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大咖教你如何打開正確的炒股姿勢……

  股市就像一面“照妖鏡”,一個人的性格和思維弱點在其面前畢露無疑,甚至還會被放大。

  就拿我大A來說,自年初九連陽以後,大盤已弱勢調整了三個多月,很多人不僅遭遇市值回撤,還被“深套”其中,而不少人此前堅定稱要皈依價值投資,或者強烈看好某隻股票長期發展的選擇“割肉”離場……

  說起道理,好像都懂,例如,“波動不一定是風險,可能反而是機會”“看好一隻股票,就耐心持有”等,但股價真正下跌時,內心其實是崩潰的……正如網絡江湖的一句名言“道理都懂,可就是過不好這一生”……

投資大咖教你如何打開正確的炒股姿勢……

  1.經常閱讀,保持獨立思考的習慣。偉大的投資者一般至少有三個閱讀習慣,首先把閱讀放在第一位。李嘉誠說他自己從未停止過學習,而且從小閱讀量就很大;巴菲特每天80%的時間是在閱讀;芒格說:“在我認識的成功人士中,沒有一個不是堅持閱讀的。”其次,閱讀的內容保羅萬象,不限於金融和商業領域,還包括歷史、哲學、心理學等;三是閱讀時保持思想的開放性和獨立性。經常思考和對比與作者不同的觀點,保持獨立思考的習慣。

  2.無原則,不投資。巴菲特曾給股民這樣的忠告:“不熟不做,不懂不買”。股票投資,知可為,更知不可為,投資自己擅長的領域和熟悉的公司,因為投資自己看不懂的股票可能會盲目跟風,容易造成虧損。因此,對於不懂的股票果斷放棄,寧錯過,不做錯。

  3.逆向思維,拒絕羊群心裡。大家都看好的,股價幾乎不會被低估。人人都不看好,股價便不會被高估。物美價廉的股票,很難在熱門股中產生。正如一位投資大師所言,牛市在悲觀中誕生,在懷疑中成長,在樂觀中成熟,在興奮中死亡。想要獲取高額收益,需要逆人性的思維,在被市場錯誤的定價中發現價值(如,前段時間白馬股的集體被拋售,可能就是買入的機會),也就是巴菲特常說的“在別人恐懼時,保持貪婪;別人貪婪時,保持恐懼”。

  4.不猜測市場漲跌,順勢而為。巴菲特曾在《紐約時報》上發表署名文章,重申他不喜歡對股市進行預測,因為股市漲跌無法預測,股價漲跌也無法預測。在他看來,任何判斷股市走向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儘管我們無法預測市場短期走勢,但仍然可以從政治、經濟等宏觀環境,行業發展情況等反饋出的信息判斷市場大勢,順勢而為。

  5.不頻繁操作,不追漲殺跌。操作股票時,我們希望通過高拋低吸波多操作賺取差價,但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很難精準把握市場短期的趨勢和操作時機,因此在大部分時候,高拋低吸的結果就是“T”飛。我們往往也希望我們的股票“一買就漲一賣就跌”,但似乎總是陷入“一買就跌,一買就漲””的魔咒,心有不甘又“割肉換股”。因此,在瞬息萬變的股票市場,頻繁操作或頻繁換股的唯一好處是為券商貢獻了手續費,最後仍奔跑在追漲殺跌的路上。我們需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動靜相宜。在合適的價格買入股票,當股價被市場錯殺時,就“臥倒裝死等拉昇”;當股價上漲到看不懂時,果斷離場,鎖定利潤。

  6.冷靜,並且有耐性。投資,是少數人賺多數人的錢,這是鐵的定律。冷靜能夠讓我們抵禦來自市場的各種誘惑,堅守自己的選擇。同時我們還需要耐心等待市場出現買進或者賣出的信號,就如同等待春天到來再播種,秋天到來再收穫一樣。所謂的“一夜暴富”都是神話,只有對短期股價漲跌波動的泰然自若和對優質股票堅定持有的耐心,才能獲取穩健增長的收益。

投資大咖教你如何打開正確的炒股姿勢……

  說了這麼多,但“知行”真正要執行起來很難合一。大多數時候,上一次在哪兒跌到,下次大概率還是倒在同一個地方。面對股市波動,股價漲跌,無論怎樣在心裡暗示自己要淡定,但呼吸仍被忽上忽下的股價窒息。有人總是羨慕那些絕頂聰明和擁有完整的金融知識體系的人,那麼,高IQ的人就一定能在股市賺錢嗎?事實並非如此:即使是一個絕頂聰明的金融科班出身的人,也很難規避人性特有的心理偏差。So,格雷厄姆說,就理性投資而言,謹慎態度比技巧更重要。

投資大咖教你如何打開正確的炒股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