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引子

贵州大环线是我心中的一个情结。

也许是自己血液里贵州人的成分在指引着我,也许是为了让奶奶圆一个梦,我想完整地环绕贵州一趟。去年在兴义时这个计划就已经在心中酝酿,如今终于逐渐成形,化为现实。

虽然症状缓解之后又变得跟无事人一样,但如今的我就像是在肚子里揣着一个定时炸弹,如果在以后独自的旅行中发作,后果不堪设想。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输液的时候都还想着给文章配图,我也是拼

看来这个胆迟早是要切了,曾听说一位户外徒步爱好者为求稳妥,在进入无人区前把阑尾、胆囊、扁桃这三个容易出问题的部位一并割舍,实在是有不破不立的大气魄。

最终这个不大不小的插曲并没有影响我的计划,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怀着惴惴不安与兴奋混杂的情绪,我踏上了旅途。


D1

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

我的旅行生物钟提前进入了状态,让我在七点钟准时醒来。最后检查了一遍行李,开车出发。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这就是此次旅行的全部乘客,从右至左:

我妈。从我记事起,我便跟着我妈在祖国各地四处周游,她可以说是我旅行者的启蒙,我们两人的旅行观也非常契合。后来她的工作日益繁忙,我们便很难得一起出行。如今她终于退居工作二线,可以好好休息下了。

陈婆婆。奶奶的好朋友,是一位爱好旅游与美食,充满活力的“年轻婆婆”。因为我在驾驶途中无法分心陪奶奶聊天,所以便带上她,这样正好凑齐一车四人,组成了长途旅行的最佳配置。

这次的交通工具依然是飞度,它的经济性和舒适性都比吉姆尼好太多,底盘较低,适合奶奶进出。不过这将是它今年的最后一次任务,之后的旅行都将是由小吉陪伴我。

对于总是单车独行的我来说,这实在是一次非典型的旅行,此行我更多地将扮演一个司机、导游、摄影师的角色,希望能够让我的旅客们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在早高峰中穿行,把一车人接齐,在上午9点逃离了拥挤的城市,奔上了无比熟悉的成自泸高速。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成都这两天都在下雨,天气阴沉。但和上一次去元阳时的忐忑不同,我对于这次的旅行计划充满信心,内心充满着久违了的激动心情。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之前的元阳之行给了我一些启示,使我明白了美食也是旅行中重要的一部分,一味苦行并不可取。所以这一次我采用了赶路与游览交错,美食与美景结合的线路设计方法,保证每一天都有亮点,紧凑而不急迫。

第一天的任务主要是赶路,从成都行驶600公里抵达六盘水水城县。虽然路上并没有什么可看的景点,但中午会在叙永县的江门镇品尝当地有名的荤豆花,晚上也能在水城县吃到那曾经惊艳过我的豆汤圆子,使得这一天并不会显得乏味。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于是,一路疾驰在高速路上。路旁的油菜花已经盛开,铺满成都平原起伏的丘陵,它们如同一缕缕金色的闪光从车窗边掠过,为这灰暗的天地间增加了灿烂的颜色。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在威远服务区稍事休息,过了自贡、泸州,拐向纳溪、叙永方向,向着川黔界驶去。仔细回想,最近的三次旅行都是从这个方向出川,对于这条路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中午时分,抵达叙永的北大门——江门镇,下了高速,两旁十几家豆花饭庄次第排开,令人眼花缭乱。

这不禁让人想起北边同样阵仗的剑阁豆腐宴,同样是离大城市三个小时,同样是饭馆扎堆。过去美食都是依靠国道来来往往的车辆生存,如今国道鲜有人走,老板们便把餐馆摆在了高速出口处,大有打擂的势头。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大众点评上这几家店的评价都差不多,所以按照成都人挑美食的规矩,选了个门口停车最多的店扎了进去。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没过多久,冒着热气的荤豆花便端了上来,酸菜的滋味弥漫在空气中,刺激着早已空荡荡的肠胃,令人食指大动,满口生津。雪白的豆花与滑嫩的肉片交织,再点缀以葱花,配上火辣辣的蘸碟,便构成了这道肉菜汤兼备,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之前在成都就见到过许多泸州酸菜豆花火锅,但直到做攻略的时候,才知道酸菜豆花的正宗发源地是这叙永县的江门镇。荤豆花不仅成就了当地的泡菜厂,也犒劳了那些穿梭在国道上的司机们饥饿的肠胃。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奶奶吃得开心,却也不忘再吹捧老家的豆花一番。这里的豆花比赤水的略老,各有各的风味与特色。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饱餐一顿,继续前行,没过多久,天气骤变,雨雾弥漫,汽车在雨雾中穿梭。这种场面我在这个冬天早已司空见惯,不过车上的各位乘客却是第一次经历,不免让她们有些紧张。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穿过风雨迷雾,跨过赤水河大桥,便来到了贵州毕节境内,我们的贵州大环线之旅这才算是正式开始。之后的五天,我们将在贵州画一个巨大的三角形,看遍美景,吃遍美食。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穿过抵母河大桥,水城近在眼前,但天气依然如故,让我不免有些担心。为了配合我妈难得的假期,这次旅行的日期被定死了,所以只能抱持着随缘的心态,祈祷老天保佑。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比起天气,我还有更担忧的事,由于我在林口服务区没有加油,而之后的好几个休息区又只能停车没有加油站。在离目的地水城还有40公里时,加油灯“噔”地亮起,心脏也随之“噔”地一跳,悬得老高。

之后我都没有心思记录路况,一边盯着油表的刻度一边硬着头皮前行,最后到了水城县的加油站,才长舒一口气。加满油之后算出油箱里还剩下4升油,飞度用36L油在一路上坡的情况下跑了610公里,已经是非常不错。

放下心头大石,便找到订好的住处,稍事休息,然后继续品尝美食——豆汤圆子。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去年2月我来到这里时,便对那鲜香无比的豆汤圆子火锅念念不忘。所以这次我依然把住处选在了同样的位置,带着家人前来品尝。

小店还在这里,破破烂烂,与一年前并没有什么变化。那时我很任性地点了个一人份的豆汤圆子大快朵颐,而之后我去了贵州其他地方,才知道这道菜原来算是火锅,并非每家店都愿意给你一个人单独做,这也让我对这位老板充满了感激。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这次终于可以点一个正常的四人份火锅了,汤端上来,依然是那熟悉的香味,熟悉的芸豆汤,熟悉的糊海椒蘸碟。夹起一个圆子,裹上辣椒,一口下去,弹性十足的绞肉在嘴里爆裂开来,十分满足。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就如同我那时写给它的评价一样,这道菜看起来是那么的粗犷野性,如同一锅乱炖,可吃起来又是如此鲜香细腻,回味悠长,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令人难以忘怀。在这个飘着小雨,冷风阵阵的晚上,在我们奔波了一天之后,它再一次温暖了我们的身体与胃。

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喝了三四碗汤,直到撑得不能再吃,才满意地离开,而最终这顿饭的价格也不过65元。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旅行的第一天就在对豆汤圆子的回味中结束了,虽然一路阴雨绵绵,但大家却依然情绪高涨,享受着旅行带给我们的放松与愉悦,美食与快乐。

明天,我们将驰骋在油菜花海之中,希望天气能够给力。

《贵州大环线(二):阴雨中的花海峰林》

待续

贵州大环线(一):在风雨与美食中启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