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迴應大數據殺熟:這完全是“背鍋”了,我只抽成不殺熟!

近來,不少網友反映使用蘋果產品付費比安卓貴,並且都存在“殺熟”的現象。對此,不少企業歸責於蘋果服務存在30%的抽成。對此,蘋果方面獨家回應:這完全是“背鍋”了。因為定價權100%由開發者掌握。

最近,細心網友發現,用蘋果手機打車比安卓手機打車貴。

蘋果回應大數據殺熟:這完全是“背鍋”了,我只抽成不殺熟!

對此,APP廠商給出的原因是,蘋果針對app虛擬商品銷售有30%抽成,部分商家會把成本轉給消費者。

蘋果應用商店雖然很賺錢,但非虛擬購買蘋果不抽成

蘋果方面稱,首先,如果開發者的商業模式是建立在提供實體商品(如淘寶)或服務(如滴滴)時,蘋果不會收費。所以說,如果滴滴或類似提供實體服務的企業,在蘋果產品上服務售價比安卓貴,和蘋果一點關係也沒有。

蘋果方面強調,在蘋果抽成範圍內,也不是所有服務購買都抽成30%。

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蘋果通過應用商店(App Store)獲得49億美元營收。十年前,整個蘋果公司的淨收入為35億美元,這意味著蘋果應用商店上半年收入比蘋果公司2007年所有業務收入多出40%。

蘋果回應大數據殺熟:這完全是“背鍋”了,我只抽成不殺熟!

蘋果曾透露,2016年App Store營收達到285億美元。按蘋果30%的抽成慣例,公司獲得85億美元,開發者獲得200億美元。

蘋果還宣佈,App Store自2008年上線至今,已經向開發者支付了超過700億美元分成。

今年Q2的財報數據顯示,蘋果的服務類營收為63.25億美元。蘋果CEO庫克曾強調,公司的目標是在2020年底實現服務業務收入的翻倍。可以預計,其中App Store的貢獻將不在少數。

那為什麼說蘋果套路深?

蘋果只抽成不殺熟,顯然更高明

如今的智能手機基本上就是分為兩大陣營,由蘋果主打的iOS和以國產手機為首的安卓陣營,但是其中有個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普遍蘋果用戶要比安卓用戶在享受服務方面要多花一部分錢。

首先是愛奇藝視頻的會員充值,可以看到無論是包月還是包年,蘋果用戶都要比安卓用戶貴,而在包年服務中更是相差了40塊錢,可見差距還真不是一般的小。而在騰訊視頻中也是如此,同樣是包年,其費用也相差了幾十元。

蘋果回應大數據殺熟:這完全是“背鍋”了,我只抽成不殺熟!

騰訊視頻會員購買界面 左:安卓 右iOS

還有多網友進行了其他APP的測試,無論是QQ會員、優酷會員、只要是主流的APP都存在這一現象。

iOS與安卓系統最大的區別就是其封閉的特性,所有iOS設備想要下載APP全部都需要從蘋果自家的APP Store中下載,也就是說任何APP在上架之前都要經過蘋果的內部審核,這種情況自然就是“我的地盤聽我的”,各種條條框框都要遵循蘋果的規定走。

蘋果回應大數據殺熟:這完全是“背鍋”了,我只抽成不殺熟!

iOS用戶支付都必須通過App Store認證

其中有一條規定就是,所有付費軟件和功能,都要從走蘋果App Store的窗口支付,蘋果要從中收取30%左右的抽成(或叫服務費)。作為APP開發者肯定不願意自掏腰包上交蘋果,那麼自然而然就出現了上面這種情況,想要購買會員就必須從App Store支付走,那麼想從這裡走就要留下“買路錢”。

所以蘋果的會員費用要比安卓要高出一些,就是這其中的30%,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最苦的還是我們用戶,我們不光要花錢跳廣告,還要忍受兩家公司同時對我們的壓榨。

當然,蘋果從軟件服務中抽成想必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關鍵在於,蘋果公司顯然是老司機,相比於其他平臺出現的大數據“殺熟”,不用“殺熟”的方法,而是用生客、熟客我都按照殺熟價格收取的套路,這樣的玩法顯然更高明。

對於蘋果的只抽成不殺熟的說法,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