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夏日挣学费

走过夏日挣学费

文/杜国富

走过夏日挣学费

山水光中,无事一夏。夏日白天长,夜间短。夏日是一个赤脚大巴天的日子,一天天地走过,无负担,很轻松。夏日是看不出穷富的。我走过的夏日是有生气有乐趣的。

夏日容易长个子,吃营养也长,不吃营养也长。我是不吃营养的,所以长得瘦。其实人长大的过程,也是童心不断流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流失的东西很多,通过回忆才能从记忆里找回某一段,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不客气地说,这当中“跑冒滴漏”是有的,我多少也快流失成一个“老木瓜”了。

时下的小孩大多给我一种“睡在床上喊箍桶的——快活散了”的感觉。他们的“四二一综合症”症结在于“四”,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惯出来的。往深里说就容易得罪人了,活脱脱一个“糟里吃食,圈里擦痒”的家伙。看上去生龙活虎,骨子里“筷子的一生——吃了饭就睡觉。”要么“八十岁婆婆嫁到米馆里——不图生意只图吃。”什么“生葱熟蒜,老鱼嫩猪” ,“公鸡的腿,鲤鱼的腰”。反正“鸡猪鱼蒜,逢着便吃”,吃得口水洒洒的,样子难看死了。

我这个“老木瓜”虽识字不多,但深深记住了1950年代识字运动中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识字是为了明理。学习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能识字识到屁眼里去了。做事要勤奋刻苦,一丝不苟,要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不能连“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三分钱一个烧饼——拣大的拿”都不懂,“四六七八(二五子)”一个。

我小时候没有过过属猪的快活日子,过惯了“属鸡的命——不搜不得吃”的劳碌日子。梁实秋先生说:“人生下来是穷的,除了带来一口奶之外,赤条条的一无所有,谁手里也没有握着两个钱。”穷不要紧,穷不死人,“八败命怕个死苦”。

走过夏日挣学费

每每走进夏日,忆起我的穷学生时代的暑期生活,总有说不完的被现在的“讨债鬼”认为是笑掉大牙的“丑事”。我还真不怕你笑,真想和你唠叨唠叨我是怎样勤工俭学的,让你温暖地打一个寒颤,让你汗毛子笑得竖竖的,让你像换乳牙一样,笑成个老瘪嘴子才好呢。我都没有穷怕,你怕什么呢?皇帝不着急,太监着急。取鱼的不着急,背鱼篓子的着急。真是的。

1970年代初读高中那一刻,我一家6口人仅靠父亲36元的工资过日子。到了9月份开学,交学杂费是件头疼的事。虽说才八九元,可就是拿不出来,班上是没有一个同学能一下子交齐的,都是“穷大筋”一个。“分期付款”算是便宜学校了。老师也急得要死,被校长逼得当起了“催命鬼”。好在你催你的,催死得不得用,要有钱早就给你了,一钱逼死英雄汉也。那时老师是讲究师德的,深深懂得“水还有个面子”,“咸菜还有颗咸菜心”,不会跟你过不去,不会让你不上学的。要真是哪个同学几天不来上课,老师肯定上门去拖他回教室的。像我这样穷人家的孩子,吃的盐和米,讲的情和理。那时没有“希望工程”赞助这一新鲜事物,实在要减免块把钱学费的话,还得请居民小组、居委会、办事处出个三级证明才行,手续烦死了,面子也难看。我就是一个“红脸汉子”,从不喜欢低三下四地去找人家“磕头作揖”。学要上,学费就得缴,此乃天经地义。可是父母总拿不出钱来,怎么办?拖又不是个事,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这让我想起了平时饭桌上父母经常说的一句话:求人不如求自己。对,“有困难找自己”。这事不好“有困难找警察”的。“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你一个人服务。更多的倒是“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人民警察叔叔手里边。”

