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投降的德軍部隊,蘇軍夾道敬禮歡送他們

從1944年的“十次打擊”後,德軍基本被逐出蘇聯境內,大批德軍被送進西伯利亞戰俘營,極少數得以逃出生天。在盟軍登陸法國開闢西線後,德國的處境雪上加霜,面對兩面攻勢要麼是拆東牆補西牆,要麼是徵發老弱充軍,在這樣的條件下,東線德軍自然節節敗退,儘管蘇軍在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也損失慘重,但蘇聯死得起,德國已漸漸枯竭了。

最後投降的德軍部隊,蘇軍夾道敬禮歡送他們

到1944年結束時,除了拉脫維亞西部沿海庫爾蘭部分地區還有被圍困的庫爾蘭集團軍群30多個師以外,所有德軍都已被蘇軍趕出蘇聯國境,就是這區區30多個殘破的師,抵抗優勢蘇軍足足8個月,6次大規模進攻,這塊土地也是蘇聯在戰爭結束時唯一沒有解放的國土。

最後投降的德軍部隊,蘇軍夾道敬禮歡送他們

主力被打散後,庫爾蘭半島聚集的主要是原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的殘兵敗將,任何頭腦清晰的人都知道肯定守不住了,每個人都渴望從這裡上船回到德國本土,但納粹高層可不這麼想,德軍司令部的命令是決不後撤一步!

最後投降的德軍部隊,蘇軍夾道敬禮歡送他們

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德軍不會後撤,但蘇軍也是志在必得,他們極其強烈的願望就是解放全部國土,一雪列寧格勒被包圍900天的恥辱。所以在蘇軍得知庫爾蘭還有成建制的德軍時,調集了大量重炮、坦克集群和海軍艦炮支援,還有德軍此時早已喪失的空中支援。

最後投降的德軍部隊,蘇軍夾道敬禮歡送他們

從1944年10月到1945年5月,庫爾蘭戰役時間之長,戰鬥之慘烈,是二戰後期絕無僅有的,守衛在此的德軍以必死的覺悟在這8個月間共掩護100萬德軍和300萬難民逃離此地。空前團結的德軍甚至出現步兵、水兵、空軍地勤、軍官、將軍在同一條戰壕裡共同戰鬥。

最後投降的德軍部隊,蘇軍夾道敬禮歡送他們

蘇軍為德軍的堅韌而震撼,屢次勸降得到的答覆都是我們會流盡最後一滴血,決不投降!於是蘇軍被迫重新組織進攻,但仍沒能消滅德軍,甚至沒能將“庫爾蘭”集團軍群分割開來,此時已是1945年2月,為了正在進行的東普魯士戰役和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蘇軍撤走了大部分進攻庫爾蘭的部隊,僅僅維持封鎖。

最後投降的德軍部隊,蘇軍夾道敬禮歡送他們

1945年5月8日,德軍中央司令部宣佈投降後,守衛庫爾蘭的德軍才放下武器投降,最後18萬德軍唱著軍歌走出戰壕,而勝利者列隊向其敬禮以示尊重,重要的是,這18萬名德軍戰俘被蘇聯釋放,而不是像他們300萬名同僚那樣被送到西伯利亞戰俘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