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口的快消企业,还有下半场嘛?

风口一年一换,资本赚的盆满钚满;那些快消企业呢?

春节期间,遇到一个哥们向我诉苦。自己负责的市场是礼品市场,年销售额是全公司的第一名。但感觉在公司受不到应有的尊重。由于礼品市场有一定的时间限止,所以只要动销略慢,就会受到公司的各种白眼。其它公司做个简单的活动,出个几百箱的货,自己负责的区域就要学习,不然就感觉自己犯了什么错似的。

但把这些促销活动拿到自己的市场上,根本就不适合,即出不来销量又给正常的节奏带来压力。导致下面的员工天怒人怨。

其实这哥们遇到的销售情况,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现在传统快消人都有的问题——你取得了再好的成绩,但是在互联网浪潮来临的时候,你没有改变思路,你就是老古董,就是落后,就是要死的。

一堆专家站出来说你这不对那不对,但这些专家呢?又有几个真正的做过上亿的市场,甚至连千万的市场怎么管理都没自己操作过。当然,专家们说,我评价制冷系统好不好,也不必要自己会制冷。比喻是这样比喻没错,但快消品市场拼的更多是实际的执行。

1

这几年快消品市场整体不景气,于是行业的大佬们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这么难。如何做一头风口上的猪。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期,互联网一天一个变化,快消企业觉得自己再不疯狂就要被淘汰了。

所以企业都开始要追逐互联网思维,要给自己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我不是反对互联网思维,但企业不要因为追风口,而把自己原来的本事都丢掉。

我们看看这几年传统行业做出的转变。一直很努力,但一直却在跑偏着……

互联网思维流行社群文化,流行互动文化。海尔是在社群文化做的相当不错的企业了。2014年海尔征集《海尔兄弟》形象创意,掀起了全体网民的创作热情,海尔仿佛一夜年轻了许多。其后,海尔又成立了80

万蓝V教头,在微博上呼风唤雨,掀起一波波浪潮。

追风口的快消企业,还有下半场嘛?

然而这样的创意之举并没有为海尔的销售起到任何帮助。人们心心念的是董明珠和雷军的打赌。遥想当年,张瑞敏的管理体系、砸冰箱、为西藏消费者洗土豆,出大号的洗衣机,那些传奇故事都已经远去了,我们再看不到海尔的经营管理上的创新,看到的是一个衰老的巨头靠着所谓的微博互动、形象征集等活动来刷下存在感。

追风口的快消企业,还有下半场嘛?

(网络恶搞图片)

海尔更多不应该是做好自己的智能化、科技感、提高自己的质量、提升自己的服务等等,做好产品讲好故事,这才是海尔应该做的吧。企业的营销是靠大智慧而非小手段。

与海尔同样命运的是南孚电池。在互联网捧出一个个营销大师后,南孚花重金请了李叫兽为自己的彩装糖果做创意,结果李叫兽说自己的创意是为了南孚好,不必理会什么糖果装。

追风口的快消企业,还有下半场嘛?

在杜蕾斯文案掀起互联网一波又一波的话题后。南孚特意找了从“环时互动”出来的团队,为自己的文案提供创意。用一个朋友的话说,公司的领导问他“你与某团队的活动创意沟通的怎么样了?”“那可是一个月十八万的费用,别浪费了”。当南孚内部团队都感觉不到这文案咨询存在的意义,更别说外部的消费者了。

全中国的企业都想模仿杜蕾斯的文案,但凡有点热点都要在外面蹭一蹭,坚决不进去。可是谁成为了下一个杜蕾斯?

或许你说有,江小白啊。扎心文案,饮用场景,棒棒的。一年销售超过5个亿了。确实,江小白的文案一出,整个朋友圈都是刷屏的节奏。在所有白酒卖口感,卖年份,卖情怀的时候,江小白卖文案。

追风口的快消企业,还有下半场嘛?

