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楼万事足!20万一平米,香港人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

对绝大多数香港人来说,50平米以上的房子就很少见了。70平米是毕生奋斗目标,住到千尺豪宅则是想都不敢想。

香港走势最稳的资产价格——高不可攀的房价

中原城市指数告诉你,

房价房价是房价,

一路向北就是它!

有楼万事足!20万一平米,香港人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

香港人均工资是多少呢?

据香港政府统计,2016年香港月工资中位数为1.5万港币,折合人民币为1万2。

香港毕业大学生平均起薪为每月12000港币,折合成人民币为9千7。

也就是说,如果你人民币月入1万2以上,你的工资水平就比全港一半人要高。

有楼万事足!20万一平米,香港人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

看工资觉得不少了是吧?

那再看看香港房价吧。

2018年的香港均价已经是每平米20万,其中优质社区的房价为200万!

过去十年间,香港房价涨了3倍!

有楼万事足!20万一平米,香港人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

那么香港人的工资够买房吗?

1月22日,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Demographia最新公布的2017年国际房价负担能力报告显示,香港连续第八年登上全球房价最难负担城市之首,房价对入息比率由2016年的18.1倍进一步恶化至19.4倍,且数值亦是调查历来最高。

所谓房价收入比,是以一个城市的房价中位数除以家庭全年收入中位数计算,数值愈大负担能力愈差。以香港19.4倍的中位数计算,意味着一个家庭须不吃不喝19.4年才买得起一套住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Demographia的这份国际住房负担能力调查,覆盖澳洲、加拿大、中国、爱尔兰、日本、新西兰、新加坡、英国及美国这九个国家,共293个大都会城市的楼价,香港是该项调查中唯一的中国城市。故热评里有人这样调侃:如果把全国各大城市也纳入统计,那么前十肯定不止香港一个中国城市····中国居,大不易,说起买房难的问题,大概不止香港同胞扎心吧·

香港房子有多小

经常看香港电影,会经常听到“千尺豪宅”这个词,听着很唬人,其实也就92平方米左右。

对绝大多数香港人来说,50平米以上的房子就很少见了。70平米是毕生奋斗目标,住到千尺豪宅则是想都不敢想。

有楼万事足!20万一平米,香港人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

就是做梦梦到,也会一巴掌把自己扇醒,对着镜子说,就你?还想住千尺豪宅?呸!

住到30多平米的一室一厅是香港人标准配置,绝大部分工薪阶层小康之家,一家三口四口,一辈子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但是随着楼价越来越高,香港很多人人连30多平米都买不起了。

针对香港人的购买力不足的特点,香港开发商做出了更多的小户型,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现在香港市场上主推的,李嘉诚长江实业开发的迷你型住宅,15平米的房子,卧室的面积仅8平方,售价367万,每平米售价22万!

有楼万事足!20万一平米,香港人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

市场供不应求,卖到脱销!

终于买得起了!

而那些没有固定收入买不起房的人,只能挤破头去申请到政府廉价房。

申请不上的很多人只能一辈子生活在鸟笼房,棺材房,劏房,阳台,楼梯底下打地铺甚至露宿街头。

有楼万事足!20万一平米,香港人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

香港房价为什么这么贵

人们对香港的印象就是地少人多,人口密度极高导致土地不够用,所以才导致极高房价——真实情况不是这样的!

其实香港还有有大量的土地,土地开发率还不足25%。

大部分是郊野、公园、荒地,城区用作住宅的土地仅占2.3%,也就是说,只要再拿2%的土地出来,就可以缓解香港人的住宅状况。

但是,香港政府就是不给。

有楼万事足!20万一平米,香港人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

为什么呢?

英国占领时期,把香港定位成自由贸易港,这就导致香港政府没法从贸易中征税,英国人又不给香港政府资金发展,再加上香港土地贫瘠资源匮乏,那么问题来了:

香港人要养,基础建设也要建,香港政府从哪获得财政收入?

