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被青春期孩子分组?教育专家给你10条黄金建议!

(点击上方播放按钮,观看视频)

朋友圈被青春期孩子分组?教育专家给你10条黄金建议!

02.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认同,又害怕让父母失望。家长的关心问候和启发教育,会让孩子焦虑自己不够独立。她们逐渐不再满足来自父母的“第一种声音”,更渴望寻找来自外界、媒体和同龄人的“第二种声音”肯定。我们要做的是适当地放手。

03.青春期伴随着生理上的一些变化,一些孩子会产生害羞、不理解的情绪,但又不知道如何从成年人那里获得帮助。父母不适当的干预询问,会加重孩子的恐惧心理。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激素水平的提升让他们身体上逐渐发育成熟为一个大人,但心理上的成熟滞后于生理的发育。生理上的变化有时会让他们情绪波动。这时候,他们变得难以相处。父母需要认识到孩子的这一正常变化,以轻松宽容的态度去应对,不要过度探究孩子的隐私。

朋友圈被青春期孩子分组?教育专家给你10条黄金建议!

04.青春期也是升学和人生面临新挑战的时候。当太多的挑战到来,孩子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接纳,她们会焦躁烦恼,同时渴望自己有能力应对。压力很容易控制他们的情绪,他们可能会出现伤心、愤怒、自闭、焦躁、冷漠或者敌对的态度和行为。这时候,孩子需要父母之外的楷模:长辈或者青年导师。孩子渴望的不是“被要求”或者“被同情”,而是一个平和的倾听者。

05.青春期是“成年的前期”。孩子从童年时期模仿父母,到逐渐形成独立的观点,与父母表现出不一致。孩子的观点可能对,也可能不对,但她们需要表达,更渴望成年人的倾听和尊重。他们与父母进行激烈的争吵,也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所以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可以先让她们表达观点,再尝试与她们互动,告诉她们家长的观点是什么,大家一起来讨论。倾听在先,别着急分辨对错。来自父母平等、科学、积极的引导,可以为孩子顺利成年储备能量。

06. 尝试换位思考。多询问自己:如果有人总想看我的手机,观察我跟谁聊天;如果我刚发出一条朋友圈,就有人私信提建议,频繁指导我;有人常常在朋友圈晒我的照片、我的成绩,好像是她的一样……我会是什么感受?记住一点,凡是让你不舒服的行为,也会让孩子感到压力,想要逃离。

朋友圈被青春期孩子分组?教育专家给你10条黄金建议!

07. 拓展孩子以外的生活,确保个人兴趣爱好。让孩子觉得,你的生活重心不只有他,和你分享情绪和坏消息是安全的,不会导致你的过分焦虑,影响你的生活。

08. 青春期孩子出国,环境的改变伴随生理变化,会加剧挑战。在一些顶尖的高中、大学,辍学率达到20%,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并非成绩跟不上。家长和老师往往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孩子朋友圈分了组,家长根本不知道自己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等出了事,为时已晚。父母从一开始就建立与孩子的互信关系非常重要。一旦发现不对劲,及时寻找专业支持,包括看心理医生,这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而是帮助孩子清理掉淤积在内心的情感垃圾。

09. 孩子出国之后突破舒适区,世界和视野迅速扩大,进入人生的“发展区”。父母需要持续学习,深度理解彼岸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如果父母仍然待在“舒适区”,以从前的观念想法与孩子沟通,会导致亲子间发展阶段不一致,双方将有可能同时进入“恐慌区”,彼此失望和伤害。

10. 尝试给孩子提供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比如,当她急躁烦恼时,可以暂停手头的工作,把鞋脱下来,赤脚到小区花园里走一走。用身体接触大自然,帮助释放负面的能量。心情平复了,也有了应对困难必须的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