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带你走进藏民的真实朝圣之路

文/豆豆

01

我想,人生就是一次朝圣。起点是生,终点是死。
《冈仁波齐》:带你走进藏民的真实朝圣之路​而怎样从​生走到死,就是我们选择的朝圣方式。

人世间走一遭,注定不会顺风顺水,因为佛说:众生皆苦,我佛慈悲。

所以,悲苦的生活中,信仰成了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或叩首,或烧香,或拜佛,都是我们朝圣的方式。

而电影《冈仁波齐》给我们展现了另一种生活,一种跪拜式的朝圣。

02

我想,如果是在三四年前,我应该不会看这样一部纪录片式的电影。

没有多少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色彩丰富的画面,一切都是普普通通的,一切都是扎根在烟火里的。

我没想到的是:电影伊始,导演张杨用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介绍藏民们的生活:垒柴、烧火、做饭、念经。在缓慢的镜头下,他把藏民们的平静生活不急不慢地托到了我们的眼前。

所有想要表达的都在动作里:平静、安祥,即使聊天都让人感觉少了些热情,仿佛是怕惊扰了这一方宁静。

镜头如此缓慢,我都纳闷:是要到什么时候才开始朝圣?

藏民们有条不紊地地准备着粮食、工具,直到那辆拖拉机开出村子,藏民们扑通一声跪下来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朝圣开始了。

没有轰轰烈烈地仪式,他们在村民的祝福中踏上了朝圣的路。

03

这是一群普通的藏民,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一起踏上了朝圣之路。

他们十一个人,从芒康出发,磕两千五百公里的头,只为去朝圣。

在这一群朝圣者中,有一生都未曾走出大山的杨培爷爷,有即将临盆的孕妇次仁曲珍,还有杀生太多怕遭报应的屠夫,尚且懵懂天真的女孩扎扎,也有渴望远方的十七八岁少年。

而朝圣的路上,次仁曲珍生了自己的孩子。转完神山冈仁波齐,杨培爷爷永远长眠在了神山脚下。

从幼到老,从生命的新生,到生命的老去,生命的轮回,都发生在了朝圣的路上。

就像我们的一生,从生到死,都走在朝圣的路上,为了某种信仰,为了某种虔诚。

04

朝圣的路上,条件的艰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写作之前,曾跟在西藏呆过的朋友聊过天,她告诉我,藏民一般在冬季去朝圣。

我很诧异:西藏本来环境就差,为什么还要冬天去?

她说:因为冬季是农闲时节。

我才意识到,原来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第一次听到朝圣这两个字,是在高中地理课堂上。那时候,老师介绍每年朝圣的路上,总会有人死在路上。

那时候,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在心里想:这信仰的力量得有多强,可以让一个人,为了朝圣,连命都不在乎。

直到看到电影中,他们双手合十,然后虔诚地跪倒,听到那护在身前的羊皮围裙,与大地摩擦的声音,才知道朝圣是一件多么艰苦又神圣的事情

这次朝圣,路途遥远,有两千五百公里;环境恶劣,随时狂风和风雪。这一路上,他们遇见了四季的风景,也遇见了四季的考验。

318国道上,他们可以跪拜在稍平坦的路面上,而遇到水洼,他们就跪拜在水洼里,遇到风雪,他们就跪拜在风雪里。
《冈仁波齐》:带你走进藏民的真实朝圣之路​一步,都没少。

所以,走路太多,哪怕是胶鞋,也很快开了口子,跪拜太多,手板也轻易地磨损了。

风尘仆仆的路上,变化的是环境,不变的是朝圣的坚定。

05

然而,在这条本就艰辛的路上,往往还有意外的惊喜。

朝拜途中,运送工具、行李的拖拉机在意外中被撞坏,对接下来的朝圣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没地方修理,只能用人力来拉车厢。

人力拉车已经非常辛苦,但虔诚的朝圣者们,把车厢拉到一个地方后,还要再折返,磕着长头再走到车厢所在的地方。就这样,一步一步,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的。

朝圣的路上,意外也不会少,山石滑落,砸中了本来腿就不太好的倒霉的男人。

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本就不易的时候,命运往往还要再开一个玩笑。

你要怎样对待?

气急败坏还是怨恨命运?对别人的伤害,你是以牙还牙,还是宽容地一笑了之?

善良的藏民告诉我们:存善念,做善事

即使是一只蚂蚁,杀了一辈子的屠夫告诉我们:等它们过去,再起身。
《冈仁波齐》:带你走进藏民的真实朝圣之路

他们一路拉车,一路唱歌:

我一步一步向山上走,雪一片一片往下落。在雪花与我约定好的地方,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我们都有同一个母亲,但是命运却不同命好的那个做了喇嘛,命不好的我走向远方。

是啊,对于虔诚的朝圣者来说,能做喇嘛就是命好。

就像我们羡慕出生在罗马的人一样。影片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次仁曲珍背着自己的孩子跪拜的场景。
《冈仁波齐》:带你走进藏民的真实朝圣之路

一年的朝圣路,一个人跪拜已经很累了,还要背上一个孩子,其中的艰辛不是常人能想象的。然而,这个孩子不仅要背,还要背好。

人生中,我们也要背负一些东西,就如次仁曲珍背上的孩子,是责任。

其实,人生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负重前行。像我们的父母,以及未来的我们。

这是一种自然的传承,也是一种虔诚的信仰。

06

历时一年,这群朝圣者,终于达到了拉萨,到达了冈仁波齐,完成了他们的心愿。

电影的最后,在雪白的天地间,我们依稀能看到那十一个朝圣者的身影,听到双手合十时手板碰在一起的声音,还有匍匐时羊皮与大地摩擦的声音。

在一片念经的声音中,结束了。

我们都没有经历过朝圣,但一年的行走、叩拜,两千五百公里的路程,如果没有足够的虔诚,谁会去做,谁能做到?就像我们惊讶,这么艰苦的条件,他们是怎样完成的?一个刚生产完的孕妇,哪来的力量跪拜?一个九岁的孩子,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一个七十二岁的老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贵人相助,路途中同样困难重重,只是平凡的人们,只是因为对自己的信仰足够虔诚。这种虔诚,早已融汇在了血液里,火热而自然。

所以,那些在我们这些外人眼里的不能克服的困难,因为信仰,让他们无所畏惧。

这人生,或长或短,你我心中,总会有属于自己的冈仁波齐,而能否到达,有些时候,或许只取决于是否足够虔诚。

因为,你对信仰有多虔诚,就会产生多少力量,而困难也会小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