人饿了就要吃饭,逼急了就要想招,香港政府只剩下土地控制权,于是土地收入成了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

香港政府财政收入50%来自房地产行业,土地就是政府的命根子,对其依赖性非常高。

政府为了让自己财源连绵不绝,实行饥饿营销,采取了很多限地限价政策,供地一点一点挤,竭力维持楼市高房价。

香港以金融起家,楼市和金融业互相依存,如果楼市下跌连带金融业也会遭殃,香港经济就会有崩盘的危险。

1997香港回归,中央为了缓解香港人的住宿条件,让特首董建华推行八万五政策,意思为每年供应不少于85000个住宅单位,让香港人都有自己房子。

哪知触犯到了利益相关阶层,鼓动不明真相的香港底层民众,组织游行明为反对董建华实则反对大陆,董特首随后辞职。

所以接下来的香港历届政府,为了维护政治、经济,财政收入的稳定,限量卖地成了雷打不动的政策。

毕竟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愿意干呢?

香港人买房到底有多难

在香港,买第一套房子叫做上车,意思为搭上了顺风车,成为了人生赢家。

香港曾把买房这件事拍成了一档综艺,名叫《有楼万事足》。一共五集,其中记录了香港人对买房的执念和努力。

整档节目节奏很快,每集只有20分钟,所以分分钟刷完毫不费力。关键还是节目内容实在精彩,被采访对象真的都是典型案例。

有楼万事足!20万一平米,香港人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

第一位被采访人:我愿青春换豪宅

有楼万事足!20万一平米,香港人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

这个22岁的女孩人生格言是:如果没楼那就是白撞(香港说的买楼就是买房)

白撞具体什么意思我也不太懂,但看她的神情应该是类似于“废了”

姑娘之前有个爱尔兰男朋友,分手的原因是结婚的话要女方买楼办婚礼,感觉好过分哒

所以现在的择偶标准就是一定要有房,为啥呢,因为有房才能有高潮,有高潮才能增加受孕记录,要生北鼻当然要安全舒适

人类最基本的要求,以前公猴母猴也是这样的

多大合适呢,2000平方尺,相当于200平方米,售价大概1700多万人民币

对于这位姑娘的坚持,有男性不同意了,这什么年代你还玩包养这套

好吧包养就包养,那古代男人养女人,是可以三妻四妾的,你能接受吗?

姑娘说,totally不介意,有人抢证明质量好嘛,我只要是有法律保护的正房太太就行

心超宽的。

第二位被采访人:买楼改变命运

但不一样的是上边的那位姑娘愿意用青春换豪宅,女大学生则是通过工作狂攒钱

平均每月4万人民币的收入,多的时候可以达到10万,挣得挺多的

第三位被采访人:自己不吃也要给房子吃

女大学生靠疯狂挣钱努力买房,还有人靠省钱买房。这位大哥人生格言是:自己不吃也要给房子吃。

确实是自己不吃,每天只允许自己花50港币,那生活出行怎么办呢?交通靠脚,吃饭自备,没有娱乐生活,洗澡去体育馆浴室

女朋友一定要找勤俭持家的,运动型的好,能走。最好跟他走到晚上9点大卖场打折再去买菜

在这位男士眼里,你只要会比价,你就是拥有妇女美德的好女孩。所以攒钱这10年他并没有女朋友

第四位被采访人:105%姐所有钱留着买房

上边那个哥是省钱坑自己,但这位macy则是省钱靠大家,外号105%姐

为什么叫105%姐,因为每月100%的工资加5%的理财,总共存钱105%。不花钱咋生活?云饲养!在家靠父母,出门靠男友。连护肤品都是男友买

那男朋友这么养你,房子有没有男朋友的份?当然没有!他是他的我是我的,但是!结婚以后还是要住男方的房,最多不写我名字啦

男朋友听完眼眶湿润,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第五位被采访人:买房没必要全靠男人

所以没房没真爱吗?也不是,这位姐姐觉得这种事没必要全靠男人

因为她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买到房子了

当然她真的超辛苦,16岁就打工挣学费,为了省钱一天只喝汤。

拿青春换豪宅也好,极致勤俭为首付也好,只要不伤害到别人这些方法倒也无可厚非。但重要的是不要被飞涨的房价迷了双眼,一定要明确自己要的是什么,如果想要的就是房,那就不计一切去努力。如果想要的年轻的冒险,那就不要被羁绊脚步。如果想要的是爱,那就一起去努力。

香港人如何买房呢?

那么在如此变态的房价下,买房好像成了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么香港人如何买房呢?

