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穷得要命,却让德国经济在他死后腾飞

面对恶霸普鲁士的劣迹,全德诸侯、资本家和老百姓一起严正抗议。各邦国纷纷针锋相对地提高对普鲁士产品的关税,并向德意志同盟议会提出控诉。

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也看普鲁士这么乱搞不顺眼,暗中支持小邦对抗普鲁士关税。然而在梅特涅看来,关税什么的终究是小事。他只是给予道义上的声援,却不曾动用经济手段——奥地利对进口商品也收着很高的关税,梅特涅也没说开放奥地利边境给小国们。

这么着,单凭中小邦国,终究无法与普鲁士正面对抗。尤其那些紧挨普鲁士,或者领土被普鲁士包围的邦国,它们的进出口贸易几乎必须经过普鲁士领土,普鲁士一勒紧绳索,它们就损失惨重,喘不过气来。

走投无路下,它们只好妥协和投降,就是加入普鲁士关税体系。加入之后,这些小国和普鲁士之间的进出口与过境商品全部免关税,并与普鲁士按人口比例分享关税收入。

这样一来,普鲁士的关税制度就扩张到了国境之外。这些小国一方面得到经济共同体的好处,另一方面,在经济上沦为了普鲁士的附庸。到1828年,已经有好些小国都加入普鲁士关税体系。

面对普鲁士咄咄逼人的扩张,一些中小邦国不甘屈服,于是也组织自己的关税同盟对抗普鲁士。南部的巴伐利亚和符腾堡结成“南德关税同盟”,而中部的萨克森、汉诺威、黑森-卡塞尔等邦则组成“中德关税同盟”。三个同盟鼎足而立,明争暗斗。

这个人穷得要命,却让德国经济在他死后腾飞

(促成南德关税同盟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即茜茜公主的舅舅)

德意志同盟的盟主奥地利对此非常满意,因为维持这种分裂局面,就可以确保奥地利对德意志各邦的控制,而避免普鲁士取得领导权。至于奥地利自己,它早就有了独立的关税体系,压根不打算参合到德意志的关税中来,所以也没考虑自个加入其中某个同盟。

不过,奥地利高兴得太早了。德意志各邦既然已经开始组建多个关税联盟,就是尝到了统一关税的好处。那么通过大鱼吃小鱼,最终由三个变成一个,也只是时间问题。尤其是,普鲁士的整体经济实力相对奥地利之外的其他各邦,确实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

这个人穷得要命,却让德国经济在他死后腾飞

因而到了1829年,普鲁士关税同盟就和南德关税同盟达成了协定,约定在两片地区之间修公路,降低彼此进出口的关税。这就迈向了合并的第一步。两家还共同挖中德同盟的墙角。中德同盟那些小邦哪里抵挡得住?它们在两大同盟的又打又拉下,纷纷动摇。30年代初,中德同盟的小邦一个接一个转投普鲁士的怀抱。

1834年1月,普鲁士关税同盟和南德关税同正式合并,三分归一统,“德意志关税同盟”出现了。

这个同盟在建立之初共有18个邦,2300万人口,土地面积占德意志的一大半。同盟各邦内部自由贸易,对外统一关税,工商业得到飞速发展。

在关税同盟的地区,货运马车川流不息地往返,铁路线也纵横交错地修建起来,不但推进经济发展,还把先进的东西带到各个穷乡僻壤。

这个人穷得要命,却让德国经济在他死后腾飞

另一方面,这个同盟也成为普鲁士控制各国的工具。现在,依靠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强大威力,不甘雌伏的普鲁士,再次具有了向盟主奥地利挑战的实力。

小贴士:李斯特时代

腓特烈.李斯特(1789-1846),是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伟大的经济学家,也是工商业发展和德意志统一的先驱。他在1819年建立了德意志工商业联合会,试图打造德意志各邦统一的经济实体和关税同盟,却被梅特涅视为危险的煽动者,被判监禁。1825他加入美国国籍,以美国外交官员身份重返德国,继续研究德国统一问题,却再次遭到迫害,被迫去职,后因贫困自杀。李斯特虽然个人命运悲惨,但他的思想却被普鲁士借鉴,并实现了德意志关税同盟。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也为关税同盟提供指导思想。因此,19世纪40年代被称为“李斯特时代”。

这个人穷得要命,却让德国经济在他死后腾飞

(李斯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