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长安区是咋撑过来的?

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了一篇关于长安区坐车难的文章,《晚上八点,在长安区上学的我开始心慌》。文中

反映了一位在长安区上学的大学生吐糟晚上从市区回学校乘车难的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这些年,长安区是咋撑过来的?

作为一个曾经在长安区生活了四年的学生,看完之后,感慨颇多。

西安高校云集,大学城分布在城市的四周,东白鹿西鱼化南长安北未央,四座大学城四足鼎立,形成西安市高校割据局面。而其中尤以南部的长安大学城人数最为众多,2002年长安县撤县设区后,大学城迅速发展起来,现有将近百万的大学生,约为西安市大学生的70%。

面对如此多的大学生,长安区的公交可以说是严重掉链子了。抛开长安的公交不能用长安通及4-系列这种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就现在通行的长安区公交系统来说,最基本的需求几乎都满足不了。

长安大学城基本分布在三块区域:常宁新区一带、西沣路环山路一带及郭杜附近。

这些年,长安区是咋撑过来的?

常宁新区:最后一公里,难

这些年,长安区是咋撑过来的?

常宁新区一带有培华、西京、西财、西科大、学前师范等多所院校,此处离地铁2号线终点韦曲南不远,但就是由于地铁站没通道此处的大学城,导致短短几公里的路程成了每次出行学生的一块心病,下了地铁后,2、3站的距离,有323、500路及4-系列的公交,“4-”系列的中巴由长安区管理,普遍收车早,而323、500路人多得更是挤不上去,除此之外就是随处吆喝的摩的,5块钱一位。

西沣路及环山路附近:收车早、路线少

这些年,长安区是咋撑过来的?

西沣路及环山路附近有西电、体院、西工大、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等,此处距离西安市区较为偏远,而公交路线少。有 916路、921路、922路、929路、4-11路、4-16路、4-08路等,且都是中小巴,想都不用想很难挤上去,除此之外,这些中小巴收车时间早。距离市区偏远,出租车很少,而且不能打滴滴,这个不用说,大家都知道。相信在这边上大学的学生对于出行都很头疼。

郭杜附近:收车晚,但是挤不上车

这些年,长安区是咋撑过来的?

对于郭杜附近的学生来说,出行相对便捷不少。这里有外院、西北大、师大、邮电、政法等多所大学,公交车不少,600、616等还是空调大巴,几分钟就有一趟,相比其他地方的学生可以说是很幸福了。但是,600、616公交也是长安区区民上学班通勤的主要线路,因此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这些年,长安区是咋撑过来的?

长安区乘车难的问题存在已久,生活在长安区的学子已经抱怨过多年,挤不上车不说,更要被生活在长安区的居民吐槽,“额们长安区都是这些大学娃给害了,出门能把人难死,赶紧让把这些学校搬走”。面对如此景象,长安区的莘莘学子们只有无奈。

舆论呼声大,终开通高校线

直到前段时间网上曝出的关于长安区乘车难的文章,网上呼声一片,长安区政府才开始重视起来,并采取了一些列的措施,公交加密、延点、增加高校1、2、3号线等。乘车难问题存在多年,相信长安区政府不是看不到的吧,要不是这次舆论声太大,估计依然是坐视不管。

不管怎么说,人民群众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权益也算是有所成效了。从今天起(6月1日),长安区将开通高校1、2、3号线,这对于长安区的学子们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利好消息。

高校一号线:

原4-08路(航天大道西口—东大汽车站)线路更名为高线一号线,线路不变。

高线一号线沿途经过7、8个高校,对于西工大及西电的学子来说,终于有去市区的大公交了。

这些年,长安区是咋撑过来的?

高校2号线:

高校2号线(西安翻译学院—樊家什字)。起点为西翻,住在秦岭脚下的西安翻译学校终于有进城的公交了。

这些年,长安区是咋撑过来的?

高校3号线:

高校三号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校区—英捷旧车交易市场)。起点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这些年,长安区是咋撑过来的?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能够通3辆车,解决了长安区数十万学子的乘车需求,相比之前长安区给人的印象,确实要好很多。而这是否是长安区融入西安的关键一步?

回首长安特别行政区,真的很特别

提起长安区,至今仍有很多人觉得长安区是长安县。作为主城区的一员,长安区显得与世隔绝,也与众不同。

2017年9月13 日,西安市规划局一纸规划图正式将长安区划入主城区,与此同时,长安区撤县设区也已经到了第16个年头。

这些年,长安区是咋撑过来的?

这些年,长安区是咋撑过来的?

作为西安领土的一部分,长安区却时常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一种与西安分隔两地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它到城区内的距离,这种恍惚感更多的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航天城站出来,真正的长安区才刚刚开始。

初入长安区,出租车是一大亮点,不仅仅是蓝绿颜色的区别,起步价也不同,长安区的出租起步价要稍便宜一点。但是长期以来,长安区出租的问题严重,

拒载、拼座、开口要价,更是形成了“不打表十块走”的潜规则。西安的出租车在长安的哥眼里更是成为了不速之客。

这些年,长安区是咋撑过来的?

西安市大概没有哪个区还拥有自己单独的出租车体系吧。当然了,长安区单独的公交体系是人们时常吐槽的对象,4-系列及9字开头的中小巴车成为西安公交的另类,而长安区的公交竟然刷不了长安通,清一色的人工售票。

更有几年前西电学子们千盼万盼的173路,开通第一天就被916的人拔下站牌的恶举,只因新开的173路和916线路公交车部分线路重合,影响了916路公交车的“生意”,不得不让人觉得长安区民风彪悍。分属不同的公交公司,利益驱使之下,竟让人做出如此的举动,实在让人愤慨。

除此之外,人尽皆知的长安区不能打滴滴,究其原因也只不过是影响了黑车的生意而已。

网红“千年银杏”刚刚被央视点名,就发出暂停参观的通告,仅仅因为周边村民没有拿到十块钱“过路费”,但偏偏它发生在西安,发生在长安县。明明可能引起大轰动的事情,在西安人眼里却平淡无比,因为这是长安县。

这些年,长安区是咋撑过来的?

还有前段时间有人吐槽装的电信宽带,套餐送了两个宽带,一个在长安区竟然不能用,说是只有在城六区才可以,韦曲属于郊区。郊区?前面已经说过了,去年9月的时候,长安区就已经被纳入主城区的范围,但是现在还是会被认为是郊区。

不得不承认,长安区确实是西安主城区内最特别的一个,没有之一。所以被很多人称为长安特别行政区,更有甚者称其为长安特别牛逼行政区。

如果说起长安区的种种,怕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就像马飞的歌里唱的那样,长安县那么些年都么变。十六年的时间,长安县还是没有成为真正的长安区。

这些年,长安区是咋撑过来的?

长安区融入西安的关键一步

可以说公交已经进行进一步地接轨了,那么长安区的其他方面是不是也更应该像西安市看齐呢?比如说出租、网络、教育、以及政策等各个方面。进一步进行融合接轨,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长安区,真正地融入长安区,也是人人期待的长安区。

这些年,长安区是咋撑过来的?

相信长安区的人都不愿意一提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满是负面的评论,就像西安人也不愿意西安被称为贼城一样。几十年来对于长安区的印象或许一时半会改不过来,可是通过慢慢地变化,相信未来会变得更好。毕竟作为主城区,长安区有着很多地优势。

一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