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營口新市街拾遺(上)

斗轉星移,侵略者霸佔營口的時代早已過去。歷經70多年的城市改建,昔日隨處可見的洋房、洋樓等建築,早已湮沒在歷史長河中。如今僅存了20餘處新市街的老建築(不包括營口老港區及鐵路)。這些老建築是那段歷史的見證。

關東廳觀測所營口支所

「史話」營口新市街拾遺(上)

關東廳觀測所營口支所舊址

1904年7月25日,日軍投入重兵攻佔營口。俄軍戰敗撤走。為了下一步“日俄戰爭”需要。營口軍政署在舊市街的黿神廟街,成立了關東廳觀測所營口支所。1907年11月,關東廳觀測所營口支所,遷到新市街中的青柳街(今站前區園林裡32-2號)。

該所約佔地1500平方米,建有二層辦公樓及氣象配套建築多處。周圍建有高大院牆,一切設備西方化,對營口氣象、氣壓、風向、霜雪、降水、溼度、日照、地震等進行全方位觀測。並將多年的觀測數據彙總列表。有《主要氣象平均值表》,《各種類別天氣日數表》,《營口氣象對照表》等。同時利用大森式地動儀,氣象微動儀等,觀測營口地震情況。到1930年,營口先後發生地震6次。但這一切所測結果均是為日本人、關東軍部隊、滿鐵水陸交通運輸等服務。營口觀測所,如今已列入全球百年氣象站之一(全國僅3處,分別在長春、營口、呼和浩特),其舊址僅存營口一處,現已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亞菸草公司

1908年,日本東亞菸草株式會社(又稱東亞菸草公司)來營口考察建廠。1909年7月,選址青柳街,營口觀測支所西側建廠(今舒愛得針織有限公司)。工廠約佔地2萬平方米,同年10月竣工,11月安裝設備試生產。這是日商首次在東北投巨資建廠,僱用大批10—16歲男女童工從事生產勞動,其產品有過濾嘴香菸“朝日牌”及“大和牌”,普通香菸有“威爾士牌”及“錢龍牌”等。中國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作業環境惡劣,工資卻極少,於是紛紛以各種形式做鬥爭。1916年9月1日,400餘名工人罷工23天,最後取得勝利。這是東北菸草業的首次大罷工,從此點燃起各行業罷工火種。

「史話」營口新市街拾遺(上)

營口公會堂

1932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扶持清代遜帝溥儀,在新京(今長春)成立了偽滿洲國。為了讓東北人民做“順民”,聽從侵略者統治,偽滿政府對東北人民進行文化侵略“洗腦”,篡改歷史,說什麼“東方之光就是日本帝國”,什麼中日“民族和協”等一派胡言。後來侵略者發現,文字宣傳效果不佳。因大多數中國民眾那時是文盲,於是改用畫面直觀宣傳,達到奴化國民服從其統治的目的。

1935年7月,滿鐵投巨資在入船街與千代田街交會處,修建一處具備集會、演出、展覽等多功能的文化宣傳中心——營口公會堂。同年11月工程竣工,各屆政要出席,舉行了隆重落成儀式(今第一工人文化宮)。從1936年始,公會堂對外公開放映電影。其影片均是“滿映”所拍國策電影,大力炫耀侵略者武力,宣傳侵略有功,醜化國民等。以更加隱蔽,更加毒辣的手段來殘害國民,達到永久統治。只可惜侵略者美夢不長,侵略終滅亡。

作者 劉永春(營口市歷史學會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