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科生爱上理科,差生考上剑桥!这位美女老师的秘笈是?

孩子不喜欢某些学科怎么办?无论走国内还是国际路线,偏科都是一道硬伤,它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今天的主人公郝芳芳老师,毕业于河北大学物理系,是一名中学物理老师。她没有高大上的国际教育背景,但是她从教十年,培养了十多位考上剑桥、牛津大学的学生。有些孩子原本偏文科,就因为喜欢郝老师,然后爱上了物理!

我们认识的一位畅销书作者郝煜(《空降美国中学:90后女生的留美奋斗记》作者),就是郝老师的学生。她曾经不爱物理,喜欢文学,但受到郝老师的影响,大学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剑桥大学的教育与物理交叉专业。她说:郝老师点燃了她对物理的热情!

国际 or 国内?教育才是根本

郝老师并不认为,培养了牛津剑桥的学生有多厉害。

她说:“如果单纯从有多少个学生考上牛津剑桥、AP的 5分率,ALEVEL多少个A*和A来衡量,我的成绩确实比较亮眼。但对我来说,我更看重的是给每一位学生带来的提升。作为老师,不能只有几个成绩卓越的学生。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才是教育真正的目标。”

说到国际学校,很多人想到的是全英文教学。也经常有人对郝老师说:“哇,国际物理课程,你好厉害啊!”

但郝老师用的是中文与英文混合教学,她眼中的国际教育:教育第一,国际第二,让学生用最高的效率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比学习英文更重要。她发现:当孩子理解了学科的原理,他们的英文也提高了。

让文科生爱上理科,差生考上剑桥!这位美女老师的秘笈是?

郝老师和女儿、学生们在英国

信心比天赋更重要

让孩子建立自信——这是郝老师分享的第一点。

在课堂上,她会把时间更多的交给孩子,鼓励孩子们上台做展示。她观察那些十几岁的孩子们:“无论喜欢文科理科,每一个人都希望有人关注自己。

于是,对于物理成绩不好的孩子,郝老师会格外关注他们的展示细节。每当孩子们悟出一些东西,哪怕是很简单的,她都会通过细节肯定和鼓励他们

她相信积极的心理暗示。当孩子不喜欢一门学科,可能因为她比别人慢,受到过挫折,让她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

而郝老师认为,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完全可以通过积极的鼓励,让孩子们重新获得信心。“觉得自己可以”,的确会越来越好。

她有个学生初中时物理只考几分,曾经被老师断定:这辈子没法学物理了!

但是在A-Level考试选课时,郝老师鼓励他尝试一下选择物理。孩子一开始不愿意,但他同意试试看。郝老师一路陪着他,启发他上课前先预习一下,每次取得一些进步,都会大大的鼓励他。

这个学生后来A-Level考试勇敢的选择了物理,现在是牛津大学的研究生。

郝老师说:在引导孩子时,父母和老师更应该扮演导演的角色。作为老师,她会在课前细心准备导学案,而课上更多的是孩子们的思维展示过程。

让文科生爱上理科,差生考上剑桥!这位美女老师的秘笈是?

爱上学习,从思考生活开始

仅有自信当然不够。今天还信心满满,明天觉得没希望,又泄气了怎么办?

郝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孩子的学习动力,往往来自她们熟悉的事物。所以,必须把深奥的学习,联系真实的生活,让孩子获得心灵上的共鸣和启发,启迪孩子的心智和思考。

比如,当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惯性时,郝老师把惯性比作人的惰性。当你习惯了一种状态:打游戏、看电视……会很难改变。可是,一旦你尝试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试着坚持学习、坚持运动,慢慢的就会成为你的一种习惯。

听郝煜说,自己原本也是不爱物理的。但郝老师让她发现物理和哲学的联系,宇宙空间与人类心灵是相通的。于是,她勇敢的填报了剑桥大学的物理和教育专业。

有的老师会把简单的问题,越讲越复杂;

而有的老师会把复杂深奥的东西,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讲出来。郝煜,她的郝老师就是这样的老师。

让文科生爱上理科,差生考上剑桥!这位美女老师的秘笈是?

作为母亲,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青春期的孩子逆反、不爱听家长的话怎么办?

郝老师自己也是一位母亲,她认为家长在面对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先冷静一下,从孩子的角度想想:他为什么要这样?他是怎么想的?

自己做老师,她接触了一批批的家长和孩子,发现很多家长由于焦虑,会常常给孩子留言,都是59秒的语音,留一大堆,而孩子就回两个字:好的。根本没有听这些语音。

这些场景让郝老师思考:到底该如何成为孩子们信任的朋友和长辈?

当她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她尝试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孩子刚学自行车时,总是抗拒练习,当时别的小朋友都骑的蛮好了。

郝老师没有着急,她发现女儿不练车的原因是:外面人太多,她怕别人看到,觉得丢人。

于是郝老师每天晚上当别人都回家了,她会陪着女儿在没人的地方练习。孩子很快学会了,还跃跃欲试的愿意到人多的地方“展示一下”。

孩子的自信和动力,往往来自大人真心的理解和支持。

郝老师一直谦虚的说,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她的学生们都很优秀。她真心的欣赏这些孩子,接纳她们的个性。而孩子们在这样的信任和陪伴下,成为了更优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