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殺熟」,老用戶成待宰羔羊?

一樣的服務或者產品,老用戶看到的價格甚至比新用戶更貴,這樣的現象在互聯網行業被稱為大數據“殺熟”。據悉,近期,包括滴滴出行和攜程等多家互聯網企業均被曝疑似存在“殺熟”情況……

大數據“殺熟”,老用戶成待宰羔羊?

大數據“殺熟”現象已氾濫成災

一年一度的“3·15”餘溫尚未散盡,一則關於大數據“殺熟”的報道突然將人們的目光從食品安全、假冒偽劣等問題上拉了過來。報道稱,各類互聯網平臺通過記錄用戶的使用習慣,對不同用戶採取不同的報價方案,高頻用戶和收入水平較高的用戶極有可能“被宰”。

報道一出,有不少感同身受的用戶紛紛在網上曝出自己親身經歷或親眼目睹的大數據“殺熟”實錘。其中,在線旅遊平臺被“炮轟”的次數最多。有用戶表示,自己經常出差,所以長期在某旅遊網站訂酒店,價值一直在400元人民幣左右。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發現用自己的帳號訂酒店是380元人民幣,而用朋友的帳號訂同樣的房間卻只需要300元人民幣。

除了訂酒店,在旅遊網站上訂機票也會被“殺熟”。有用戶表示,他習慣在出發前一週每天查看航班的票價走勢,以便買到相對便宜的機票,然而每次查看時票價都會上浮,尤其是自己提交訂單後再取消,票價會立刻上漲甚至翻倍,給人一種“票源很緊張、價格會越來越貴”的感覺。但是當他匆忙下單後,卻發現票價又恢復到最初的低價。

事實上,被爆出利用大數據“殺熟”的互聯網平臺類型很多。例如,在某電影票訂票平臺上使用高級會員帳號時的訂票價格要比普通帳號高出不少;在某打車APP上呼叫專車,同樣的路程,平時經常使用叫專車的用戶,看到的價格要比平時只用快車的用戶更高。

其實,“殺熟”在傳統經濟中早已有之,也並非中國獨有的現象。按理說,這個問題並不會引起用戶的格外關注,而現在卻到了輿論沸騰的地步,就連《人民日報》也刊文進行了評論。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數據“殺熟”打破了用戶對於互聯網的一貫看法,巨大的心理落差讓許多用戶憤怒無比。

互聯網自誕生以來,就以其“透明性”廣受用戶好評,各項新技術的使用,在讓人類社會更有效率的同時,也將商業文明引向了誠信透明的正確道路上。大數據技術誕生之初,就以其“千人千面”的特點而備受用戶期待,它可以幫助互聯網平臺更好地為用戶服務,提升用戶體驗。然而,種種“殺熟”事件卻讓大數據變成了“割韭菜”的兇器。互聯網平臺為了獲取灰色超額利潤,不惜辜負老用戶的信任,在被矇在鼓裡的老用戶身上“大薅羊毛”。如此一來,互聯網所謂的“透明”就變成了非對稱的,互聯網平臺可以大肆收集和分析用戶數據,用戶卻對此一無所知。

大數據“殺熟”,老用戶成待宰羔羊?

亟待監管部門介入

如今頻繁爆出的大數據“殺熟”事件,讓普通用戶在大數據時代的弱勢地位顯露無遺。根據艾媒諮詢的統計數據顯示,對於互聯網平臺利用大數據針對不同用戶進行差異定價這種現象,超過70%的受訪用戶表示自己並不知曉。絕大多數受訪用戶都認為這種行為非常可恥,有將近一半的受訪用戶考慮更換應用。

儘管大數據“殺熟”讓眾多用戶群情激憤,但需要明確的是大數據技術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在未來萬物互聯的時代,大數據的深度利用與廣泛共享是無法扭轉的趨勢。真正作惡的是利用大數據技術牟取不法利益的互聯網平臺,即便沒有大數據,在利益的驅使下,這些平臺也會採用其他手段欺騙用戶。因此,要想從根本上剎住這股歪風,絕不能因噎廢食,單純地一禁了之。

雖然大數據“殺熟”現象才剛剛引起關注,但它已出現了很長時間,廣大用戶在不經意間多次蒙受損失。如今,雖然眾多用戶和媒體都提出了質疑,但涉事互聯網平臺不是保持沉默就是刻意迴避,完全沒有改正錯誤的意思。因此,監管部門應該儘快介入,對涉事互聯網平臺展開調查,一旦掌握確鑿證據,就必須嚴肅處理,維護用戶合法權益。

與此同時,還應完善監管方式,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對於大數據“殺熟”,我國目前適用的法律主要有《價格法》和《反壟斷法》,但是這兩部法律並非專門針對網絡時代的商業活動而制定,許多方面都不匹配。因此,應該針對新近出現的問題,出臺新的法律法規,將那些肆無忌憚的互聯網平臺約束起來。法律法規越是完善,互聯網平臺的作惡空間就越狹窄。

另一方面,互聯網平臺也要認識到大數據“殺熟”並非長遠之計,這種手段本質上就是一種背信行為,失去了用戶的信任,也就失去了立身之本。“殺熟”行為雖然能在短時間內隱蔽地獲取一定利益,但用戶不會永遠被動挨宰,一旦發現了平臺的小動作,勢必會有所回應。久而久之,互聯網平臺的品牌形象就會蕩然無存。即便是那些佔據壟斷地位的互聯網巨頭,也不能為所欲為,肆意透支用戶的信任。不尊重用戶的企業,終究走不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