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合国到世界银行,剑桥毕业的她如何圆梦?

美国纽约曼哈顿有一块“国际领土”:庄严的建筑前,100多面国旗迎风飘扬。那里是联合国的总部!

很多人觉得它神秘而向往,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在那里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从联合国到世界银行,剑桥毕业的她如何圆梦?

还记得“带孩子逛菜市场学经济学的剑桥硕士”倪欢吗?

从成都的普通职员,到拿到全额奖学金留学剑桥大学,再到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的项目官员,她没什么高大上的传奇背景,她分享了一路的心得体会:

如何进入国际组织?这条道路值得吗?

从联合国到世界银行,剑桥毕业的她如何圆梦?

国际组织是干什么的?

联合国的下属机构很多很多,哪个才是适合你的?作为一只脚踩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两家组织的人,倪欢说两家机构是很不一样的!

首先从组织运营来说:联合国是按照国家的席位来投票的,one seat one vote;但世界银行则是one dollar one vote,通俗点说,也就是谁出的钱越多,谁的话语权就越高。举个例子,近几年在世界银行,我们中国政府的入股增加,我们的话语权也有所提高。而话语权也影响到你在一家组织里的职业道路。

从联合国到世界银行,剑桥毕业的她如何圆梦?

其次,你每天的工作对象也会不同。联合国主要跟各国政府协同,对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而世界银行除了和政府合作,同时还对接私营部门、与各国私营企业合作或进行投资。相比而言,世界银行的工作资源会更加多元化。

国际组织很清闲、稳定吗?

联合国和下属的国际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儿童基金会等等,都是政府间组织

相比有着盈利压力的企业,工作紧张程度会不会低一点?

倪欢睁大眼睛说:给联合国工作绝对是压力山大!

首先,你的同事都是世界精英。哈佛、剑桥、耶鲁、牛津的学霸一大堆,很多博士毕业的。跟他们一起工作,你需要尽力表现出自己的敬业和专业度,并且具备高效的时间管理能力。

从联合国到世界银行,剑桥毕业的她如何圆梦?

日常工作里组织一场会议,听上去很简单?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度专业、思考周全的安排协调。比如安南访华,在安排他的形成过程中:他的保镖该怎么站,现场如何布置,一天要见哪些人,从A到B需要多少时间,需要精确到分钟,还要考虑堵车各种不可控因素……

所以,联合国大楼里经常到了晚上仍然灯火通明,中国区的雇员还往往需要按照美国时间、欧洲时间加班工作。

如何考进去,给联合国工作值得吗?

联合国的工作既有挑战,也有收获。但这些收获是不是只有联合国才有?

倪欢说:联合国的工作很有意义,它让你关注到金钱以外的人和社区、环境的良性发展。在一个国际化、多种族多肤色的环境里,你会更加关注不同的文化,相互学习,把自我放到更低;同时,你必须学会同时驾驭很多项目、跨时区协调不同地域,培养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

但是,你也可以通过加入其他组织来锻炼这些能力。

倪欢在进入联合国之前,其实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在英国期间,她参加和体验了 当地的一些非政府组织,包括剑桥服务老年人的组织、英国的小额信贷组织、寄宿家庭组织等等;她还发起同学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体验多文化的项目管理。

从联合国到世界银行,剑桥毕业的她如何圆梦?

这些项目为她打开了一个世界,大大启发了她去思考人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和支持?她还阅读了联合国的很多出版物,尤其是与中国有关的,了解了国际组织关注的问题、角度、各种英文表达以及缩写。

后来参加联合国的笔试,有一道题目就是联合国各个机构、项目的缩写,根据缩写写出全称。倪欢据说是当年中国区唯一一个这道题目拿满分的。很多人觉得难,而对于关注联合国很久的她来说,简直太容易了!

闭卷考试的题目大概需要两个小时,除了知识点考察,还有一些比较开放性的题目,例如“你对中国经济或是某些领域发展问题的看法是什么?”

在联合国这样的机构里,大大拓宽了人的眼界和思路。但是,如果你对人类的发展项目感兴趣,并不一定一门心思盯着联合国。

从联合国到世界银行,剑桥毕业的她如何圆梦?

还有很多组织可以实现你的职业理想,比如救助儿童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等等跨国组织;以及根植于本地的一些小型组织。国际性的组织能够拓宽眼界,而本地的组织可能更深入当地、更有效率、个人的话语权更大。

有很多同学关心:学什么专业可以进入国际组织工作?

这里必须纠正一个误区:并不是只有学习国际关系学、或者发展学的同学,才对口国际组织的工作。类似联合国这样的组织,需要涉及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的人才:做金融的信贷人才、做IT的技术支持、做精算的财务支持、学HR的人力资源支持等。由于太多学习国际关系的学生们竞争联合国,其他专业的同学反而可能更有优势呢!

没有工作经验怎么办?

没有工作经验?你可以关注一下联合国青年专业人才项目的考试(Young Professional Programme)项目,简称YPP。

从联合国到世界银行,剑桥毕业的她如何圆梦?

YPP是联合国选拔青年人才的一种方式,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题型每年都会变化。笔试综合卷150分,主要考查语言写作、归纳、总结、分析能力,比如给出一篇文章让考生概括主要内容、核心观点等;专业卷650分,更加侧重于专业知识。联合国的官方网站可以找到模拟题题目和备考指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考试只要求33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没有要求必须具备工作经验,但是由于竞争激烈,你最好是曾经在联合国或相关国际组织实习过,具备直接参与项目工作的能力

竞争有多激烈?来看一下数据。每年全球约5万人报考YPP,约3000多人获得考试资格,最终通过测试并进入联合国人才库的仅105人!

倪欢当年没有参加YPP考试,而是直接应聘了有经验的雇员。联合国每年有不少像倪欢这样,曾经在其他领域工作(倪欢曾在成都的银行工作),经过硕士、博士学位的再教育,转投联合国全职或兼职工作的。

从联合国、世界银行出来,倪欢成立了自己的NGO“绿色光年”,专注环保教育。她一直的梦想是自己创办一个组织,致力于一个细分的领域,而联合国给了她事业上的灵感、资源和启发。

从联合国到世界银行,剑桥毕业的她如何圆梦?

从联合国到世界银行,剑桥毕业的她如何圆梦?

(孩子们参观家用太阳能发电和社区观鸟)

“如果没有去剑桥,

没有到联合国、世行工作,

我的人生将会是另一个样子。

当我坚持内心,

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好奇心,

真的达到之前未曾想象的远方!”

——倪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