走过夏日挣学费

一到放暑假,我是先把暑假作业认认真真地完成,然后为学杂费开始筹划、“奔波”,谓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当家又怎么说呢,总不能老站着看着人家说话腰不疼,那也无济于事啊。

夏日,大街上吃香瓜、吃西瓜的人很多,我的家乡有句歇后语叫作“走路吃香瓜——甩(吐)种。”他甩他的,只要我不甩就好。我总是往西瓜摊跟前一站,专等人家甩(吐)出的西瓜种子,然后用簸箕扫起,下河洗干净、晒干。聚多之后,就用一把小榔头、一只小铁砘,往一张小桌子上一放,桌面上铺上一摊西瓜子。此时,左手抓住一只西瓜子,右手用小榔头对准西瓜子的脊背两头各轻轻一敲。先敲下瓜子头,后靠食指拇指迅速转动将瓜子掉个头,再敲一下瓜子屁股,顿时瓜子壳与瓜子仁就剥离开了,掉下了颗颗雪白雪白的瓜子仁。当然,遇到长得歪七扭八、凹凸不平的瓜子,再好的技术敲出的也是“半边子”、“碎米子”。日复一日,在阵阵小榔头与西瓜子撞击发出的“剥剥”音乐声中,我快快活活地走过夏日,每日总要干上6个小时。待有了几斤瓜子仁,随即拿去卖给食品厂家,厂家用这些收购来的瓜子仁去做八月节(中秋)上市的月饼的陷。到时咬一口馅,吃一颗瓜子仁,香你一个跟头。

中秋节前夕,随着市场上副食品商店上架的上素月饼、素椒盐月饼、荤椒盐月饼、五仁月饼、水晶月饼,我的心里是高兴的,是香透的,是油腻腻的的。因为我和食品厂的工人师傅一样,参与了劳动,而且还是头道工序。“咱们工人有力量”,工人老大哥苦点,此话一点不假。

走过夏日挣学费

两个月的辛苦劳动,我居然也能不花任何本钱赚上个二三十元,扣除交学杂费的钱,剩下的还能够贴补家用。父母欢心,我也尝到了“淌自己汗,吃自己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的一种劳动快感。按照毛主席他老人家话说,叫做“勤工俭学”。当然,干这活虽说不重,但却是个功夫活,是要修练的,需要细心,要有大姑娘绣花的那种细心,要有耐性,要手不停,腰不直。粗手笨脚的人是干不来的,“小猫钓鱼”、眼高手低、屁股坐不住的人也是干不好的。事情虽小,不能看人挑担不吃力,有句俗语说——远路不轻担。不信,你试试。至于小榔头常敲到左食指与拇指上,那是标准的“小菜一碟”,用嘴吹一吹,或放在嘴里轻轻吮吸一下就行了。我不娇嫩,老皮厚肉,疼不死人。缴学费是我的第一要务,哪怕“寡妇死儿子——没有路走”了,我也要走过去。

事隔40多年,我总是在想,我们现在的孩子听起我讲这段故事,会不会有所获益?!你要是“逆反”的话,我也不得办法。你尽管东耳朵进,西耳朵出。孩子,你的夏日走得还好吗?还凉爽吗?你们过的那种“花天酒地”的夏令营,我这辈子恐怕是修不来的,我也不会“好吃偷懒想发财”的。人过了六十,时间一闪一闪的:接个电话,一个上午没了;一闭上眼,一个晚上没了;过了周四,这一礼拜就快完了。人过了六十,仿佛进入时光隧道,整天生活在闪电战中。

小时候,我和你一样,相信人生是童话;长大后,希望人生是神话;老年了,才豁然醒悟,人生原来都是笑话。我其实“只要你活得比我好”。因为不知不觉中,人说老就老,破事不放心里,两耳不听碎语。“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四字明了人生——尖、斌、卡、引:“尖”字能大能小,“斌”字能文能武,“卡”字能上能下,“引”字能屈能伸。

走过夏日挣学费

走过夏日挣学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