有楼万事足!20万一平米,香港人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

1、低利率贷款

港币和美元挂钩,利率紧跟美国。2008美国降息,香港房价暴涨,七年涨了200%。 2015、2017和2018美国加息,房价下挫,香港房价利息变高。

由于经济不景气,为了争夺购房者的腰包,各大银行金融机构一再降低购房贷款利率,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提供的贷款利率一般是香港隔夜拆借利率加上1.28%,一般不到2%。

而且在纳税季,各大银行为了抢夺客源,都会推出税务贷款优惠帮顾客还款,这时的利率甚至更低!

2、低首付

在香港20多平米,450万港元以下的刚需房,是可以贷90%款的,首付只用10%,45万就能拿下。

600万以下房贷为80%,600~800万的为70%,800~1000万的为60%,1000万以上的为50%。

以895万买584尺房子来举例。如果你不找开发商贷款,那首先你要拿出来358万的首付,接着还要给政府交33.56万港币的印花税。

申请按揭,按照2%的审批利率,贷款30年,月供19849元,不能超过你的入息50%,即你每月固定收入至少要39698元;按照5.15%的压力测试利率,月供就升至29322元,不能超过你的入息60%,所以每月固定收入至少要48870元。

这说明首置房的关怀对象,申请并且还房贷是没太大问题的。但如果算下怎么凑首付,那问题就来了。

假设你家庭月收入6.8万(家庭月收入4万以上的,已经是香港前32.8%的人群了),一年可以将一半的收入,即40.8万港币存下来,那么这个家庭需要坚持储蓄9.6年,才能攒到首付和印花税的钱。如果,十年之后,房价还是原地踏步的话。

倒是理解了这一番苦心。但想想如果这个社会中前30%中都有这么多人买房困难了,那么剩下人的日子怎么过呢?

甚至有时候,政府为了鼓励贷款刺激经济,购房者需要1成首付,只要1%的贷款利率就可以买房。

把买房看成1:10的杠杆,杠杆支点就是更高更稳定的月收入。

3、财务公司

财务公司不像香港电影里那样都是黑社会,大部分是非常正规的金融机构,是香港金融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香港,你要缴的税甚至都可以向财务公司借贷。赶上做活动,贷款利率只有1%多点,可以用这笔钱再去投资基金股票,杠杆上再加杠杆。

如果你要买房,首付不够,可以找财务公司借,也就是说,你买房最多能贷到95%。

然后用房子抵押,借首付再买房。

4、租金

香港的房租非常高,租售比远远高于内地一线城市。

比如买500万港元的房子,首付过后每月还贷1万多,出租可以租到2万多,租金完全可以抵消你的月供,很容易做到以租养贷。

800万港元按汇率换成640万人民币,在北京上海也能买到房子,但每个月能租5000都难。

如果不害怕高杠杆,可以在A银行贷款买房,到手就租出去,用租金还贷。

买了第一套房之后,剩下的事情就顺利多了。付了首付后,虽然你不住,但是楼价在升值啊,过个三年,小房换大房。

再攒首期,攒够了就在B银行贷款买B房,以此类推。

5、开发商的优惠

由于经济不景气,开发商也在拼命引诱购房者,有的甚至给购房者提供房价120 %的贷款,为的是让购房者用贷款的90%买新房,30%左右支付别的房子贷款。

而且贷款利息只收3年,3年之后只还本金就可以。

6、小房换大房

香港人采取小房换大房战略,而且小房子升幅比大房子要多。

所以老百姓先努力存钱买小房子改善居住环境,还几年房贷以后,房价涨了,把小房子卖掉,攒出大房子的首付,这样周而复始。

要么换成70平米的”豪宅”,要么稳定现金流,换成几套房产收租,当房东走上人生巅峰。

买不起房的香港人怎么办?

有楼万事足!20万一平米,香港人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

中国大陆的城市如果觉得小了,只要政府乐意。可以拼命向外扩,三环五环十八环。

但香港不行,地就那么点儿,城市再往外扩就到海里了。

你去北京上海深圳发展,实在呆不下去了,还可以去其他一线二线城市,比如杭州,武汉,郑州,成都等。

实在不行你还可以回老家找个稳定工作,娶个老婆过品质慢生活。

但你让香港人去哪?

PS:综合自网络、米宅、观察者网,优资海外地产(yourszworld)综合整理,我们充分尊重知识产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