但这样的结果会让你迷茫,到底你喝的是江小白还是喝的文案,江小白到底卖的是什么?所有的卖点回归到最原始,应该还是卖产品的本身。

与江小白相对应的是老村长酒。江小白走的是文艺青年范,老村长走的是劳苦大众路线。我们看不到老村长在营销上有什么创新,都是传统那一套,电视上打广告,赞助综艺节目,箱内有奖。等等,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老村长身上满是土气。可就是这么土气的老村长,在河南一个省可以卖到15个亿。要远超文艺范的江小白。

那些模仿江小白出现的各类小酒,又有谁成为了主力?还不是昙花一现。全国限止三公消费时,茅台五粮液也出了青春小酒,但没多久就被淘汰出去。最后茅台和五粮液还是回归自己最原始的诉求,虽然三公不消费,但人们的消费水平在提升,商务宴请在增加,这两大产品的江湖地位并没有改变。茅台家的股票更是屡创新高。

杜蕾斯、江小白的爆火,让骚浪贱成为了新名词,于是讨好90后是企业必学的绝技。统一出了小茗同学,一夜爆火后,又归于平静;卫龙辣条与暴漫合作,推出各种吃辣条的段子,以及官网被暴漫攻陷,等等,一系列的操作,让辣条火了,我为什么说是辣条,而不单单是卫龙,它虽然LOGO突出,但大家记忆深刻的是辣条和辣条的段子。其后卫龙仿照苹果推出了自己的专营店,也是刷爆各种文案圈、朋友圈。

追风口的快消企业,还有下半场嘛?

可对卫龙来说这些效果更多是自己的自嗨,并没有为自己的产品销量带来多大用处。所有不以提升销量为目标的创意都是耍流氓。卫龙真正需要做的项目是提升自己的铺市率,清除市场上三无辣条,消除消费者对辣条各种偏见。

2

这些年,快消的老大们,遇到了各种的嘲讽、各种非议,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在新兴的思维里,4PLOW了,现在我们要创造爆品;定位太土了,现在我们要场景营销。这年头还有人去参加糖酒会,真是太二了。

在大家的“帮助”下,快消的大佬们纷纷乱了自己的脚步。明明自己销量有几百亿的体量,可感觉这企业明天就要倒闭一样。经销商也觉得自己做这一行当,太没前途了。

然而我们看看那些互联网公司,小米雷军的星辰大海,就是让下面的员工,一个村一个村的去开“小米小店”,

VIVOOPPO就是一个镇一个镇的开店,要多LOW有多LOW。这些LOW的行为是让快手、拼多多在VIVO手机上崛起,让小米步入千亿市场。

而我们传统快消企业,在追着风口的时候,你的业务多久不拜访客户一趟,你的SFA系统多久没有录入,你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有多久没有好好的整理。除了价格战,似乎不会别的促销。

当年京东、阿里步入快消行业的目标是把行业颠覆,把经销商取代。可是,现在别人很低调,我们要做的就是服务快消行业,我们买渠道、我们做服务,你不在乎的,正是别人想要的。

这些年,我们的行业老大们,应该反思,

为什么你一次推出48个单品,想着有3个过亿的产品都不可得,因为你根本就没想好怎么推你的新品,你真正关注了消费者,还是在想着怎么碰运气,总有一款会让消费者喜欢呢。

反而是一些小体量的企业,他们的业绩过的比你都滋润。华彬红牛在主推战马,可是战马的陈列、口感、价格都没有突出的。到是中沃体质能量这样的地方品牌,一年可以卖到10几个亿左右。我们那些个大品牌的企业,你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些什么呢?

我们看到今年的财报,康师傅、统一的数据都有好转,他们做的营销依然是本着产品创新,渠道加大力度,企业扁平化管理。他们在关注新渠道,但并没有被这些新渠道牵着鼻子走。康师傅的文案不好,但渠道过硬;统一追过风口,可今年的财报里并没有小茗同学的消息。反而是又回归产品本身,卖萌耍贱,不如把汤达人的铺市率提高,把新品的质量提升。

3

我不反对企业加上互联网思维,但不要你自己原始的4P都做不好,就去盲目追风口。要知道风口一年一变,什么共享单车、虚似技术、无人超市、无人货架、区块链,等等,这些PPT文化,对传统企业并不适合。

始终如一去做产品,掌控自己能掌控的渠道,不要只懂做降价促销,不要把价格做烂。做好你产品的定位,管理好你的90后员工,提升终端执行力。

风口是你追不上的,那不如就让它慢慢吹,你该做什么做什么。或许现在追风口的人,总有一天也会陷入和你如今一样的困境。风口追了几十年,但却连风的尾巴都抓不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