更多關心英雄父母、傳揚英雄精神的人們。

【後記】

飛行是勇敢者的事業。就在狗年新春前夕的1月29日下午,空軍一架飛機在貴州境內飛行訓練中失事,機上人員不幸犧牲。他們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為建設強大的現代化人民空軍,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多年來,在飛行訓練和執行任務中英勇犧牲的官兵,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維護國家發展利益、支援地方搶險救災等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的英名永遠閃耀在祖國的天空,他們的忠魂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清明時節雨紛紛,深情關愛慰英烈。銘記英雄,關愛關心英雄的家人,是人民軍隊和地方有關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惟此,才可以告慰他們的英靈;惟此,才可以激勵更多的將士為國奉獻。

關愛,多些再多些,暖些再暖些!以祖國的名義,以家人的名義!

(圖片攝影:王一峰、梁 傑)

冯玮: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